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文艺事业迎来新的发展生机的机遇之年。省文联在中国文联的有力指导和省委、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文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重学习、重担当、重基层、重基础”的工作思路,以“两主”“四品”“六平台”为重点,着力推进年度各项重点工作项目有序开展。
深入学习贯彻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文联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群团工作、文艺工作的重大部署作为重要任务,分别召开党组(书记处)会议、主席团扩大会议和全体人员大会,向全体机关干部下发学习读本,并将其作为全省文艺家读书班、文联干部研修班等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利用《江苏文化艺术周讯》和江苏文艺网等平台,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和解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广泛宣传等方式,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时代要求,积极践行推动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用讲话精神凝聚思想共识,指导文艺实践,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实现中国梦、建设新江苏的伟大事业之中。
圆满召开了省第九次文代会。2015年是省文联的换届年。春节后,根据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全面启动省第九次文代会的筹备,并对做好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去年4月23日,江苏省第九次文代会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省政府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文联的工作汇报,对开好大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宁常委和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省委书记罗志军发表了题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重要讲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省各地的近7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省文联章程修改草案,讨论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和工作设想,选举产生了省文联第九届委员会和主席团。这次会议开得隆重热烈,务实高效,省委省政府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全省文艺工作者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投身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信心,为不断开拓我省文艺事业的新境界、新局面凝聚了力量。
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延伸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解决干部队伍中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的重要举措。2015年,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文联认真组织实施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观看专题教育片,由党组主要负责人为全体人员上专题党课。召开党组中心组会议和各支部党员会议,围绕“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主题,开展了专题的学习研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认真组织工作调研,党组成员亲自带队,采取现场考察、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干部群众对文艺工作和作风建设的评价和建议。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深入剖析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展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还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制定印发了《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机关党委)的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与“三解三促”工作相结合,向徐州丰县对口帮扶点提供帮扶资金20万等。
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省文联继续把“两主”“四品”“六平台”作为工作重点,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巩固、提升,进一步拓展了内容,改善了质量,丰富了成果,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两大主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2015年,省文联组织实施了“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主题创作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时代发展为蓝本,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和节庆活动,举行了“伟大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报告会暨美术书法展、“回望与前瞻”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影像中国梦”摄影艺术展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研讨活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时代风貌。创作排演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话剧《中山码头》,全年共演出近20场,并参加了第14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得到了专家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紧紧围绕“采、创、送、种”四个环节,提出了“六个一”的具体要求,即各文艺家协会分别组建一支文艺家队伍、对接一个基层联络点、打造一个文艺产品、开展一次文艺调研、创作一批文艺成果、组织一系列文艺惠民活动。一年来,共组建了12支文艺家队伍,确立了13个文艺调研课题,对接了29个基层联络点,打造了音舞杂技剧《梦江南》、名家名段《姹紫嫣红》、音乐专场《茉莉花开》、幽默杂技剧《梦餐厅》、艺术摄影展《影像人文》、美术名家作品展《多彩生活》、书法精品展《苏风墨韵》、民间文艺系列展《大美民间》、相声曲艺专场《欢声笑语》、优秀微电影基层行《先锋时空》、名播音名主持基层见面会《与百姓零距离》,这些文艺产品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经过精心打磨之后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巡展、巡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年底,省文联及时对“深扎”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5个文艺家协会和5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二)“四大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百家金陵”作为一个扎根江苏、面向全国的当代美术品牌,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成为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相对成熟的艺术品牌。去年,省文联和中国美协进行了新一轮的签约工作,并成功举办了“时代足迹”2015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此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的投稿、送选作品达4000余件,为历次展览之最。画展颁奖形式有所创新,为10幅金奖作品撰写颁奖词,并邀请美术界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宣读和点评,有效拉近了艺术家、作品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我省3幅作品荣获金奖,12幅作品入展,数量和质量均位居第一。“百花金陵”全面启动,经省委宣传部批准,所包含的省级文艺奖项由原来的8个扩展为12个,涵盖了各艺术门类,并成为我省文艺的最高奖项。2015年启动实施了江苏戏剧“红梅奖”、江苏音乐“茉莉花奖”、江苏舞蹈“莲花奖”、江苏曲艺“芦花奖”、江苏民间文艺“迎春花奖”、江苏电视“金凤凰奖”、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摄影奖、首届江苏美术奖、首届江苏电影奖、首届江苏杂技奖等11个省级艺术奖项的评选。