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江苏百名文艺名家与新秀、英才结对,“名师带徒”计划正式启动,成为江苏文艺界的一件盛事。今年,面对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省文联积极呼吁江苏各艺术门类的名师高徒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艺术家们纷纷发挥所长,用丰富的艺术样式高唱“战疫之歌”,创作了许多温暖人心、激励斗志的作品,留下抗疫战线上令人难忘的师徒身影。
精神激励,师徒同唱“战疫之歌”
疫情突发,名师们作为各文艺门类的领军人物,纷纷声援抗疫。戏剧类名师李奕洁、周东亮、徐秀芳、陶琪等精心演绎的戏歌《冰雪消融又一春》,表达对抗疫的坚定支持;曲艺类名师评弹演员袁小良与夫人王瑾共同创作表演《众志成城克时艰》,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加油鼓劲;民间工艺美术类名师吴元新、姚建萍纷纷开设网络公益课程,守护人们对美好明天的祈盼。“致敬白衣勇士”书画创作赠送活动,美术类名师周京新、陆庆龙、高云、薛亮,书法类名师孙晓云、仇高驰、刘灿铭等积极参与,纷纷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
名师带头、高徒助力,炉火纯青的前辈艺术家与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为抗疫忙碌。71岁的昆曲名家石小梅,最近刚刚率领弟子施夏明及省昆三代昆曲人一起录完昆曲战疫主题昆曲【九转货郎儿 眷江城】。当疫情发生后,编剧罗周想创作一套昆曲,邀请石小梅老师来演唱。石小梅老师则建议,“不如用九转的曲牌填词,这样可以调动大家一起参与”。著名昆曲小生、省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此次唱的是“五转”,而石小梅老师则在“九转”中出现,师徒俩共同作为这首昆曲的“制作担当”。“正如抗击疫情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一样,我们省昆几代演员一起来演唱,彰显齐心协力抗疫的决心,也是表达我们昆曲人对抗疫的信心。”石小梅说。
德为艺先,学艺先学德。在抗疫面前,老一辈艺术家传授给弟子们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有坚定的信仰与火热的情怀。
著名书法家孙晓云在疫情期间积极投身各项抗疫公益创作,率领全省书法家用笔墨支援抗疫,其本人更是创作、捐赠了多幅作品,以实际行动表示对抗疫的支持。白衣战士的逆行精神感动国人,为了寄托情怀,她特地为白衣女战士撰写了一首原创诗歌。“伤春关疫症,何日绽芳妍?雪尽凌霜立,英姿花木兰。白衣慷慨去,红袖粲然还。举目风帆远,江城绿映山。”她说,每一位前方的白衣战士都是英雄,自己为抗疫出力义不容辞。
同样的关切、同样的默契,孙晓云的弟子、女书法家方凌波这次也拿起毛笔,自作七律藏头诗,“万里江山千载梦,众人相照五湖东。一朝回首天涯路,心似寒流与尔同。抗病蛾眉多逸气,击危利斩更从容。疫城尽带白衣甲,情亦如虹二月中。”稍微留意,能看到其中每句开头蕴藏的“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几个字。“这首诗是孙老师率领省书协开展主题书法征集活动征集来的。”方凌波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捐赠,老师都给她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孙晓云 “伤春关疫症,何日绽芳妍?雪尽凌霜立,英姿花木兰。白衣慷慨去,红袖粲然还。举目风帆远,江城绿映山。”
方凌波 “万里江山千载梦,众人相照五湖东。一朝回首天涯路,心似寒流与尔同。抗病蛾眉多逸气,击危利斩更从容。疫城尽带白衣甲,情亦如虹二月中。”
一组《战疫日记》,是著名画家周京新在抗疫期间每天以速写进行的创作。在他的画笔下,生动呈现着感人至深的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等个体形象,充满着对普通人的关注与体察。“老师对艺术执着、勤奋,对社会充满着真挚的关切。”作为周京新的弟子,青年画家马帅也在用画笔生动记录着抗疫的点点滴滴。他创作的作品《身影》,描绘了大街上两位正在消毒的环卫工人,而作品《面孔》则以水墨聚焦一组疫情期间的普通人形象。“这也是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要求:小中见大。热爱生活并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善于思考。”马帅说。
《战疫日记》 周京新
《身影》 马帅
《面孔》 马帅
创作引领,师徒同心打磨精品
