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旅“狂欢节”&城市性格“真人秀”——“00后”眼中的“苏超”(二)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01日09:33
作为一名“90后”高校教师,我深切感受到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早已超越了绿茵场的竞技本身,演变成一场席卷Z世代的城市文旅狂欢节。这场狂欢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如同十三座城市合力书写的一部鲜活城市文化《世说新语》。

作为一名“90后”高校教师,我深切感受到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早已超越了绿茵场的竞技本身,演变成一场席卷Z世代的城市文旅狂欢节。这场狂欢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如同十三座城市合力书写的一部鲜活城市文化《世说新语》。常州队的经历就是这场狂欢活力的绝佳例证:当球队因“笔画消失”被全网调侃为“吊州”“丨州”时,这座城市并未囿于赛场得失,反而展现出“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生存智慧,巧妙将“输球”的调侃转化为文旅爆发的契机——恐龙园夜游门票秒空、青果巷石板路挤满打卡背影,正是这场全民狂欢效应的生动写照。

放眼整个“苏超”,江苏十三城正以各自鲜明的文化个性共同演绎这场盛大的“城市性格真人秀”:南京以“徽京”的自嘲轻盈化解六朝古都的厚重距离感;苏州在“地级市天花板”的趣谈中延续着吴门的隐逸气质;宿迁球迷高喊“楚汉争霸”,将历史悲情点燃为竞技场上的烈焰;淮安的“大圣归来”口号回荡着漕帮江湖的野性;常州的“君子之风”则透出水韵智慧的柔刚;无锡的“最强应援”将灵山大佛融入互联乐子人的求胜玄学;扬州“恰好路过”的飞机编队瞬间点燃了“超级碗”般的激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00后”的深度参与:他们手指翻飞,将“苏超”梗图进行二次创作,使之成为流通的社交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一代重构的,正是一种根植于地方文化、活跃于网络空间的数字原住民“新市井精神”——一种充满活力、创造力和集体认同的全新表达方式。

以下为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大二部分“00后”眼中的“苏超”。

五、苏E苏州视角:足球场上的“苏州精神”

宋政颖

乙巳盛夏,太湖之畔风起云涌。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激战正酣,积分榜上各队的排名变化牵动着每位观众的心。作为苏州人,我们有幸见证了苏州队从“太湖三傻”到“苏大强”的完美逆袭,感受着足球场上的绿茵激情和城市文化的新碰撞。

前期苏州队主打平局大师。苏州队和宿迁队2:2平,苏州队和无锡队1:1平,拿下了2积分,暂列积分榜第十一。球迷们把苏州队和暂列十二的无锡队、暂列十三的常州队统称为“太湖三傻”。苏州队更是被谐音为“苏得惨”(输得惨)。苏州的球员们没有泄气,而是用自嘲消解压力,将调侃转化为逆袭的动力。这种苏式幽默,正如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智慧,他们懂得在困境中寻找转机,在笑声中积蓄力量。6月29日,苏州队对战扬州队,拿下了3:0的好成绩,从此“太湖三傻”原地解散,苏州队率先开始了赢球新篇章。

赛场之外,苏州文旅推出了一系列视频为“苏超”宣传。君到苏州平台发布了一则大闸蟹抓鸭的短视频: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与南京盐水鸭化身足球选手,在足球场上你追我赶,巧妙地为7月5日苏州与南京“江苏省会之争”预热。苏州地铁平台预测7月20日比赛苏州对镇江4:0成真,发布了一则苏州大闸蟹安慰镇江香醋的视频。文案中一句“今后我们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尽显绵绵温情。各个视频以足球为纽带,糅合了地方特色饮食与网络热梗,让传统符号在年轻化、趣味化的表达中焕发新生,令“苏超”观众们眼前一亮。

“苏超”联赛最动人的地方,是它让高高在上的职业体育回归到全民参与的大众本质。苏州足球队里既有17岁的学生新秀,用青春的热情驰骋赛场,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带着对足球的热爱全力奔跑。这种多元化的组队方式,使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站上赛场,成为城市故事的主角,体育竞技重新成为普通人可感、可及、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苏超”联赛的火爆,恰似苏州精神的缩影。苏州既有自嘲“苏得惨”的勇气,也有逆袭成“苏大强”的魄力;既保留着粉墙黛瓦里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当赛场的哨声终响,无论胜负,“苏超”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赛事,更是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表达方式。

