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国保单位适园里,春天叫醒了满树的白玉兰。玉兰树下,无锡市文联、江阴市文联、宜兴市文联和去年新成立的无锡五区文联负责人,彼此靠近,露出笑脸,在这座江南名园里,无锡文联“大家庭”留下了第一张珍贵合影。家庭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构建无锡文艺大格局,一座美丽新家园开始摹画。
为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无锡市委建设“美丽无锡”的要求,充分展示新时代无锡人民开展生产生活,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风貌,用无锡文艺新成果描绘现代化新蓝图,献礼建党百年,3月5日,无锡市文联组织各区县文联,走进江阴,走进江阴文艺之家,聆听各方建议,部署开展“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
文艺深入一线 书写美丽家园
位于天华文化中心的江阴市美术馆里,“伟大时代·圆梦小康”江阴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正在展出,乡村田园、城市新景、柴米油盐、创意无限……一幅幅作品生动呈现着江南大地、市井人间,文艺工作者们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品味着一个个美好而温情的画面。
大家来到美术馆旁边的介居书院,也就步入了当代书法大家、江阴人沈鹏的艺术世界。这是一个专门以开展沈鹏艺术及思想研究、培养高层次书法人才、组织书法创作培训、举办书法展览交流为主的文化平台。书院里,复原了沈鹏的书房、陈列着沈鹏的艺术成就、细述着沈鹏的艺术人生。江阴用好文化名人资源的做法,着实让人开眼。
离开天华文化中心,驱车不多时便来到了位于江阴市南街的江阴市文联。江阴市文联大院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适园。这里是江阴各文艺家协会的家园,还有专门的江阴人作品陈列室。清代,适园是江南书画名家陈式金的“陈家花园”。百余年来,文脉相承,艺脉绵延。而今,这里是江阴文艺家们展示文艺成果,交流文艺思想的“文艺之家”。
从天华文化中心到适园,一路上,文艺工作者们手机拍个不停。
身处适园,看着壁间所存王羲之《换鹅碑》、倪云林的山水画石刻,参观了老宅内精致的“武宝民书法篆刻小品展”,文艺工作者们早已心潮澎湃。建设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既要靠思想政治上的团结引领,又要有供文艺家交流活动的实体空间,这方面江阴文联走在了全市前列。文联作为党委政府与文艺家的桥梁纽带,江阴文联的办公空间、文艺家之家、古典园林的有机融合,吸引了文艺家、文艺爱好者时时光顾,外地的艺术家也常来交流。
讴歌时代发展 贡献文艺力量
深刻的感官体验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在适园,无锡市文联系统召开了“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座谈会。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全市文艺家深入基层一线、生产一线、发展一线,进行艺术采风和文艺创作,从不同角度反映无锡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用深刻的笔触、美妙的音符、鲜活的镜头去描绘、去歌唱、去记录“强富美高”新无锡的现代化图景,为无锡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踏遍万水千山,吾心安处是江南。生活在无锡的文艺工作者,为这片热土讴歌是心之所向,更是一份使命。走出去,沉下去,你会发现今日无锡有多美:
在梁溪,城市更新中的老城厢文脉绵延,蓬勃向上,传统交织着现代,百姓安居乐业;
在锡山,科创力量强势驱动,让这个近代民族工商业、现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在传承中迎来新发展;
在惠山,一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图景,作为锡澄一体化的枢纽,这里将打造成无锡的现代产业名片;
在滨湖,拥有无锡90%的太湖岸线,汇集无锡90%的旅游资源,集聚无锡90%的省部级科研院所,围绕“科产城人融合”的发展理念,新春伊始,这里打响了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发令枪;
在新吴,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传承千年至德之风,已成为新一代创业者奋斗、兴业的沃土……
新时代,无锡这座工商名城正努力铸就新梦想。
“采风活动很好,是深入了解无锡,出文艺成果的好机会。”“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文艺家队伍。”“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植时代,才能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无锡故事、传播无锡声音、弘扬无锡精神。”
无锡市(县)区文联负责人一致认为,“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的选题好、时机好,期待有更精准和细分的主题,尤其要抓住今年建党百年的难得契机,用好无锡红色资源,讲好无锡红色故事。无锡市(县)区文联负责人表示,大家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强协作,市区联动,同频共振,进一步唱响无锡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旋律。
加强政治引领 服务文化强市
文艺为时代而写,为人民而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建设美丽无锡的伟大征程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可歌可赞的奋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组织开展“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的宗旨,就是让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心,深切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充分运用丰富的文艺手段,以优秀的文艺成果,服务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大局。
全市文联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广大文艺家的政治引领,实施常态化培训机制,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时,以“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活动为主线,一头连接艺术家资源,一头连接社会各界资源,加强与周边城市、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创新开拓合作渠道,上下联动、资源互补,为艺术家搭建更多发展平台,让无锡文艺主动融入长三角文化发展大格局。
在春动万千的时节里,一切从春天开始起笔。“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对于全市文联系统也是一次大练兵。无锡市(县)区文联负责人一致表示,将发挥好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专业优势,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广大文艺家奋力书写美丽无锡新篇章。
(作者:张月)
“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总体安排:
1、每月一次。每月组织一次采风活动,深入各市(县)区采风创作。每次从全市 11 个文艺家协会中,挑选一批中青年文艺家代表,组成采风团,走近基层、走近群众进行集中采风。
2、每次一地。每次采风集中到一个市(县)区,会同当地宣传部和文联,精心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集中一两天时间进行采风。采风地点每月轮换,确保全年覆盖全市各市(县)区。
3、每人一作。参加采风的文艺家代表要带着任务蹲点采风、带着作品打磨提高,确保每次采风每人都要出作品,都要有成果。
4、每地一版。每次采风后,及时精选一批采风作品在在无锡观察、文联微信公众号、无锡文艺界以及各市(县)区融媒体等平台联动发布,以专版专栏的形式宣传采风成果,扩大传播力。
5、全年一展。全年采风活动结束后,评出一批优秀作品,举办“书写美丽无锡”采创成果展,集中展示采风创作活动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