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江苏文艺名家晋京 | 罗周编剧作品展演在北京拉开帷幕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4月14日10:36
4月13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的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拉开帷幕。

4月13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的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拉开帷幕。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洪俊,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常胜梅,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朱斌,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超等出席活动。

作为首场演出,小剧场昆剧《六道图》率先亮相。该剧是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取材于“吴道子嫉妒画坛新秀皇甫轸继而买凶杀人”的唐人笔记,并基于原始素材进行重构、想象,绘写了吴道子创作惊世之作《六道图》的心路历程。剧中,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携手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共同塑造了吴道子与卢罂公这样一对独特、鲜活、复杂,看似无比残忍,实则无上快慰的师生关系。

《六道图》时长仅60分钟,却集结了三个剧种、四朵“梅花”,石小梅、李政成、越剧小生李晓旭、昆剧小生施夏明均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故事结尾,当卢罂公饮下毒酒,杀害老师的吴道子真切感受到那苦极、恶极的“地狱”,画出了此前苦求不得的“地狱道”。在罗周看来,他们以燃烧生命的方式,实现了至高的艺术。罗周如此解读:“在《六道图》里,最痛苦之时,竟然也是艺术家最快意之时!这个晚上发生了很多事:彷徨、绝望、重逢、甜美的记忆、蜂刺般的当下、鸩毒、杀戮、癫狂……然后,夜晚过去了,天边升起晨曦,染在狂舞墨痕的粉墙上。”

今年已76岁高龄的石小梅再度登台,牵动着戏迷的心。石小梅坦言,在创作初期,很长时间无法捋顺人物的内心。这期间,她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是放弃还是咬牙也做完?在反复纠结的过程中,她忽然感受到一个艺术创作者的 “难”:“吴道子画不出,我创作不出,内心一样煎熬。我共情了吴道子的煎熬,于是,这个戏我找到了人物的支点。”

“六道图从始至终都在让你看画画的人。看他焦灼,看他煎熬,看他骄矜乖戾,也看他失魂落魄”“卢罂公大笑着下场之后,我一直在无意识流眼泪,因为被深深震撼到了,原来艺术和艺术家可以这样璀璨而崇高”……台上的精彩演绎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甚至有观众感叹,《六道图》以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表演,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深邃命题,艺术视角非常独特;也有观众兴奋地说,很开心能够在一部作品中欣赏到不同的艺术风格,感受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碰撞的火花,今天的表演很精彩,非常期待接下来的戏剧盛宴。

演出结束后举行的见面会再次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罗周、石小梅、李政成、李晓旭、施夏明、周鑫等纷纷登台,与观众分享创作感悟与演出心得,真挚的交流获得台下阵阵掌声。或端详舞台上的编剧和演员,思考着其话语中蕴含的意义;或脸上带着期待的微笑,不禁掏出手机拍照;或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仿佛这是此刻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台下观众完全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本次展演活动为期9天,以六大剧目展演进行跨越时空的戏剧对话。在之后的几天中,扬剧《郑板桥》、闽剧《幻戏图》、秦腔《无字碑》分别于4月14日、17日、20日在梅兰芳大剧上演,昆剧《世说新语》4月16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越剧《织造府》4月2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同时,还将举行罗周编剧作品研讨会,邀请多位国内戏剧界权威专家围绕罗周的创作成果展开研讨,推动戏剧理论体系的深化。

“江苏紫金文化奖”是以江苏省委、省政府名义表彰的江苏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最高荣誉奖项,自2013年首届表彰以来,先后共有43位文艺名家获此殊荣。为进一步扩大文艺名家影响,近年来,江苏为“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举办晋京展览展演等系列活动,宣传推介江苏各艺术领域名家名作,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作为第四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罗周的创作生涯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注脚:创作戏剧作品120余部,广泛涉猎京剧、昆剧、锡剧、扬剧、黄梅戏、越剧、汉剧、楚剧、粤剧、秦腔等众多剧种……她以“深扎泥土,扶摇云天”的信念,将江苏地域文化基因融入戏剧创作,激活昆剧、扬剧、越剧等传统剧种的当代生命力。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