六、苏F南通视角:从江海门户到绿荫赛场的拼搏密码

仓若研

提到南通,“00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名词当是“启东大试卷”。在南通主赛场外,南通市民更是将大试卷作为伴手礼分发给其他市的市民。这个以教育闻名全江苏乃至全国的城市,在今年的体育赛事——“苏超”联赛中再一次大放异彩。

截至7月19日,南通与盐城的榜首之战终以2:1落幕。南通六战六捷积18分遥遥领先,市民网友更是调侃其为“南哥”,让省会南京压力山大。回顾南通市的历史,“南哥”的胜利其实有迹可循。早在1917年南通就设立了足球会,1919年,张謇兄弟主导的南通县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将足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区域化竞赛体系初步形成。在前人今人的共同努力下,南通足球传统很好地延续至今,青训基地和足球特色学校如同满天星分布在南通市,2023年南通市政府更是直接将足球纳入了体育中考项目中,同时将青训专项资金从2022年的800万元增至2024年的1800万元。在此次“苏超”联赛中,南通队阵容构成呈现“青训梯队+社会招募+校园输送”的多元特点,可以说,南通队拥有良好的梯队建设,为其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苏超”联赛中南通队精彩的表现也打破了国人“成绩好是书呆子”的刻板印象,南通用实力表明,文化成绩与体育是“体”与“智”的互补关系,体育是文化学习的“能量引擎”,文化是体育发展的“精神内核”,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式教育体系中,体育与文化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大痛点。二者的失衡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也与教育的本质目标存在差异。南通市作为教育大市,在本次“苏超”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优秀范例以及信心。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运动而有恒,第一能生兴味,第二能生快乐”,毛主席认为,运动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体育关系着卫国力量的强弱。揆诸当下,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局势亦是风云诡谲,作为新青年,我们理应强壮体魄,为社会发展注入力量。试问一个只会读书的民族,该如何面对敌人的长枪利剑?科技革命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研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要求,唯有运动,唯有健康,才能为产业、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这也是举办“苏超”联赛的初心之一。

南通文化体育“两手抓”的背后是其亮眼的经济增速与成熟的产业基础做支撑,“苏超”联赛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南通的知名度与IP热度,现在正是其蓄力实现城市转型的好时机。南通现在需要更加重视的是城市转型的矛盾。长江天堑的物理阻隔已经解决,但心里屏障依然存在。如若南通想要实现产业的高精尖化,想要留住人才,需得克服跨江通勤成本等诸多问题,摆脱“上海后花园”的配角身份,真正实现同城化。“过江通道”不该止于钢筋水泥,而要真正转化为人才、资本、技术的“流通通道”。

走访了许多前往南通看比赛的朋友,他们的感受可以总结为“毕竟南通不虚到”。“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与强毅力行、追江赶海的人文情怀打动了每一个前来南通人的心。“苏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足球回归人民,也成为江苏十三市发展的引擎器。它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归属感,也让全国各地领略十三市的发展,是各市良好的招商引资广告。这是一场属于城市的嘉年华,江苏各市需得把握好时机,推动城市发展。

七、苏G连云港视角:用韧性定义足球热爱

徐宇晨

2025年的“苏超”赛场上,评价连云港队,永远绕不开的就是韧性。

作为“含苏量”与“含港量”双高的本地化球队,或许是球员五花八门的身份让这只队伍显得太过“业余”。在他们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逆境翻盘前,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这群真心热爱足球的人,但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何为永不言弃。

自登场以来,连云港球员就一直在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每一位支持他们的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奇迹。93分钟进球却不庆祝,只因比分落后,还想利用最后的几秒钟进球扳平!比分1:2;众志成城,拼尽90分钟不松懈,终场哨响全部躺倒!比分1:1;最后一秒进球前,韧带撕裂仍咬牙前插,拼尽全力只为球队能够获胜!比分2:0;坚定信心,客场两球落后不放弃,拼搏不止终获奇迹!比分2:2。

