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长三角“文艺两新”电影联展克服疫情期间办展的困难,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四地同时开展。本次影展让人们在整体上检视了长三角电影一体化的态势,同时,也意识到“文艺两新”新生力量在创作上和制作上的崛起。
所谓“文艺两新”是指包括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民营文艺团体以及网络虚拟社群等在内的新文艺组织;还有随着文化产业、网络新媒体技术以及市场化发展而兴盛的新文艺群体,主要包括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文艺从业者。时代造就了“文艺两新”,这支队伍的人数之多、种类之全、分布之广、流动之大,远远超出想象。在这“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他们确实是一支潜力巨大、生机勃勃、不容忽视的文艺新生力量。
“文艺两新”队伍也是推动浙江电影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底,在浙江注册的影视机构近4000家,其中新文艺组织占九成以上。以“文艺两新”为重要力量,浙江影视产业优质要素和资源集聚,产业链日益完备,价值链日趋高端。如今,全国影视作品2/3与浙江有关。浙产影视势头强劲,作品数量较快增长,作品质量连年提升。以华策、佳平、正午阳光、新丽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影视公司强势崛起,横店、象山两个国家级影视基地的从业人员连年攀升。其中,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登记的新文艺群体突破10万人。《八佰》《大圣归来》《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一大批“文艺两新”创作的电影作品,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次联展中,浙江推荐展映的《老师·好》《只有芸知道》《会考试的猛犸象》《台阶》四部影片,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老师·好》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20世纪80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本片于2019年3月22日上映。本片艺术地再现了那个国人记忆中逝去的纯真年代的“真”与“情”——校园的天真、学生的率真和老师的真诚,以及师生的真情、朦胧的爱情、互助的友情。是这种真情,赋予了影片特殊的格调和魅力,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以这种真情作为底色,电影内外的笑声脱离了搞笑段子的油腻,泪水也有别于泛滥煽情后的虚无。这种真情,是时下的教育类电影所欠缺的,也是当代越来越功利化的校园生活与师生关系所久违的。
《只有芸知道》由冯小刚执导,改编自冯小刚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妇隋东风和罗芸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本片于2019年12月20日上映。隋东风和罗芸无缘白头到老,人到中年,妻子的猝然离世让东风陷入哀伤与孤独,踏上了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隋东风手捧罗芸的骨灰,随风飘洒,为这段相濡以沫的爱情笼罩了悲凉的底色。与冯小刚那些充满京味幽默与平民色彩的冯氏喜剧不同,本片是一部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故事,像一封写给爱情与生活的情书、像一杯敬给逝去年华的清酒,有着静水流深的深沉。年过花甲的冯小刚,卸下铠甲,回溯青春,直面本心。
《会考试的猛犸象》是新人导演王念一的长片处女作,曾获得北京电影学院“长片计划”第一名,并由知名导演谢飞担任监制,在国内多个影展斩获专业奖项肯定,收获了极高的评价与口碑。本片以一起高考“替考”事件引出三位年轻人的青春成长故事,以高考这一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引线,以猛犸象作为青春野性与困境冲撞的象征,呈现了一个包裹在如梦似幻的青春里、极具现实共鸣与广阔思考空间的故事。少年们的叛逆与忧愁无关年代,对规则的轻蔑、对爱情的懵懂、对自我的迷茫……每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青春缩影。
《台阶》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浙西山区一位农民父亲淳朴坚强、不甘人后,为了家人的生活和儿女的成长,努力造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房。本片于2019年10月在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首映。影片树立了中国新时代影视作品中少见的父亲形象,以父亲作为主角,以儿子的视角叙述,通过父子围绕造房子从抗拒到弥合、认同的情感线索,表征了父亲作为儿子人生“第一台阶”这一人生命题,通过小故事释放了大情怀。
整体看来,当下浙产影视中“文艺两新”的创作,表现出中小成本电影令人可喜的生长空间与成长态势。这些影片天然地更为接近当代中国观众的现实生活与心灵世界,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在客观上也发掘了社会现实题材的市场空间与潜力。中国观众渴望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电影,我们希望“文艺两新”创作能够担负起这一使命与责任,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记录者、传播者、弘扬者,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李骏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