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24日晚,作为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参演剧目,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编排的昆剧《风雪夜归人》在荔枝大剧院上演。该剧由梅花奖得主周雪峰、优秀青年演员刘煜领衔主演,共分四出,讲述了民国名伶魏莲生和权贵宠妾玉春虽真诚相爱,却被人拆散,最终生死相隔、不得晤面。有情人不得成眷属的悲情故事,令满座观众不由得心生叹息。
《风雪夜归人》改编自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经典话剧,是江苏昆剧史上第一部现代昆剧大戏,曾入选2017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重点投入剧目。“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76年前,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在这首唐诗的启发下为他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定下名字。该话剧一经上演,便引发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多年来,艺术家们以电影、电视剧、京剧、评剧、粤剧、芭蕾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探索着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著名导演陈健骊曾编导过芭蕾舞剧版和评剧版《风雪夜归人》((2010年、2015年),前者曾获第九届文华奖和全部单项奖,后者曾获文化部评剧节奖。如今,她又将《风雪夜归人》的凄美故事搬上昆剧的舞台。陈健骊坦言,八年两月,一个题材三个不同剧种,昆剧版《风》是最难的。她曾在排练场连续奋战84天,修改、编写排练本,六易其稿。但《风》也是最值得的。“从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开始,近70年来几乎所有剧种都演出了现代剧,唯独昆剧仍以传统戏为主,这是不可行、不明智的。《风》以古典曲牌体戏曲形式全新诠释了现代话剧文艺样式,迈出了昆剧进行现代表达、走向现代观众的重要一步。
陈健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将经典之作改编现代昆剧的底气,源于评剧版和芭蕾舞剧版《风雪夜归人》的成功。此外,吴祖光先生的原作展现了魏莲生、玉春这类“美而自重”的小人物对美的赞礼与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和追寻,富有摒弃炫丽浮华、直透人心美质,闪耀着非凡的生命力量与现实意义。“《风》所表现的生命意义,是任何时代任何观众都需要的‘真东西’”。
昆剧的特殊性,在于其古老典雅,有着无法撼动的程式曲牌与行腔规定动作。《风雪夜归人》“向昆剧的老祖先负责”,全剧保持原汁原味,严格按照南北曲格律填词,字斟句酌地创作了35支牌子。此外,昆剧版《风》将灵活的板腔点缀在剧中,传神地演绎了二十世纪现代生活和现代人情感,并且摒弃了以往一些改编突出的反抗压迫的主题,着重于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冲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精兵强将——第二十七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周雪峰与优秀青年演员刘煜在全程演出中把人物的心理冲突和情感纠结敷演得细致入微、扣人心弦,将古老的表演程式和现代人物的言谈举止融为一体,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今晚的舞台,富有特色的中西结合式门窗无言地提醒人们故事所发生的民国背景,莲花瓣、如意领等传统戏曲元素完美融入舞美,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舞台干净、清新,在空灵透彻中又隐然显现出一种冷静苍茫的深邃之感。空灵唯美,余韵悠长,这是陈健骊导演的舞台风格“一杯清茶,淡而不寡”。“这部戏不做作,不堆砌,以极简的环境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给人以悠远的遐想。”陈健骊表示,不用人海战术,回避惊心动魄的场面的《风雪夜归人》,用戏曲传统与现代元素杂交语汇回归了戏剧的本体,给予观众以真正的艺术享受。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摄影 万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