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吴慎峰 | 论马蒂斯的素描艺术
2019-08-19 16:24:00
在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史上,马蒂斯被公认为法国第一个现代画派——野兽派的领军人物,他以鲜明的色彩、简括的线条和奔放的情感的独特艺术风格对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持久的特征很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素描作品来表现的他在与鲁?瓦?豪的谈话中说:“画素描就是要清楚的体现某种观念,素描就是思想的精确形式。通过素描,画家的情感和灵魂毫无困难地走进观者的精神。一件没有素描的作品就是一座没有框架的房屋。”

  内容摘要:本文从马蒂斯对素描认识的一些观念入手,如“精确并非真实”、“画素描就是要要清晰的体现某种观念”、“感觉的凝缩构成了一幅绘画”等,来阐述马蒂斯素描的整体性特征及其观念。

  关键词:马蒂斯、素描、观念

  在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史上,马蒂斯被公认为法国第一个现代画派——野兽派的领军人物,他以鲜明的色彩、简括的线条和奔放的情感的独特艺术风格对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持久的特征很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素描作品来表现的他在与鲁?瓦?豪的谈话中说:“画素描就是要清楚的体现某种观念,素描就是思想的精确形式。通过素描,画家的情感和灵魂毫无困难地走进观者的精神。一件没有素描的作品就是一座没有框架的房屋。”【1】

  马蒂斯虽然并不大部分经历倾注在素描上,但是他的素描体现出的吸引力不能不使我们给予关注和感悟。

  一、自然和大师的影响

  马蒂斯在1939年一篇以为辩护自己素描的为目的的文章《画家论其素描的笔记》中,详细论述了本人的受教育经历和怎样向大师学习又如何有所摒弃,怎样试图把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和个人通过观察自然地感受结合在一起的。但凡伟大的杰作都是深刻研究过去和研究自然地产物。

  1892年,马蒂斯放弃了法律来到巴黎学画,曾在布格罗和弗里埃尔的门下学过一段时间。在报考美术学院失败后,来到了莫罗的工作室,莫罗是位对马蒂斯的影响是很大的。莫罗最成功之处在于让他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来作画,而不是一味的学院派和按照他个人的画风。在马蒂斯同时代这处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而他去把目光投向卢浮宫,在那里他心甘情愿的临摹起拉斐尔、普桑、夏加尔等大师的作品。他想从他感觉相通的作品中却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的强调即是对于他滋生绘画观念的强调。对大师的学习和理解还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这过程中需要不听的聆听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在《画家论其素描笔记》中,马蒂斯相当清楚的阐述了他对古典训练方法的独特理解:吸取大师的教益,然后做到能“忘记”这些教益,以便获得个人的表现手段。正如马蒂斯从不否认“我从来不回避别人对我的影响,因为那是一种怯懦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我相信一个艺术家所做的奋斗,将使他自己正确的保持个性;一个人不愿去看别人工作方法的人实在太无知了……我偶尔也接受别人的影响,但我相信我能控制他们。”【2】

  曾一次马蒂斯从卢浮宫出来,朝塞纳河畔的驳船看去。正巧他的老师莫罗经过问他“喂,你在找什么”,马蒂斯说“找某些卢浮宫所没有的东西”并指着驳船说“在那儿有”,莫罗反问道“你认为罗浮宫中的大师没有看到它们吗”,于是马蒂斯认识到了加强自身体验的重要性。正如马蒂斯对青年学画者所说“……他没有必要去发明一切,他首先应作的事情是通过对体现在那些影响过他的美丽作品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调和的方式,同时也通过直接讯问自然地方式直接从自己的头脑中获取东西”【3】这正是马蒂斯自己探索将传统大师和自然体验再加上认知自我三者合一的观念体现。

  马蒂斯对自然地依赖,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他曾说“即便他离开自然,他也必须确信这么做只是为了更充分的解释她”。马蒂斯始终把自然作为艺术的最终源泉。

  马蒂斯始终坚信他的绘画是综合了自然和自我的产物。他素描就可以认为是他本人的一部分, “它们全体就构成了亨利?马蒂斯”。

  二、感觉的凝缩

  素描的如何表现其实就是感觉的真实性的凝缩问题。一个情感不诚实、真实的艺术家我们是很难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他要说的话的。马蒂斯曾说过“艺术家必须真诚的相信,他只画那些他所见到的东西。那些在矫揉造作风格中生活的人,处心积虑地违背自然,他们都犯了大错……”他在完成他的素描作品中,始终坚持深刻的感受对象,并带有强烈的情感,用他内心的心灵去体验客观对象的美,他坚信只有用真实情感获得的感受才是真实可靠的。真正要表现的人,一定是受其情感的驱使,这种情感引导他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作。马蒂斯在回忆其学习经历时很好的证明了情感在画面中的重要地位“我最初在美术学院学习。随后的一年时间,我自己开了画室,有一段时光我像别人一样地画画。但事情根本没有进展,我非常懊恼,于是渐渐按照自己感觉到的来画画。一个人不可能创造具有深刻感受的成功之作,除非他很单纯的看待表现的对象,而为了进可能清楚地表现自我,一个人必须这么做才成。”【4】

  在马蒂斯对他如何来画窗外的树中,他言简意赅的说明了这种感觉的凝缩的重要性。他说他从没有看过或画过一个树,而画的是树对他各种影响的总和,所有与树相关影响他心灵的总和,他没法通过细微的树叶刻画和一棵忠实写生的树来传达他的情感,而是把自己也融入其中。