疫情期间,正是师徒一心,激发思想、锤炼精品的时刻。名师带徒之间的教学,有的是几句振聋发聩的点拨和提醒,有的则是三番五次的修正和升华,虽然形式不同,但却共同指向对艺术的虔诚与执著。
青年书法家程娇龙近日为抗疫精心创作了一组作品《火神山医院建设》,由十八张宣纸组成。“每张纸的尺寸为20厘米高、40厘米宽,正是南京城墙砖的尺寸。其中建设单位分别用篆隶中碑刻或金文等较为端方庄重的字体书写,建设时间、原料、参与人员和其他细节部分,则以简牍帛书、砖文等字体写成。”这些细节都经过了程蛟龙的精心设计,“这代表每一个普通的建设环节,都是值得被镌刻铭记的。”
《救死扶伤延日月悬壶济世续乾坤》 刘灿铭
《火神山医院建设》 程娇龙
完成这组作品后,程娇龙请她的老师、著名书法家刘灿铭提意见。这位平时让她又畏又爱的“严师”,看完后发给她长长的微信语音。程娇龙说,“刘老师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认为这幅作品章法上有点散,同时如果只是单纯抄写,作品缺乏学术思考的积淀。于是我后来又附上了一篇创作感言,作为作品的辅助项。他的这些意见对我很有启发。”
每一个严之又严的细节,流露的都是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一份敬畏之心。在抗疫大局面前,人人都想拿出看家本事、力争奉献出最圆满作品。近日,省扬剧团推出一段新创扬剧《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由该团青年演员刘颖倾情演唱。为了圆满完成这段唱腔,刘颖春节期间每天在家练唱,老师徐秀芳天天和她视频,指导练唱。“老师让我把这一段唱词,先用标准的扬州话念上十遍,再带着感情念一遍,最后再唱。”
刘颖告诉记者,堆字大陆板是扬剧高派最有代表性的曲牌,其特点是慷慨激昂,非常能够抒发人物的情绪,尤其是堆字部分需要演唱得干净利落,节奏铿锵,“就像是声情并茂地朗诵一样。”刘颖发现,用了徐秀芳老师教的办法练唱之后,更容易达到字正腔圆的标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艺术功力的增进需要的是静水深流。方凌波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虽然我们师徒没法见面,但是孙晓云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给我几次电话,有时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对我细致指导。我常把作品发给她,最多几分钟后,这幅作品中哪些要完善、提高的地方,她都会一一给我指出来。”对此,她充满感激,“我的性格外向,有点儿‘大条’,孙老师却很细腻。在书法创作中,经常她的一句指点,就能让我发现很多以前自己忽略的细节。”
未来可期,青蓝相继再出发
出作品、出人才是“名师带徒”计划的目的。这场抗疫,对文艺界而言是一次锻造与淬炼,让人看到江苏文艺界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风貌。
“佳麒,出征武汉时间已定,刚刚领导来电话,一小时后医院集合!”“好,岚岚,我送你!”这段由苏州评弹青年演员陆佳麒、谢岚演出的评弹《送别》,还原了一段疫情期间动人的送征场景。曲艺名家盛小云是陆佳麒的指导老师,在疫情期间她领唱评弹《出征》支援抗疫。陆佳麒告诉记者,“评弹是用苏州话唱的,里面有很多讲究。刚开始创作《送别》,我与谢岚两个人自己排腔,唱完录给盛老师听。结果她说不行,还欠缺很多,让我们当天晚上就去她家里,还请来我们评弹学校的老校长一起琢磨,词也修改、腔也修改,最终这部作品终于让她满意了。”
“曲艺就是要做文艺界的轻骑兵、尖刀兵,我们的原创徐州琴书《战胜疫情迎春天》是徐州第一部抗疫作品。”今年75岁的曲艺名师魏云彩携手高徒徐妮娜原创徐州琴书《战胜疫情迎春天》。徐妮娜告诉记者,1月30日晚上,自己受出征战士的感染,心绪难平。“夜里11点动笔,一夜没有睡觉完成唱词创作,凌晨一大早就去请教魏老师,请他把关提高。”看完作品后,魏老师比较满意,不过他提议,唱词里加上一句“别忘了多吃几瓣蒜”。他说,“别看这句话看起来很土,但很实在。我们曲艺就是要说家长里短,不能光喊口号。”
师徒俩当天上午修改、排练,下午录音完毕,一天功夫就完成了这件作品,反响非常好。魏云彩对高徒徐妮娜赞不绝口,“这孩子学习认真刻苦,我们琴书创作很困难,年轻人脑子灵活,她现在尝试创作,我很支持她,也很赞赏她。”
春天已来,文艺苏军又开始一轮新征程。据悉,接下来戏剧类、音乐类、曲艺类名师高徒将同台参加“逆行者之歌”慰问援鄂医务者的文艺演出,美术书法类名师将携手高徒参加“同心战疫”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支援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凯旋之际,“致敬白衣勇士”书法捐赠活动将为每一位江苏援鄂医务者送上一份书画作品,代表来自文艺界的真挚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