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潘姝苗 | 《西行漫记》如星星之火
2022年10月21日14:04
适逢党的二十大盛会召开,令国人心潮澎湃。为铭记历史,重温红色岁月,这段期间,我重新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令人愉悦的是,虽然迄今已80余年矣,但书中的情节依旧能够触动人心,让我在冥冥之中,与那些时空相距遥远的人们产生切切共鸣。

适逢党的二十大盛会召开,令国人心潮澎湃。为铭记历史,重温红色岁月,这段期间,我重新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令人愉悦的是,虽然迄今已80余年矣,但书中的情节依旧能够触动人心,让我在冥冥之中,与那些时空相距遥远的人们产生切切共鸣。

《西行漫记》真实记录了革命先辈创业初期的生活状态,当时那些人怀揣着梦想,即便饿着肚子吃草根,也没有动摇决心与希望。该书并不晦涩难懂,而是处处充满着自然生动、活泼有趣的味道。那些发自内心的爱憎与纯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些真挚、赤诚、热烈乃至甘愿为了和平与解放献出生命的信仰,均出自斯诺这个无党派人士客观公正的报道。

《西行漫记》英译名《红星照耀中国》,里面的十二个篇章以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让读者身临其境。在文字里穿越,书中的人就像在我眼前一样:一段璀璨而火热的岁月,一群质朴又勇敢的人民,一个简单而纯粹的梦想。我跟他们身处一刻,同处一地,一起在土坡上、窑洞里闲聊谈心,一同为某一个时局、某一次斗争而紧张焦虑,而激情昂扬。

翻开这部红色传记,时间似乎回到作者描述的那段岁月。埃德加·斯诺,一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一个热爱红军、热爱中国的国际友人,在那个动荡且充满未知的年代,他孤身前往被称作“赤匪”的根据地,独自在陕北苏区采访将近4个月。他用冷静、客观又风趣幽默的笔触,在文学作品中赋予了那段峥嵘岁月、那些血气方刚的人以永恒的生命。

为了掌握第一手人物的资料,1936年6月至10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毛泽东等许多中共领导人,真实记录了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同吃同住,亲密交往,从而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斯诺付出心血与感情,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离开苏区时,斯诺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日记,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他心中对那时的红色政权最真切的感受。在当时,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让当时苏区以外被舆论控制阻绝的人们得以“解密”。

时间匆匆流逝,重新检阅往日的陈迹,恍如一场大梦初醒。历史是如此的吸引人,《西行漫记》如星星之火,红星曾经那么微小,但终究点亮了黑夜,照耀了中国。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