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苏州现代化的“道”与“器”
来源:新华日报   2022年04月01日08:44
在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江南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苏州又是热点中的热点,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是,所谓“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苏州文化研究总是在因应与回答时代命题中翻波叠浪、滚涌向前。

本报记者 陈越 摄

□ 潘 讯

在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江南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苏州又是热点中的热点,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是,所谓“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苏州文化研究总是在因应与回答时代命题中翻波叠浪、滚涌向前。201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苏州获得了一顶来自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的冠冕——“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于苏州而言,戴上这顶桂冠自然不能说是不虞之誉。但是,苏州在中国深度融入世界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40年之后赢得的这项称号,又不能不引发人们对苏州文化、苏州道路的再度关注。由高坡主编的《寓价值理性于工具理性: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寓》著”)一书,正是从时代方位与全球视野中、从文明溯源与文化比较中,对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苏州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寓》著最富新意的创获是,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交融共生来解密苏州文化的基因特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划分来自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是人类追求物质利益的理性,价值理性则是人类对终极价值与生俱来的探寻。马克斯·韦伯身经现代化早期阶段,他对所处时代做出过“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的判断。而在《寓》著看来,苏州文化杰出成就的根源——苏州之所以为“苏州”,就在于“道器并重”:“其以器扬道,以道济器,寓价值理性于工具理性,以工具理性实现价值理性,儒雅婉约,深沉能行的二者结合,遂成就了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寓》著虽借用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二词,并标之以题,却对马克斯·韦伯的概念作了一番中国式转化,不仅平移为“道”“器”两端,更从儒、道等思想体系出发,赋予了两大理性中国化内涵和地域性特征。《寓》著研究方法也是“道器并重”,既有对苏州地理环境、城池建制、古典园林、运河遗产、苏作工艺、丝绸织造等空间形态和物质文化的观照,也有对苏州城市文化源流、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精神内涵的剖析。《寓》著不仅提炼了崭新的观点,而且通过对苏州城市文脉的疏凿以及苏州文化内部诸结构的学理分析,构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和论证力的学术体系。

苏州文化源流史也就是苏州城市发展史。《寓》著当然不是对苏州过往灿烂文明成果的回顾缅怀,其深层寄意之处实是对新征程上苏州现代化道路的严肃探寻。因此,书中的这些论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格外注意。比如,“苏州(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现代价值的文化。”比如,“苏州(吴)文化的特质,致其最契合、最贴切于人类的近现代化,是最能够亦最善于与人类的近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相融合的文化。”又如,“江浙之地,尤其是苏杭,特别是苏州(地区),不走极端,不究死理,平和,理性,以一件事一件事的做成作为具体目标,一个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在近代化的路上就走出了很远,乃至全国最远。”

其实,苏州城市体性和区域文化中蕴涵的近现代化特质也为海外学人所瞩目。美国历史学家柯必德在其专著《在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中的论断与《寓》著中的上述观点可谓若合一契,息息相通。他们论述的重心都在于,揭示出苏州文化在历史传承与演变中孕育的现代性基因,以及生成这种现代性基因的文化功能,这是兼顾“道”与“器”的深湛圆到之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显得尤为急迫与突出,是百余年来探索中国道路的核心命题之一。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断裂与变革中,江南地区成为一系列社会实践的“试验场”,苏州首当其冲。传统文化在社会急骤变革中面临着瓦解与失语的危机。出身三吴世家、首提“苏南模式”的社会学家费孝通首先敏锐关注到这一问题。至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注意到改革开放之后,新旧文化的断裂与延续、冲突与整合。他看到社会变革对文化精神的迫切需求,提出“文化转型为何如此费精神?”“费孝通之问”以社会学家的思考同样触及了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与此同时,苏州的探索成就有目共睹。去年GDP突破2.27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居民收入也保持较高增长,苏州不仅创造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卓越成就,在历史遗产、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也成效显著。这种发展与保护的动态平衡、当下与传统的相得益彰,正可以作为苏州文化“道器并重”的生动注脚。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苏州荣获“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这一象征性事件,当作对“费孝通之问”跨越时空的回答,也是对苏州在现代化道路上前驱探索的褒扬。

我们还应看到,中国现代化探求仍然在路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远未完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下,人类历史当下正逢分水岭。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快速发展与物质积累的苏州,与历史上的“高光”时刻相比,文化复兴的道路仍然漫长。《寓》著提炼苏州文化的体性特质、探寻苏州道路的来龙去脉,重要的不是带给我们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我们从历史和世界的视野中再一次谛视苏州文化,为苏州现代化找到一条“好”的路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样本。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
2023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第九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于南通美术馆华丽启幕。这是江苏美术新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美术新人表达艺术理想的一场视觉盛宴。
2023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广旅局、淮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江苏综合美术大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