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喜摘节目奖
来源:江苏文联   2018-10-15 08:44:00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曲艺牡丹奖第十届颁奖,在今年的牡丹奖评选中,江苏曲艺再谱华章,在节目奖、表演奖、新人奖、文学奖共20个获奖名单中,江苏获得3个。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曲艺牡丹奖第十届颁奖,在今年的牡丹奖评选中,江苏曲艺再谱华章,在节目奖、表演奖、新人奖、文学奖共20个获奖名单中,江苏获得3个,分别是节目奖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文学奖中篇苏州弹词《焦裕禄》和表演奖王勤。

  牡丹奖获奖作品作为一个缩影,折射着江苏曲艺所创造的同样的绚丽辉煌。

  《玉山子传奇》《焦裕禄》和王勤的获奖,从各自方面反映着江苏曲艺所取得的最新改革创新成果,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江苏曲艺是中国曲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如何在先人的沃土上顺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推陈出新发展江苏曲艺?

  丹桂飘香的十月,我们的记者对话《玉山子传奇》《焦裕禄》的创作团队和王勤,聊曲艺创作,谈人才建设,话改革创新,相信对催生更多展现新时代江苏人精神风貌的曲艺精品力作,对进一步服务中国曲艺改革开放,都有重要的样本价值。

  《玉山子传奇》围绕一块价值连城的玉山子展开,用《辩玉》《访玉》《夺玉》三回书目,讲述了雍正年间,蒙古族准噶尔部派噶尔丹策零,发动武装叛乱,雍正皇帝欲用一座玉山子换取边境安宁,却遭八王爷允禩百般设计阻挠。雍正派江浙盐政使李卫前往扬州暗寻玉山子下落,自己随后赶到,允禩在最后争执夺玉中误伤女儿阿依丽,追悔莫及,败下阵来。

  从表演方式上看,这部《玉山子传奇》共分三回。

  第一回《辩玉》,由姜庆玲表演;主要是白热化的政治斗争戏,唇枪舌剑,相互试探。

  姜庆玲

  第二回《访玉》,由于海、谭敏表演;主要是激烈的武打戏。无论是光天化日下的飞刀杀人,还是知府顾左右而言其他的笑里藏刀,都是环环相扣、娓娓道来。

  于海、谭敏

  第三回《夺玉》,由马伟表演。主要是儿女情长的感情戏,这段是矛盾的总爆发,也是朋友之情、恋人之情、父女之情、君臣之情、兄弟之情的集中呈现。

  马伟

  整部作品表演当中,单档、双档、单档的形式具有变化感,三回书一共一个半小时,通过紧张跌宕的故事情节、精彩丰富的舞台表演,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时拍手称快。

  《玉山子》主创成员访谈

  采访对象:

  杨文昭:《玉山子传奇》艺术顾问

  姜庆玲:《玉山子传奇》领衔主演兼剧本改编

  马伟:《玉山子传奇》主演兼剧本改编

  记者:《玉山子传奇》是首个中篇扬州评话,为什么选择中篇这个形式?

  杨文昭:我觉得中篇的扬州评话,它是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中篇评话的容量是10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那么它基本上能完成一个故事,也基本上能把扬州评话所需要的艺术特点给表现出来。因为扬州评话和北方的不一样,扬州评话不是仅仅让你听故事的,而是让你听它怎么说故事的,所以它很多评的内容是观众所爱听的。短篇评话很时尚,使我们观众听了哈哈一笑,可是那不能代表扬州评话的真正艺术,所以我觉得中篇评话既满足扬州评话的艺术特点、本土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了时代,现在没有多少人可以一个月两个月进入书场,所以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记者:这次创新,既要讲好故事,又要塑造好人物,还要保持扬州评话本身的特色,那在创作过程中会不会有困惑?

