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锐评
QQ截图20250421110850.jpg
偶戏在“兴于汉,盛于唐”的演变中,民众早已将人生愿景投射于方寸舞台,于傀儡的举手投足间寄托对命运的期许。在婚丧嫁娶的人生节点,在庙宇集市的公共场域,偶戏以其独特的戏剧语言,贯通生死的表演观念,构建着民间社会的精神秩序。南宋宫廷画师李嵩所画《骷髅幻戏图》将偶戏的这种文化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提线艺人以骷髅之躯操控机关,灵动的小骷髅偶人引得婴儿好奇探触,正在哺乳妇人侧目静观。这种以骷髅意象解构生命本质的演绎,将人生空幻的思考融于世俗娱乐,恰似黄庭坚...[详细]
QQ截图20250421110646.jpg
在故宫博物院幽深的展厅里,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静默八百年后,却在闽剧舞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幻戏图》不纠缠于“轮回转世”的陈旧范式,而是以黄公望寻访古画的文人视角切入,在悬丝傀儡的震颤中裂变出多重叙事维度,通过傀儡艺术的极端符号,构建起一套超越二元对立的生命诗学——当肉身消弭为白骨仍能起舞,当提线缚住四肢却催生自由,生死便不再是此岸与彼岸的对峙,而是互为镜像的存在显影。[详细]
QQ截图20250421110428.jpg
闽剧《幻戏图》是罗周“以丹青入戏”的第三部作品,在继扬剧《千里江山》的青绿氤氲,昆剧《六道图》的寒狱惊涛之后,罗周完成了一次叙事美学的转场——将艺术笔触从文人庙堂移向了烟火巷陌。如果说《千里江山》和《六道图》是蘸着生命鲜血写就的,献给艺术的情书,那么《幻戏图》就是一幅铺展市井生活的浮世绘,一首谱写草根悲欢的流离歌。在告别了文人化书写的高蹈写意之后,罗周转身以别样的动人和温柔,俯身拥抱着这悲苦却热烈的市井人间。[详细]
QQ截图20250421110149.jpg
当幕布缓缓落下,剧场内的掌声如潮水般经久不息——这并非仅仅是对一场精彩演出的礼节性回应,而是观众被彻底击中心灵后的本能震颤。闽剧《幻戏图》的魔力正在于此:它让一幅南宋古画中的骷髅傀儡“活”了过来,却在生死交错的戏台上,将最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化为最动人的人间烟火。罗周以南宋画师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为引,编织出一段悬丝傀儡艺人与妻儿跨越阴阳的深情传奇。当观众为陆偃消散前的最后回眸潸然泪下时,他们惊叹的不仅是鬼戏的诡谲奇谲,更是发现:原来骷髅牵动的...[详细]
QQ截图20250421110015.jpg
当代新编昆剧《世说新语·谢公故事》是原创昆剧系列折子戏《世说新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为蓝本,完成了一次跨时代与艺术范畴的二次创作。不同于母本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该系列作品不仅实现了与原著的古今对照,更通过成熟的戏曲创作手法,结合中国古典戏曲的舞台特性,成功将小说中隐含的叙事特征转化为舞台上的直观呈现,将堪称“魏晋风流”文化母题之始的人物群像,通过鲜活的戏剧艺术形象,展呈于氍毹之上,是当代新编昆剧折子戏的高光...[详细]
QQ截图20250421105832.jpg
昆剧《世说新语·谢公故事》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新编系列昆剧演出,由编剧罗周主笔,包含《候门》《举将》《破局》《梦鸡》四个相对独立的折子戏,围绕东晋末期新亭兵变、淝水之战两大历史事件展开。此剧以四折短剧构建起一座连接魏晋风骨与现代审美的艺术桥梁,犹如一枚棱镜将《世说新语》中凝练的“魏晋风流”折射为舞台上的多重美学维度,在虚实相生的戏剧空间中展现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详细]
QQ截图20250417162250.jpg
事实似乎就是这样——你即使读了100遍《世说新语》,也很难想象在剧场里看到了什么!这或许是大多数观众看完昆剧折子戏《世说新语》之后所发的感慨。当然,这既是观众的感慨,也是剧作家罗周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表演艺术家们创作这部长达24折的“艺术品”时所怀的初心,更是他们在这出戏中所显示出的惊人创造力之明证。[详细]
QQ截图20250417162052.jpg
扬剧《郑板桥》以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一生为蓝本,通过诗意的舞台设计、灵动的扬剧表演与细腻的文学叙事深度融合,将扬州城的市井烟火与文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构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舞台诗境。其舞台美学既传承了传统戏曲的写意留白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通过解构文人画的视觉符号、重构传统艺术语汇,巧妙地将郑板桥笔下的水墨丹青与戏曲舞台的时空表达相融合,创造出一套兼具诗性隐喻与戏剧张力的视觉叙事体系。[详细]
QQ截图20250416170853.jpg
近日有幸观看了罗周老师编剧,石小梅、李政成老师主演的《六道图》,幸甚至哉。《六道图》源于《酉阳杂俎》的一则小故事:“轸与吴道玄同时,吴以其艺逼己,募人杀之。”罗周老师用巧妙的构思,用一个虚构的恩师“卢罂公”代替了皇甫轸,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巧妙变化,让吴道子从买凶变为行凶,从未遂到杀人,将一则吴道子嫉恨他人才名的逸闻,变成舞台上真正的伦理地狱,在戏曲舞台上真真切切展现了一幅艺术创作者身陷创作困境时的《地狱变》。[详细]
QQ截图20250416170455.jpg
冷冽的大风席卷着四月的京城。“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首日,昆剧《六道图》开幕演出如约而至,带领我们走进艺术家创作所必然经历的焦灼、纠结、痛苦和豁然、跃升的心灵世界,向所有在艺术征途上不断颠仆前行的艺术家致敬。次日,天气晴和、扬剧《郑板桥》接续而至,它以一如既往的温润气质和潇洒风格,继续摇荡着笔者的心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