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朱 敏:治事当有序 学书会其通
——简论朱敏的书法艺术
作者:衡正安   2021年11月15日09:23
(敏之) 1960年生于如皋。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

艺术家简介

朱 敏

(敏之) 1960年生于如皋。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

其作品30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种权威性展览并多次获奖。曾在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展和全国“小榄杯”书法篆刻大展赛中获奖;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林散之三年展》“学术成就奖”;曾两度被南京市政府授予“第五、六届文学艺术奖”; 2004年入展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荣获“全国奖”;2006年荣获中国书法专业最高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因其书法成就入编《中国人物年鉴》。香港《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商报》等曾发表专题刊介和评述文章。

书画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书法艺术馆、江苏美术馆等多家权威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

出版有《游目骋怀》书法系列——朱敏卷(南京出版社)、《朱敏中国画集》(南京大学出版社)、经典碑帖导学教程——《苏轼寒食帖》(苏州大学出版社)、《敏于行——朱敏书画艺术精品集》等。

有联云:“治事当有序,读书会其通”,我认为,不只是读书会其通,学习书法“会其通”也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成功的根本。朱敏的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显然得其融通互会,自成一格。

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一般都是诸体皆擅,独标一二。朱敏就书法本体而言,正草隶篆皆有涉猎,甚至对“现代书法”,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良好的艺术感觉。小楷和行草书最能代表朱敏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法艺术个性的。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小楷。写好小楷是非常不易的,特别是当代。古人云:观人作书,莫如观其行草。我认为,书法发展到当下,在我们已经远离“软笔”,甚至将要抛弃笔的时代,小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书家是否“专业”和“功底”的尺度。因为,小楷对古代书家而言是一种日常书写能力,或许不足为道,在当下楷书处于“边缘”书法艺术之境,更显示出对书法“基本功”把握的深度,当然,小楷最难的是要能从中写出一种才情、一种灵性。朱敏的小楷,有宋人的端秀,唐人的法度,北碑的稚拙,更有魏晋人的古雅和厚重,这是小楷最终的归属。在他的小楷创作中,充分表现出他“通会”的艺术能力。结体呈扁方形,重心在下,给人以稳重古朴之感;线条虽爽洁、明快,起笔有时露锋,但行笔却全用中锋、丝丝不苟,没有唐人之后过多的转折、提按;他的笔势取横势,故能在古朴、厚重中增添了一种飞动之态。

我认为,朱敏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最大的成就,也是最能表现出他“通会”之才的当是他的行草书。可以这么说,他的行草书所表现出来的“通会”之力、艺术之才,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是少见的,甚至可以说,对他在这方面能力的研究,对当代书法如何深刻地把握继承和创新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对朱敏行草书作深入、全面地观察、研究可以发现,朱敏对传统有过全面、整体的继承,可以从他的书法中看出诸多历代书法大家的艺术语言。不过,非常特别的是,他将自己书法的主体风格定位在张瑞图的艺术形质之上。对张二水的取法,应该说是大胆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他并不是书法史上巨匠级人物,他的最为成功的原因,是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都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传统“中锋用笔”作为最高也是最基本的用笔准则,他大量的运用侧锋,竟然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这也是书法的魅力之所在。朱敏巧妙并大胆地采用张二水的用笔方法和结体,在雄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上,糅合了张氏侧锋取妍,加之创作上独特的艺术处理,给人以线质华滋而酥润之感;在结体上他将张氏有时略显局促的结体解散,产生出一种纵横捭阖、气势畅达俊迈的艺术效果。更难人可贵的是他能娴熟地运用墨色的变化,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感受力,这是张瑞图所不备的。

我们说朱敏书法这种“通会”之力,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这是相对于传统、当代对继承和创新的不同概念、诠释而言。书法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它的自身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其发展规律,朱敏就遵循了这种内在的发展规律而获得了成功。

行书《 苏东坡诗》

行书 《苏东坡词》 扇面

行书《苏轼诗》

行书《石城对弈,钟阜开基》

草书《杜牧诗》

小楷《宋 吴文英词》

行书自作词《满江红 白衣天使出征》

责编:李笑林 省文联办公室
2024
江苏省文联成立70周年图片展
2024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