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省政府副省长马欣,省委副秘书长刘步健,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光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赵光,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范小青,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汪兴国,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丁捷,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鲁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黄德志,一级巡视员王朔,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江苏文学院院长毕飞宇等出席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苏州作家在本届紫金山文学奖评奖中收获优异成绩,共9位作家获奖。
荣誉奖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王尧《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获荣誉奖
中篇小说奖
房伟《猎舌师》获中篇小说奖
授奖词
《猎舌师》将情境置于抗战重要历史关头的暗角,厨艺较量既是文化碰撞也是刀枪对决。作品把历史正义、民族尊严、手艺荣耀、人性光谱熔于一炉。作品坚守小说文体的审美共性,注重环境渲染、人物刻画与情节的生动性,并适量吸取了类型写作的有效成分,使小说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
短篇小说奖
王啸峰《米兰与茉莉》获短篇小说奖
授奖词
小说着意叙述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历程和精神底色,文体创新意识鲜明,尤其是在叙述视角上富于多变的审美呈现,具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结尾有力地回应了全篇的叙述,体现出艺术上的独到匠心,题旨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升华。
诗歌奖
丁及《花期》获诗歌奖
授奖词
丁及《花期》中的诗作经常有一个潜心地体察生活与自然的诗歌主体,不仅细致和敏锐地捕捉住事物的种种形态与声息,并且以其相当独特的细节想象力和极为精妙的语词来描摹与绘写。内心的感触与波动时时呼应,花草树木、山水流云与日常的流连,又往往被置放在诗人身处与耽溺的江南世界。语言轻柔、散淡且内敛克制,创造出一种摇曳迷离、令人难忘的诗歌意境。
报告文学奖
怀念《年轻手艺人》获报告文学奖
授奖词
《年轻手艺人》聚焦一群年轻手艺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追求。题材独特,主旨深刻,富于现实意义。作品采用对话交流的叙述方式,倾情描绘新生代的劳动者和追梦人,传达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的讲述富于耐心,注重凸显不同年轻人的个性和特色,从而使整部作品读来有波澜而不平淡,有趣味而不繁琐重复。
儿童文学奖
荆歌《诗巷不忧伤》、马昇嘉《班上来了“蒙面客”》获儿童文学奖
授奖词
荆歌充分调动了他个人的文艺修养,化身为深谙书画之道的陶老师,在一条细细窄窄的诗巷里教三个孩子写字,并旁及江南文化。小说展现的不仅是几个孩子,更有邻里和家庭之间的友爱与伤害、误解和猜忌和经过时间打磨过的、恰到好处的美。荆歌以他滔滔不绝的矜持和不动声色的自信,演绎了一段少年的人生际遇与认知更迭。
授奖词
作品汇集了作家近年来创作的15篇儿童短篇小说。作家多角度切近当下儿童真实的生活状态,并由如在身侧的校园主场景延伸至对家庭、教育、社会以及时代所呈现的典型特征与现象的思索,以真挚的童心关怀书写贴近儿童的生活故事。技法朴素,语言诚挚,展示了儿童纯粹的童年状态与真实的成长烦恼,并以文学为舟达成了潜在的成长引领。
文学评论奖
小海《小海诗学论稿》、朱钦运《远游风景的叙事之维——孙文波与新诗的山水纪游传统》获文学评论奖
授奖词
《小海诗学论稿》以第三代诗人或诗歌流派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其他“边缘”诗人,论述八十年代以来第三代诗歌的发展以及与诗歌生长相关的诗学生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们在中国当代诗歌谱系中的独特地位。所论既体现了诗人的敏锐,也蕴积了学者的学养,感性与知性兼具,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学批评的力量。
授奖词
孙文波是一位颇具艺术特质的诗人。他的诗歌独具情愫、特色鲜明。本文以孙文波在新世纪的山水诗创作为考察目标,从新诗的山水纪游传统出发,在宏阔的视野中,精辟地评析了孙文波山水纪游诗的独特性贡献。文章既涉入文本肌理,又带有文学史的观照,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理论素养和艺术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