仅从成绩上看,有人或许会觉得差强人意,更有甚者,觉得非专业球队终究不如国足,直言“有些人像一辈子都没看过足球一样,不知道在兴奋些什么”。但实际上,连云港球队的36名队员上至40岁,下至19岁。职业更是包罗万象,既有早出晚归的“社畜”,也有埋首读书的学生。年龄跨度之大,工作范围之广,可谓“苏超”之最。但无论白天如何繁忙,夜色渐浓时,他们仍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在训练中放下生活的不愉快,只为自己能在赛场上展现最好的一面。这其中没有利益瓜葛,只有对足球最纯粹的热情和为自己的城市争得荣耀的信心。

淮安一战,77号球员阿布都艾尼•努尔麦麦提韧带撕裂,却不愿打断队友冲锋的号角,他将身体“弹射”站起,向裁判示意上场比赛,奋力奔跑。冒着此生无缘赛场的风险,也要拿下这场比赛。他的身影一瘸一拐,确是体育精神最好的体现。他对足球发自内心的热爱,为团队忘我的牺牲,换来了胜利的呐喊,这是对胜者最高的奖励。在那一刻,小艾一定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宿迁一战,更是一波三折,极限追平。落后两球士气不见低落,反而越战越勇。短短18分钟连进两球,展现出全队强健的心态和精妙的配合。一次的翻盘可以称得上运气,但一次又一次绝境反击的背后,是连云港球队钢铁般的意志。

“苏超”联赛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连云港队的故事还未结束。期待这支永远能为我们带来惊喜的队伍,在之后的比赛里一往无前,行到最远处。

八、苏H淮安视角:淮水安澜处,绿茵正当时

杜欣怡

2025年的盛夏,当“苏超”联赛的战火燃至淮安这座千年运河古城,整座城市都为之沸腾。古老的里运河畔,足球激情与城市的脉搏同频共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6月14日,南京发布的一封《阿淮,睡了吗》,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让淮安成功出圈,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宝藏城市。7月6日,恐龙大战浪里马,打成平局,浪里马也不再浪,十三妹也终于赢得一球保住了笔画,淮安队最终排名第十。7月20日,第七轮淮安队对阵无锡队,这无疑是进入八强的关键节点。上半场,队员们默契配合,拼尽全力,文耀隆推射破门成功拿到一分。下半场第59分钟淮安队小将何健准备射门时被对方球员铲倒受伤,39岁老将戴虎临危受命替补上场。上场仅十分钟左右,村书记戴虎接住队友的底线回传,在禁区附近一脚踢出凌空“世界波”,踢进“苏超”第100球,提前锁定胜局。当终场哨声响起,水蜜桃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小龙虾的火辣诱惑,阿淮迎来了近五轮首胜。这支被网友调侃为“你行你上”的草根球队,大多由学生组成,还包括民警和村支书,但在赛场上却如孙大圣一般骁勇善战,“不拘章法,却暗合人心”。

当淮安队在绿茵场上演绎“大圣归来”传奇时,赛场外的龙虾夜市也因“苏超”的热度而火热。清江浦区多个集中观赛点化身为“第二现场”,座无虚席,屏幕前人头攒动,呐喊助威的声音响彻整个夜空。作为淮安人感受最深刻的是大街小巷的“夜经济”,夏日炎炎,空气中弥漫着十三香与蒜蓉的浓郁香气,球迷们观看球赛感受“苏超”的热情氛围,享受着小龙虾的麻辣鲜香,一口咬下,汁水四溢,瞬间点燃味蕾,再搭配上冰镇啤酒,别提多幸福了。

淮安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借力“苏超”推出“体育+”模式,让绿茵场上的激情蔓延至场外。盱眙县借“苏超”热情将第二十五届龙虾节推到了新高度,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足球+美食”狂欢盛宴。在龙虾尅街,千余张桌子依次排开,举办啤酒派对,观看“苏超”直播,动感的音乐节奏与球迷们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将夏夜的狂欢氛围推向高潮。同时,还与无锡强强联合,借助无锡惠山古镇春晚分会场,举办“2025盱眙龙虾美食文旅推广季无锡分会场活动”,吸引大批美食爱好者。

“苏超”联赛将足球还给了真正热爱它的人,来自各行各业的球员因热爱相聚在一起,他们不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员,却在这片绿茵场上踢出了不为输赢只为拼搏的“淮派精神”,踢出了这个夏天最让人热血沸腾的画面。当终场的哨声划破夜空,淮安的夏日狂欢仍在延续。夜市的喧嚣与球场的热烈交织,构成一幅独特的夏日风情画,属于淮安的“夜经济”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

何霞,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责编:王紫荆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