深化文艺评奖改革,创新文艺评奖形式和办法,修订了《江苏省文艺评奖细则》,统一规划评奖机制、评奖程序和评奖方式,对评委产生、奖项、奖金设置等进行量化、细化,进一步规范了评选工作,提高了省级文艺评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百花金陵”文艺评奖也为参评全国奖项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全年我省共有155件作品在全国性文艺奖项评选中获奖。其中,在第11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评选中,我省4人获奖,63人入展,名列全国第一;在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我省喜获3金5银6铜55个优秀奖的好成绩,金银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在第12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评选中,我省有7件(套)作品获奖,获奖总数全国排名第一;魔术《变鸽子》《梅花三弄》在第9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6次全国魔术比赛中分别获得金奖和铜奖,《扇舞丹青头顶技巧》荣获第15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比赛最高奖项“金狮奖”;扬州弹词《赤子情缘》、徐州琴书《装灶王》分别获得第10届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一、二等奖,中篇苏州弹词《徐悲鸿》首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千峰工程”初见成效。举办了第19期全省文艺家读书班,开展了第4届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积极组织推介优秀艺术人才参加全国及全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五个一批”人才培训班、“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和中国文联高级研修班等,为我省文艺人才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服务和平台。2015年,我省艺术家姚建萍荣获“第4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孙欣、张践、王晓虎荣获第9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陈明矿、周雪峰、郭广平3人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王芳、朱昌耀等8人荣获第2届江苏紫金文化奖章。“千帆行动”深入实施。以茉莉花艺术团为主体,深入基层开展了演出、展览、培训、讲座、文艺帮扶等活动,其中文艺演出84场,培训、讲座51场,文艺展览40场,参与活动的文艺工作者近4000人次,遍布全省13个省辖市29个基层联络点,惠及群众达20万余人次。18名文艺工作者获得了中国文联评选的优秀文艺志愿者称号,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被中国文联通报表扬。
(三)“六大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是省文联重点打造的文艺展示平台,去年,对3号展厅进行了改造,更好地满足布展和参观的需要。全年共举办活动33场,其中免费为各省辖市文联举办“苏风艺韵”艺术轮展12场。江苏艺术剧场对灯光、舞台、音响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演出效果和演出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演出60余场,其中免费承办各省辖市文联的“苏风艺韵”艺术轮演7场,继续精心打磨和演出话剧《中山码头》、音舞杂技剧《梦江南》等优秀剧目。江苏省书画院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筹备,目前硬件设施建设已完成,并面向全国招聘优秀青年书画人才8名。茉莉花艺术团一年来组织和带领体制内外的文艺工作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惠民活动,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了江苏文艺发展的新成果。《江苏文化艺术周讯》进行了改版,在报纸内容、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更加贴近文联工作重点,全面及时地反映了文联工作动态,得到各方好评。
在抓好“两主”“四品”“六平台”的同时,省文联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举办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2015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乐节。2015年是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落户江苏以来举办的第五届赛事,也是“金钟奖”民乐比赛首次设立弹拨乐项目,历史性地实现民乐项目上的“全覆盖”。举办了海内外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诞辰120周年“光明行”音乐会,聚集了两岸四地120多位民族音乐家同台演奏,在北京、南京、江阴、香港、澳门、台北六地开展了交流巡演活动。参与承办了第2届江苏紫金合唱节。本届合唱节以“歌声连成完整的世界”为主题,充分体现群众性、艺术性、时代性,2支江苏省内的优秀合唱团队和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唱专业团队、4支国内合唱团队一起,共同唱响经典,提升了江苏合唱艺术水平,展示了江苏人民的精神风貌。举办第六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本届艺术节共持续十天时间,集中了江苏、浙江、上海、苏州4个代表队的14家演出单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18台共33场艺术精湛的评弹艺术盛宴,充分体现了传承评弹艺术、展示创作成果、培养评弹新人、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和宗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出版发行了“吴韵汉风江苏经典”名歌名曲专辑,收录了近年来我省名歌名曲名家的精品力作共28首,该专辑共收录代表江苏地域特色、知名度高、影响广泛的江苏名歌名曲28首,内容精湛、制作精良,是近年来我省名歌名曲名家集大成的精品力作,成为江苏文化的新名片。开展文艺工作调研。为了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制定省文联“十三五”发展规划,省文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文艺工作大调研。调研围绕如何强化文艺创作、如何锻造文艺人才、如何做好文艺发展规划、如何加强和改进文联工作等内容,组成四个小组,由党组成员分别带队,分赴全省各地展开调研。调研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结束后形成调研报告,开展调研交流,为下一阶段更好地开展文联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进一步加强文联自身建设。起草了《江苏省文联“十三五”文艺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前规划今后五年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文联事业发展实践,省文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江苏省文联“十三五”文艺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分为五部分,全面论述了今后五年文联工作的目标、思路和任务,经过进一步讨论、修改定稿后,将作为指导文联工作最实际、最具体、最有效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制度建设,起草制定了《江苏文艺家协会工作规程》,修订了《江苏省文艺评奖细则》《江苏省文联财务制度》和《江苏省文联会议制度》。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与省委党校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省文联将为党校在每期主体班次中开展“文艺日”活动提供“三个一”,即一场文艺讲座、一次艺术展览、一台舞台演出。省委党校也将选派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专家学者,为文联举办的各类读书班、培训班提供师资支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对基层干部和青年干部的培养,举办文联机关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全省文联干部研修班,加强青年干部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在机关组织建设上,召开机关党委换届大会,审议通过了机关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在协会建设上,省舞协、省民协、省剧协、省视协、省评协、省美协6个协会成功进行了换届改选。成立了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专业协会涵盖范围更加广泛,队伍进一步壮大。建设“文苑艺家”职工活动中心,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为离退休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
![](./W02018080965618081831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