  三、精确并非真实

  一切绘画都是造型的。造型无非包含两种:对客观对象的精确模拟和在研究客观对象本质基础上的创造。后者更为重要,以为它是艺术家在结合自身情感和观念的基础上的综合体验。马蒂斯的素描的表现正是遵循后者,把对象本质的真实作为其艺术的核心灵魂。

  在1948年,在费城举美术馆举办的一个马蒂斯作品大型回顾展中,马蒂斯为这个展览的目录写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就是《精确并非真实》。在4幅他的自画像中 完全体现了他对素描的认识“不依赖于精确的复制自然形态,也不依赖耐心的把种种精确的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艺术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那深沉的感受,依赖艺术家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个人情感的重视和凝练,把情感融入要表现的对象,在表现形式方面大胆突破,使每幅作品都具有它的独特性。对象的本质的真实创造了这幅素描。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体现这一观念:一次,一位妇人来到马蒂斯画室观画,指着其中一幅对马蒂斯说:“你这个女人手臂肯定太长了。”马蒂斯彬彬有礼的回答:“夫人,您弄错了,这不是女人,这是一幅画。”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说画面中的精确并非客观对象的完全真实。马蒂斯认为比例、结构这些只是造型的手段,并非造型的目的。为了更高的艺术的真实往往可以根据艺术家个人的感受来改变或舍弃那种客观准确的真实。他抛弃了真实、客观的描绘、模仿自然,哪怕是精确的描绘也不能唤起他对某个对象的强烈的情感和幻想,具有意义的对象一定是包含艺术家个人情感、情绪和艺术观念的体现。

  四、素描的形式特征

  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可以用惊人的北非风格的东方情节和梦幻般的阿拉伯式的人物和装饰来概括。他在1939年的《画家论其素描笔记》中,马蒂斯在对自己素描工作方法的描述中,不仅真实的描述了他对素描过程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画过程的态度。在谈到模特和画面的本质关系时,他认为模特并非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模特的表现力并不是通过她的姿势传达出来的,而是由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传达出来的,由创造出他称之为“造型符号”的东西传达出来的。

  1、整体感

  马蒂斯的素描特别重视整体感和精神上的宁静感。他认为希腊和罗马这些古代时期的雕塑这是这种完美形式的体验,而在现代作品中,往往以微小的形和细节来破坏了这种本质的、整体的关系。在1909年和艾斯蒂埃纳的谈话中曾说“我们需要别的东西,我们借助简化的观念和形式来追求宁静。整体效果是我们唯一的理想。细节会减少线条的纯净并所害情感的强度,我们抱起它们。”【6】他的线描式的素描正是这种情感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

  画面的整体感还包含画面整体的结构感。画面中主体人物、留白的空间的面积、穿插的景物、静物、图案,每一部分共同影响着画面的整体性。如马蒂斯所说:“画面中各个部分都必须是和谐一致的;重要的是整幅画面的结构,而不是被描绘的物体。”【7】马蒂斯对这种整体观念的认识,和他推崇塞尚作品的整体结构性是分不开的。他始终把画面认为成一个整体形象,而不是每个小部分的组合体。

  整体效果的重要性用马蒂斯的话来说画面中的任一对象就好比一名优秀的演员,一名优秀的演员能够在不同的剧本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好的演员一样,一个好的画面中的某一对象也能在不同的画面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不能简单、孤立的对待某一具体形象,而应唤起构成画面各个具体对象的整体效果。

  2、符号化

  马蒂斯说:“有两类美术家,有些美术家每次都画一只手的肖像,每次都是一只新的手,柯罗可以作为这种人的代表,而另一些美术家,如德拉克洛瓦,只画手的符号。运用符号,人们能自由地、装饰地构成作品……”【8】马蒂斯显然属于后者。

  马蒂斯的素描是以本质的线条造成手段浓缩为基础,加上他对东方艺术的独特理解,所以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阿拉伯图形、宝石首饰、线条、曲线、生动的韵律这些符号反复出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943年《与阿拉贡的谈话——论符号》,马蒂斯论述了他的这些造型符号如何变成造型语言的,早在1908年造型符号这一绘画概念就引起马蒂斯的兴趣,但在稍后的威尼斯时期又与之分离,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开始逐渐脱离客观事物进行创作,此时绘画符号明显在他的作品中出现和形成。在对符号的形成的过程中,马蒂斯注重自身情感体验的独立性,并非是模仿其他艺术家的已形成的符号,而是强调符号语言的个性化特征,因为他坚信只能模仿别人的声音并不能模仿别人的情感。一但决定了要研究对象的符号性,就必须要花长时间的探索,符号要与其它的符号协调,否则它就将失去符号的原本意义。

  马蒂斯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绘画形式的真理:一位美术家的重要性是由他引入美术语言中的新符号数量多寡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杰克?德?弗拉姆(美) 《马蒂斯论艺术》 欧阳英译 山东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p196

  【2】 紫都 《马蒂斯生平与作品鉴赏》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5 p35

  【3】、【4】 、【5】、【6】杰克?德?弗拉姆(美) 《马蒂斯论艺术》 欧阳英译 山东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p149、p41、p184、p35

  【7】 约翰 拉塞尔(美) 《现代艺术的意义》 陈世怀译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p56

  【8】 杰克 德 弗拉姆(美) 《马蒂斯论艺术》 欧阳英译 山东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