  姜庆玲:我们从构思这个中篇开始,前后大概有两年的时间。先从选材上面商量,我们当时创作的目标是中篇,扬州评话习惯都是长篇,但我们当时的目标定位就是中篇。那定位既然是中篇,那怎么创作,它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说实话,我们扬州现有的这个曲艺创作,对于中篇评话的创作,应该说是创作人才非常奇缺。然后我们也动了好多脑筋,第一稿拿出来,包括我们专家一看,都不是太满意。我们想一个好的中篇,怎么样质量一定要保持住,扬州评话在人心目当中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创作的中篇拿出来,东西不像样,我们自己也不满意,我们就决定请外援,这外援还不能随便请,他既要会创作,还要懂评话的规律,所以我们思来想去想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是上海评弹团的著名的苏州评话表演艺术家吴新伯老师,这里要特别特别感谢吴老师,当时我们跟他讲了之后,他立即就把这个任务接受下来,吴老师接受下来之后,我们把我们的构思想法,我们大概方向,创作什么内容等,我们也交流了一番之后他开始写。写出来之后,我们看了初稿后还是有不同意见,但是最终经过打磨,就是目前呈现的舞台的效果,整个剧本的呈现,我们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记者:从演出方面来说,可以从这部作品上吸取哪些好的做法?

  马伟: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我上一届牡丹奖获得的是表演奖,而这一届是节目奖,其实节目奖比表演奖更有含金量,因为单是表演的话,把角色演好就行了。而本届牡丹奖的节目奖,则是从选材,到创作,到修改,到编排,到表演,再到呈现,是一个整体,那是环环相扣的,原来做好一个演员就行,现在还是作为半个导演参与当中,所以更难。

  记者:《玉山子传奇》这个剧本对于我们扬州评话创作来讲,有哪些启发?

  杨文昭:我觉得《玉山子传奇》这个剧本应该是近10年甚至于近20年,最好的扬州评话剧本。好在什么地方?第一,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就是说既要适合评话的表现,又要有时代的观点;第二,我们要坚持文本的传奇性。你没有传奇,你的故事就不好看;第三,我们坚持创作当中,因人设戏,这是以前没有的。因为这次创作,演员是创作主体,这样才能表演自如,才能把要传达的都传达出去;第四,就是我们充分用现代的审美去关照,这是一种主动的一种关照。所以我们这次《玉山子传奇》的剧本创作是值得好好总结的,所以我觉得这次获奖应该算是一种必然。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于扬州评话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意见建议?

  姜庆玲:作为一个评话演员,你首先要了解扬州评话的历史,除了了解历史,还要继承传统,把基础打牢,这些都是后面创新的前提。作为曲艺演员,必须要有文化底蕴,你只有了解历史、做好传承、积累底蕴,才能形成你自己的评话风格。所以基础很重要,传承很重要,然后才能谈发展。作为一个好的戏曲演员,针对扬州评话这门艺术,“评”是很重要的,在我个人看来,这个“评”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同一个故事,历史对这个事情怎么评价;作为现在的年轻人或者是我们这一辈中年人,我来说这个段子,我对它的看法与印象又是什么,有哪些评价;然后作为观众听众,你坐在下面,你听了这部书,你对它有什么样评价?如果你是好的演员,你从这么几个角度出发,甚至从理论方面,进行多元点评,才可能成为评话大家。

  杨文昭:我觉得任何一门艺术,它需要理论支撑。为什么中国的戏曲,包括梅兰芳的戏曲虽然成了一个派别,很少有理论支撑,它不像布莱希特,也不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们那般有理论支撑。有理论支撑,才能撑起一个表演体系。所以,我就希望我们可以努力为扬州评话的元素、历史、流派等,做一些理论研究的工作;第二,就是如何完成传统评话向现代评话过渡的使命。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要创作出能够流传的现代评话,这是最重要的故事;第三,要注重大家的培养。我曾经跟姜庆玲说过,把马伟推到极致,推向全国了,那就成功了。因为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你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才,有成为大家的一个基础和可能,我们为什么不去推他一把?所以我经常呼吁,要把这个当成任务,我们要有这个历史眼光,我们希望,如果说马伟的评话,出现了第二个王少堂的高峰,我们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