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刘旭东丨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
——评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旭东   2023年03月06日08:53
3月4日,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一书在南京举行了首发式,该书作者为省文联主席、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章剑华和他的徒弟孟昱。他们历时近三年,四访山泉村,十访李全兴,记录稿达10多万字。该书被评论界誉为“思想站位高,有道德、有力量、有温度,为中国的乡村振兴留下了一个生动翔实具体可感的丰富样本”。

编者按

3月4日,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一书在南京举行了首发式,该书作者为省文联主席、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章剑华和他的徒弟孟昱。他们历时近三年,四访山泉村,十访李全兴,记录稿达10多万字。该书被评论界誉为“思想站位高,有道德、有力量、有温度,为中国的乡村振兴留下了一个生动翔实具体可感的丰富样本”。

我是一字不落地读这本书的。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它让我心潮难平,甚至有10多处泪目盈盈。

一部描写乡村振兴的报告文学,为什么具有如此打动人心的力量?

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叫李全兴,是一个传奇式的农民英雄。他生长于江南农村,只读过初中二年级,却有着异于常人的眼界、思想和能力。他用短短几年时间,将自己落后凋弊的家乡改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农村,他担任书记的村党委荣获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他创造的奇迹令人感佩,应当为文学所抒写,为历史所记录。

江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土地上涌现了秦振华、吴仁宝、吴栋材等一批传奇人物。他们推动了时代,时代造就了他们。我几乎读过所有描写他们的报告文学作品。我以为用报告文学来反映这些农民英雄的传奇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合适因而也是最好的方式。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振兴路上》都是相当出彩的一部,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主题,无论是它的文学,还是它的思想,都经得住推敲,经得住比较,经得住品鉴。它真诚真挚,因而真实。这种真实,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是报告文学创作中难得的境界。

《振兴路上》由章剑华和孟昱联合创作。章剑华曾创作过“故宫三部曲”“大桥三部曲”“小康三部曲”等多部作品,获得过包括徐迟文学奖在内的多项报告文学大奖。孟昱是江苏“名师带徒”计划中章剑华的徒弟,曾经创作过长篇报告文学《钟山星火》。此次,这对名师高徒将目光从历史深处移出,聚焦新时代的火热生活,全情投入,深入采访,创作了这部反映乡村振兴的长篇报告文学,令人惊喜。于作者,创作开辟了新领域,上了新台阶;于读者,有了新发现、新收获。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某种程度上,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振兴路上》正是以此谋篇布局。全书25章,27万字,除了三四两章讲述李全兴如何成为企业家的故事之外,其余文字都是围绕李全兴如何临危受命治理山泉村的内容而展开,所涉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深入浅出,词丰旨宏,这也是《振兴路上》的格局所在。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乡村就是中国社会最小的单元。现代中国的乡村治理与传统中国的乡村治理截然不同,党的基层组织是灵魂是关键。《振兴路上》正是抓住了这个主题,把准了命脉。开篇“令人忧虑的抛物线”直面基层组织涣散、干群严重对立的现实,为全书营造了先声夺人的气氛,也为李全兴的出场造足了势。而后,李全兴走马上任,“在交锋中交班”“许下难以置信的承诺”“怒怼下马威”“筑起信任之桥”“从小事实事做起”,最终“让梦想照进现实”。李全兴整顿组织,依靠组织,在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的布局上持续发力,让山泉村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他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是难以想象的。种种人际的矛盾、资金的困难、政策的瓶颈,甚至村民的刁难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壁垒,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和克服。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的解决,让李全兴的形象树立起来,让乡村振兴之路有了切实可行的参照。

