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 | 昆剧《西园记》再现经典喜剧爱情
来源:交汇点   2018-11-27 09:19:00
台上剧情反转起伏,台下观众掌声不断,今晚,作为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参演剧目,由浙江省昆剧团编排的昆剧《西园记》在江南剧院精彩上演。《西园记》是浙江昆剧团“传、世、盛、秀、万”五代昆剧艺术家艺术薪火相传的经典剧目,情节跌宕,故事离奇,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艺术构思极其巧妙。

  台上剧情反转起伏,台下观众掌声不断,今晚,作为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参演剧目,由浙江省昆剧团编排的昆剧《西园记》在江南剧院精彩上演。《西园记》是浙江昆剧团“传、世、盛、秀、万”五代昆剧艺术家艺术薪火相传的经典剧目,情节跌宕,故事离奇,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艺术构思极其巧妙。

  《西园记》改编自明末戏曲作家吴炳的同名传奇作品,以真假误会、人鬼错认的手法推动剧情发展。

  故事讲述的是:杭州西园主赵礼之独生女赵玉英因不愿嫁入豪门而悒郁卧病,邻居王玉真小姐为安慰赵家姐姐,来园登楼折梅,不慎失手花落,掉在前来游玩的襄阳才子张继华身上。张继华仰望绣楼,隔窗隐见女子倩影,想入非非,以为梅者“媒”也,定是赵玉英寄情于他,故意赠花。

  张继华请人引荐,入西园任教。一日,张继华外出为赵小姐病体求祷,归来西园时,天已黄昏,见王玉真吊丧出来,脸有泪痕,由丫鬟陪伴匆匆离园而去。疑惑间,张继华听说赵小姐病亡,大吃一惊,以为方才所见是赵小姐的鬼魂。

  张继华把王玉真和赵玉英误认为一人,王玉真则以为张继华对己有情。赵玉英去世后,王玉真成为赵礼继女,她又因豪门婚事所逼,前去找张继华。谁料,张继华认为她是游魂野鬼,前来纠缠,心惊胆战。几天后,赵礼来访张继华,想成就他与玉真的姻缘,但张继华认定玉真是鬼,不敢应允。随即,张继华启程回家,被热心的老秀才夏玉追回,要给他和玉真办喜事。洞房花烛夜,张继华以为自己与鬼成婚,吓得魂不附体。后在丫鬟香筠指点下,才恍然大悟,终成美满姻缘。

  “远尘嚣,遍十里西湖厌遨游,看踏破万叠武林山岫,莺啼幽花如绣……”《西园记》的唱词清楚表明,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武林)西湖边的故事。而在半个多世纪前,正是通过浙昆第一代“传字辈”老师精心打磨,手把手才教出来了《西园记》,并成为浙昆第二代“世字辈”的代表作。

  1962年,《西园记》在杭州首演,很快就红遍大江南北,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扮演的张继华,倾倒了万千观众,也赢得盛名。1963年2月22日,周总理来杭州工作时指明要观看浙昆的《西园记》,当时,浙昆传字辈艺术家在杭州饭店为周恩来总理演出了《西园记》。

  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在浙昆的《西园记》看完后激动不已,写下《夜观〈西园记〉有感》一诗:“一角红楼艳系春,仙姿绿萼想前身,张郎误解春消息,不识春迎是替人。良缘天遣堕琼枝,自是芳菲绝世姿,莫再疑真复疑假,真真假假不曾知。”1979年,《西园记》还拍成彩色电影,走上了大银幕。

  此番浙昆再现经典,重新编排了《西园记》,“坠花”、“路忆”、“询病”、“代祷”、“讣惊”、“闺誓”、“夜祭”、“惊婚”,八场戏,演出持续两个多小时,情节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桥段设计精妙,毫不拖沓。舞台上充满大量的喜剧元素,幽默滑稽的剧情和唱词逗得台下观众不断捧腹,笑声连连,丝毫不觉得时间的流逝。

  在剧中饰演张继华的,是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昆剧的曾杰,俊逸潇洒的他也是汪世瑜的弟子,擅长的也是巾生戏,“《西园记》情节反转,有悬疑元素,又是轻喜剧,对演员要求更高,更贴近于话剧的表演。”曾杰说,虽然台下的观众其实对剧情有一定了解,但台上的“张继华”却蒙在鼓里,还以为眼前的王玉真是鬼魂,这就要求他通过“手眼身法步”各种方法来表现真假误会。

  今晚的演出中,曾杰肢体动作灵动,眼神顾盼左右,唱腔字正腔圆,生动地诠释了书生张继华的呆萌痴傻和痴情忠贞。

  演出结束后,观众给予一致好评,刚刚爱上昆曲的戏迷赵先生说,《西园记》改变了他对昆剧既有印象,“原来昆剧的种类如此丰富,也能演的如此活泼幽默,剧情出人意料,逗笑情节层出不穷”。

  交汇点记者 于锋

  记者 刘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