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 共舞未来——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圆满举行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9月30日14:30
秋意渐浓,金陵叠翠。2025年9月17日至22日,古都南京以其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来了一场青春与艺术交织的盛会——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在此圆满举行。来自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内地的青少年舞者们,在此度过了六天充实而难忘的时光,以舞蹈为共同语言,书写了一段关于传承、友谊与未来的优美篇章。

秋意渐浓,金陵叠翠。2025年9月17日至22日,古都南京以其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来了一场青春与艺术交织的盛会——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在此圆满举行。来自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内地的青少年舞者们,在此度过了六天充实而难忘的时光,以舞蹈为共同语言,书写了一段关于传承、友谊与未来的优美篇章。

“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研习营)”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对台湾及港澳地区的品牌交流项目,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在北京、青岛、呼和浩特、台北、高雄、花莲、深圳、西安等地成功举办九届,为推动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少年以舞会友、交流技艺、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活动以“海峡两岸,共舞未来”为主题,组织两岸艺术院校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展示学习创作成果,为两岸青少年舞者搭建了“一对一”“舞对舞”“心对心”的深度交流平台。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本次研习营奔赴南京,在饱经风霜又焕发新生的锦绣金陵开启一场求知之旅。活动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承办,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协办,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担任指导,以舞蹈为载体,以历史为脉络,通过交流展演、历史研学、文化参访与课堂教学等多元形式,以深厚历史记忆唤醒青年担当,使舞蹈艺术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载体,增进两岸青少年的文化共情与历史共鸣,汇聚舞蹈艺术界的青年力量,共赴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中国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夏小虎致辞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致辞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暨舞蹈主任委员薛英娜致辞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郭英姿致辞

舞蹈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9月18日晚,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开幕式暨“海峡两岸共舞未来”主题演出活动在南京艺术学院南艺剧场举行,中国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夏小虎,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常胜梅,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江苏省委台办二级巡视员余海,江苏省港澳办二级巡视员丁先忠,共青团江苏省委二级巡视员施静芝,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暨舞蹈主任委员薛英娜,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郭英姿以及中国舞协、江苏省文联、南京艺术学院等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夏小虎、韩军、薛英娜、郭英姿分别致辞。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脉络紧密相连,来自海峡两岸及澳门的青年舞者翩跹起舞,以舞为舟、以台为桥,共同绘就了流动的画卷。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以群舞《漪漪水色》,勾勒出江南水波的柔美韵致;一袭独舞《行舟》,动作潇洒流畅,尽显行云流水之态。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以三人舞《远远的回响》,用极简而诗意的肢体,叩响心底深沉的共鸣;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说渔篮》则从江苏省非遗“渔篮花鼓”中采撷灵感,舞出一幅江南水边人家的生动画卷;来自宝岛台湾的噶体舞蹈剧场以现代舞《佇柳僻》展开一场身体的哲思,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学校的独舞《雪中吟》则以风雪中的孤影,刻画出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与坚韧风骨;澳门濠江中学舞蹈团表演的学演剧目《蘭叙》以刚柔相济的身姿摹写兰之君子风骨,台北技艺辉煌舞团表演的群舞《原音舞韵》将舞蹈啦啦操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相结合,活力四射,南京传媒学院的《船娘幸福歌》摇曳出幸福生活的粼粼波光,而两岸舞者不约而同以农耕为题——台湾噶体舞蹈剧场和飞雁舞蹈团的《鸡鸣犁秧农村趣》满溢田园生机,南京艺术学院的《秋熟》则饱含对土地的深情,共以“犁秧”“耕种”的舞蹈语汇,颂赞劳动人民勤恳、勇敢的永恒身影。本次演出不仅是青少年舞者一次精湛技艺的展示、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座跨越山海的情感桥梁。青少年舞者在旋转跳跃间,看见彼此对美的共同追求;在节奏韵律中,听见源自心底的共鸣。