仅以山泉新村建设为例。首先,李全兴瞄准新农村的新目标,提出50年不落后的总要求。他聘请专业团队规划设计,要让山泉村名副其实,有山有泉,宜居宜业,水电气配套,文化娱乐康养齐全,并且结合乡村生活实际,提出一楼为敬老院的创意。其次,抓住了江阴市政策试点的机会,突破了土地政策的制约。第三,为了腾出建设用地,他想尽办法吃尽辛苦动员村民拆迁。第四,最绝的是他的“三三四”模式的筹资方案,堪为“零成本”的锦囊妙计,富有启示性。他与施工单位商定,由施工方垫资建设,由自己的万事兴集团担保,建成交付后当年内付款三成,第二年再付三成,第三年付清剩余的四成。其精妙之处在于,房屋建成后即可收取村民的购房款,以此支付施工款绰绰有余。如此,他在几乎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情况下,一举完成了旧村改造,硬是将一件看起来绝无可能的事办成了,想来真是匪夷所思。

在“物的新农村”建成以后,“人的新农村”更加任重道远。相比于物质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其实更难。《振兴路上》用《人新则乡村新》专章介绍了李全兴的尝试和成就。他修订《村规民约》,他巧用舆论监督,他借力艺术教育,他引导村民自治,妥善管理物业,使文明新风吹遍山泉,吹暖山泉。李全兴的领导艺术是植根于对村民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他能够将心比心,因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改变村民在河里涮洗拖把的陋习,李全兴煞费苦心。有人建议加大罚款力度,李全兴却以为不妥。他苦思冥想,最后找到拍照曝光的方式,根治了这一顽症。因为他深知,对村民来说,自尊比金钱更重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全兴的成功,是深切洞察人性后的成功。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振兴路上》显然还有许多匠心之处,显示出文学的力量。比如让李全兴出山的三顾茅庐,就写得特别生动,满纸生辉。“三顾茅庐”是历史上文学中常见的现象,有一个人的三顾,也有几个人的三顾。《振兴路上》的“三顾”却不同凡响,先写副镇长胡仁祥的一顾——正式邀请,再写组织委员钱丽英的二顾——激将,最妙的是三顾——某镇领导的阻挠,结果歪打正着,激起了李全兴的斗志,终于放下个人即将上市的企业,回乡担任村官,成就了事业,成就了人生。这里,无论是钱丽英的正面激将,还是某镇领导的反面阻挠,都写得有声有色,其台词多有弦外之音,是非常有品质的文学语言。我想,这个“三顾”桥段完全可以独立出来,用其他艺术样式加以呈现。

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振兴路上》最大的成功在于处处以情动人。这种情感,是贯穿于全书的。比如,李全兴两段母子对话十分感人。其余诸如新村分房、拆迁动员、强逼参保、“女儿出嫁不出村”、田园综合体理念等环节都写得生动可感,动人心扉而润物无声。

在书中,我们还看到时代与个人的紧密关系。所谓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实是相伴相生的,不应该成为问题。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李全兴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用武之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一个个李全兴式的英雄创造,我们的时代也会黯然失色。时代与个人是相互成就的。《振兴路上》许多章节不厌其烦地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农村政策,关于村民自治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可谓条分缕析,脉络分明,其用意正在于此。它将李全兴的个人努力置于国家的政策背景之下,虽然增加了一定的阅读难度,却让我们看到了个人抓住时代机遇是多么重要!

李全兴的人生选择说明了财富以外的价值更值得追求。他放弃了即将上市的公司,意味着放弃了巨额财富,但他收获了理想信念的价值,收获了另一种成功的喜悦。他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就人生的终极价值来说,这种成功更有力量,更加幸福,更为永恒!

《振兴路上》就是这样将李全兴的奋斗故事,嵌入当代中国乡村的生活场景,以独特的文学方式,破译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之谜,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蝶变传奇。

这是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有道德、有力量、有温度,既写出了山泉村的“这一个”和特殊性,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说,都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期盼李全兴式的英雄越来越多。

期盼《振兴路上》一样的好书越来越多。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
2023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第九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于南通美术馆华丽启幕。这是江苏美术新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美术新人表达艺术理想的一场视觉盛宴。
2023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广旅局、淮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江苏综合美术大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