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汲古镌今·江浙沪皖四地版画名家名作邀请展
来源:南京文艺生活   2019-07-09 17:34:00
温润清雅富春江,奔腾入海长江水。江浙沪皖因水而富饶,因水而智慧,也因水在中国绘画史上独领风骚。江浙沪皖,不仅水墨名家名作辈出,水印木刻和雕版等版画艺术也独树一帜,它源自唐代,发展至今,随着西方现代版画技术的引入,形成了多版种的发展面貌,影响着国内版画艺术的发展,并日益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汲古镌今——江浙沪皖四地版画名家名作邀请展

  开幕时间:2019年7月12日 下午2:30

  展览日期:2019年7月12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温润清雅富春江,奔腾入海长江水。江浙沪皖因水而富饶,因水而智慧,也因水在中国绘画史上独领风骚。江浙沪皖,不仅水墨名家名作辈出,水印木刻和雕版等版画艺术也独树一帜,它源自唐代,发展至今,随着西方现代版画技术的引入,形成了多版种的发展面貌,影响着国内版画艺术的发展,并日益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

  

  四地版画,在中国版画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上海是中国新兴木刻的源起之地,开创了中国新兴版画之路。浙江以国美为代表,传承了蔡元培先生国立艺术院中西融合的办学理念,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作品对现代版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安徽的徽派版画尤其是新徽派版画,在描绘大好河山等题材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巨制力作。江苏作为中国传统版画的发源地之一,对木刻水印艺术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艺术家们创立的江苏水印木刻流派,影响至今。

参展艺术家名单


  参加此次展览的有蜚声画坛的耄耋艺术家,也有成绩优异的中、青年艺术家,既有传统经典作品,也有创新的尝试。展现出四地版画在现代艺术史中的突出成就和版画创作的新鲜活力。汲古以镌今,几代艺术家通过执着的追求和长期的探索,为版画艺术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通过此次展览可以明显看出,在老一辈艺术家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中、青年版画家在创作中所进行的从传统到现当代的创新之举,创作版种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

  优秀的艺术需要不断推广传播。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南京市文联和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此次邀请展,更多是寄望于引起社会对版画艺术的认知和关注,推动四地版画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四地的版画名家名作聚集一堂,让我们可以重温艺术经典,交流创作经验,展望版画艺术的未来。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体现民族文化精神与时代特征?如何与国际艺术相融合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直面和探索。希望以一个区域现象折射整个版画艺术的现状,以推动这门艺术欣欣向荣。

  在此感谢各方为此付出的努力!感谢各位参展艺术家对展览的大力支持!

部分参展作品

  

  《血寰》南京大屠杀系列之一“面对着死” 木刻 59×77cm 1984-1986年 程勉

  

  穿越时空的璀璨 水印木刻 80×108cm 2013年 金明华

  

  海上 丝网 54×84cm 2018年 卢治平

  

  上海No.29 丝网 58×50cm 2012年 周国斌

  

  游记—夏原 木版 46×60cm 2018年 张远帆

  

  三月的正午 铜版 40×60cm 2017年 周一清

  

  山海经系列彘身八足神 木口木刻 28×28cm 2017年 徐龙宝

  

  鸭姑娘 黑白水印 62×82cm 1986年 班苓

  

  藏书票 水印木刻 15×15cm×6 1998-2006年 杨春华

  

  万壑千山 水印木刻 70×94cm 2019年 张天星

  

  纪念成熟 木版 50×92cm 2005年 郑贤红

  

  江南印痕 综合版 60×100cm 2017年 陈新建

  

  舞台系列NO.15—最后的审判 平版 100×280cm 2018年 张敏杰

  

  东方罗汉Ⅱ:五百罗汉计划之一 水印木刻 150×98cm 2017年 蔡枫

  

  春分 水印木刻 180×97cm 2013年 张放

  

  个园风景之三 水印木刻 直径90cm 2014年 万子亮

  

  索线相生 木刻 90×180cm 2018年 朱建辉

  

  花影重重之三 水印版画 58×58cm 2019年 方利民

  

  善水 丝网 66×89cm 2016年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