群舞《漪漪水色》

编导:易琦丽 于嘉奇

指导教师:许薇 于嘉奇

表演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独舞《行舟》

编导:王佳维

指导教师:于平 许薇

表 演 者 :王地博

表演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三人舞《远方的回响》

编导:杨敏健

表演单位: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

群舞《说渔篮》

编导:钱莉娜 王敏

指导教师:赵祎涵 刘旭岳

表演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无锡市实验艺术团)

群舞《佇柳僻》

编导:简华葆

指导教师:连薏涵

表演单位:噶体舞蹈剧场

独舞《雪中吟》

编导:任若雪 杜俊赫

指导教师:梁玥 任若雪

表 演 者 :谢希颜

表演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群舞《蘭叙》学演剧目

编导:汪洌 曹端丹 袁作朦

指导教师:陈亭

作曲:亢竹青

表演单位:澳门濠江中学舞蹈团

原创单位:浙江音乐学院

群舞《原音舞韵》

指导教师:黄桐绢

表演单位:台北技艺辉煌舞团

群舞《船娘幸福歌》

编导:仲磊 刘悦均

指导教师:冯靖甜 陶园 范云海 陆品铨

表演单位:南京传媒学院舞蹈学院

群舞《鸡鸣犁秧农村趣》

编导:魏卲宇

指导教师:陈芷妍

表演单位:噶体舞蹈剧场 飞雁舞蹈团

群舞《秋熟》

编导:关健 郭罗乐

指导教师:许薇 关健 郭罗乐

表演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延续了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舞蹈界的交流合作,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来自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澳门濠江中学舞蹈团、台北技艺辉煌舞团、噶体舞蹈剧场、飞雁舞蹈团的青少年舞者走进南京深厚的历史人文,展开一段难忘的研学之旅,在历史的回响中沉思,在文化的浸润中对话。在六朝博物馆,同学们于石刻和青瓷间触摸古都文明的脉络;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于云锦和红楼梦境间体会云锦非遗技艺的精湛;在牛首山麓,于自然佛韵中感受天地的和谐。步入中山陵,苍翠松柏诉说着历史的庄严;走进总统府,沧桑建筑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声静默凝聚着民族的记忆。同学们在行走中阅读南京,于驻足时感悟历史,以赤子心连接古今,真切体会了中华文明的深沉与恢弘。

参访六朝博物馆

参访江宁织造博物馆

参访牛首山

拜谒中山陵

参观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观江苏大剧院并观摩舞剧《青衣》

此外,充实的学习更延展至丰富的文化参访与名家课堂。从马家钦教授的昆舞课堂,到梅花奖牡丹奖得主的专场演出,再到江苏大剧院舞剧《青衣》的精彩现场,同学们的足迹遍及金陵,更有幸与黄豆豆、王亚彬等舞蹈名家深度互动。同学们关于舞蹈的炽热追问,关于舞剧创作的青春困惑,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思维激荡,以及反复摹习艺术家一招一式的执着身影,无不令人动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舞蹈未来的无限可能。

马家钦教授主讲昆舞传承与发展

台湾教师带领学生在南京艺术学院参加研习营“昆舞”教学与实践

王亚彬浅谈舞蹈创作和表演

黄豆豆带领同学们进行中国舞基本功训练

闭幕式上,来自台湾、澳门的老师及学生代表发言,真挚感谢中国舞协的精心组织,并畅谈了对南京文化历史及舞蹈艺术的深切感悟。随后,中国舞协向各参与团体、老师及同学颁发了纪念与感谢证书,为此次满载而归的研习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台湾师生发言

台湾师生发言

台湾师生发言

台湾师生发言

台湾师生发言

澳门师生发言

澳门师生发言

澳门师生发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闭幕仪式

站在南京这座千年文枢之地,我们与历史相遇,更与彼此相逢。本次青少年舞蹈交流研习营充分表明,舞蹈艺术不仅是肢体的演绎,更是凝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少年情感的坚实桥梁,生动诠释着我们同根同源、共属中华民族的血脉深情。中国舞蹈家协会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为两岸暨港澳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拓展更多机遇,为持续深化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属于舞蹈艺术的蓬勃活力与新生力量。

来源 |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

责编:李笑林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