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章剑华 | 弄斧到班门
来源:章剑华人文空间   2019-01-04 13:58:00
“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周年书法作品展”正在省美术馆展出。虽然展期只有10天的时间,却是一个跨年展,从2018年12月26日到2019年元月5日,很快就要结束了。

  “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周年书法作品展”正在省美术馆展出。虽然展期只有10天的时间,却是一个跨年展,从2018年12月26日到2019年元月5日,很快就要结束了。

  因为展览中有我的作品,所以我在年前特地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吓一跳。原来这个展览中有林散之、费新我、武中奇三老的许多作品,而且都是省国画院院藏的精品力作。除了赵绪成老院长外,我与其他几位中青年书家的作品与三老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实在是班门弄斧,相形见绌了。我觉得颇为尴尬。

  林散之 江山如此多娇

  陪我一起参观展览的省国画院院长、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周京新等人笑着安慰我说:没关系的,弄斧就要到班门嘛!

  这倒也是。能有机会与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那简直是幸运之极。这种幸运,不光是沾了大师们的光,更是通过比较可以找到差距在哪里?

  费新我 毛泽东《七律长征》

  我非常认真、非常仔细地观看了三老的作品。以前自认对三老的书法还是比较熟悉的,但由于这次展出的三老作品都是不同时期、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院藏精品,所以对三老的书法艺术有了许多新的体悟、新的认识。

  武中奇 鹤寿

  林老的作品,收放自然,枯湿有味,浓淡相间,将中国书法中的帖学发挥到极致,独步新境,自成一家;

  费老的作品,布局于胸,意达于笔,以旷世之毅力,创造出自己的左笔行草,迈古超今,独树一帜;

  武老的作品,力挽千钧,风骨凛然,气势伟岸,有“郑文公碑”之基,显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之神,可谓当代碑学的里程碑。

  大师就是大师。吾辈书家与三老相比,其差距三万八千里也。这差距,既在于表更在于里,既在于形更在于神。具体为三:一曰功底。三老在书法上所用功夫,对于传统的深入,吾辈望其项背。二曰文化。三老的经历、阅历,以及他们学识、修养与胸怀,堪称典范,吾辈难以企及。三曰创新。三老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老思想不老,直到晚年,其书法还在创新,还在变,最后终于自成一体,独具标识,不说看整幅作品,就看其中的一个字,就能分辨出是他们哪位的书法。这是吾辈与三老的最大差距所在。

  差距就是方向。如今我在书法上正处于迷茫期。这次班门弄斧,茅塞顿开。向大师学习,向大师致敬,见贤思齐,再次出发,潜心书法,取长补短,锲而不舍,定有所成。

  章剑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