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去感受时代的脉动,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近日,“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中国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在会上发言表示,要牢记嘱托,用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毛笔努力书写时代精品。
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家的勉励,也是对文艺界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更是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的号召。”孙晓云说,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她倍感责任重大。
从3岁学书法至今,60余年的历练,书法已经成为孙晓云生命的一部分。多年来,孙晓云随志愿者队伍走遍全国各地,参加中国文联“崇德尚艺”宣讲,书法公益课堂、文化下乡等惠民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中国书协组织广大书家到农村、厂矿、军营、边防、社区等地,写春联、送“福”字,将祝福与温度送到人民群众手中。
孙晓云认为,真正的艺术生命力,源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深刻体悟和真挚情感。她出版的《书法有法》,将自身学习经历、对传统书法和笔法的理解“写出来”“传出去”,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并被译成日文、韩文、英文、阿拉伯语等多个版本。
为推动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孙晓云还分别用小楷、行草书写出版了《四书》、《道德经》等传统经典,《中国赋》《中华匠心》《运河颂》《大美长江》《丝路情》等时代主题丛书近百万字。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将‘德’作为立身之本,‘艺’作为事业之基,不忘初心,守正出新,努力成为中国书法的传承者、汉字之美的传播者、讴歌时代的颂扬者、行业风清气正的引领者。”孙晓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