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五年来,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团结引领广大电影工作者,以光影为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动人故事,推动江苏电影事业从“高原”向“高峰”奋力迈进。
2025年9月29日,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将迎来五年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与主席团。
站在省影协新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五年,江苏电影不仅在国内国际各大奖项中屡有斩获,更在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上深耕厚植,“江苏电影人才队伍”的招牌在时代银幕上愈发闪亮。省影协因在推进深化改革、推动电影发展、推出优秀作品和人才等方面成效卓越,于2024年获中国电影家协会荣誉表彰。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常胜梅带队赴常州雅集园开展电影专项调研
精品破圈
时代叙事与国际表达的江苏答卷
这五年,是江苏电影精品力作井喷的五年。作品,是电影人最有力的答卷。这份答卷在国内主流奖项上笔墨厚重:13部(次)“苏产电影”荣膺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家级荣誉。其中,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成为继《守岛人》后江苏第二部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大奖项“大满贯”影片,与《守岛人》共同标志着江苏电影制作与艺术表达的巨大飞跃。省内品牌“江苏省文艺大奖·电影奖”连续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为《守岛人》《天工苏作》等28部本土佳作提供舞台,持续激活创作生态。配合评奖,举办了相应的颁奖典礼和电影讨论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第三届“江苏省文艺大奖·电影奖”颁奖典礼
这份答卷更以其独特的文化担当与教育功能服务社会。省影协主动发挥电影在统战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与相关单位联合摄制纪录电影《单声》,用光影力量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联合制作的儿童电影《向日葵中队》,入选教育部、中宣部《第42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同时深入各地中小学校放映4000余场,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价值。
《向日葵中队》全省公益巡映启动
江苏电影的视野,早已投向全球。从《生息之地》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摘获最佳导演银熊奖,到《封神第一部》在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掀起了“中国神话热”;从传记电影《邓小平小道》以5项提名入围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到聚焦苏州“非遗”的纪录电影《天工苏作》接连登陆北美、东欧等海外主流院线,昆剧电影《牡丹亭》首次亮相第4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一部部承载江苏文化基因的电影佳作在海外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现江苏风韵、传播中国声音。
《封神第一部》海报
《天工苏作》海报
服务大局
光影为笔书写使命担当
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江苏电影人的自觉担当。五年来,省影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战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主题电影活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联合主办了“光辉的历程·奋进的时代——庆祝建党百年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展”系列活动,共展出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电影海报100多幅;还主办了“奋进新时代 聚力强军梦”党在我心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主办了庆祝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短视频(微电影)大赛,以丰富的文艺形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主办了“为人民而创作 为时代而留影——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创作研讨会”,引导创作者重温“为人民而创作”的初心使命。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创作研讨会
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举办了4届长三角电影编剧高级研修班、2届长三角(盐城大纵湖)微电影大赛、“新创艺·新视界”2022长三角高校短视频大赛、当代电影长三角论坛暨“实话实说——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研讨会”,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注入光影动能。
第15期长三角电影编剧高级研修班
2022长三角高校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
首届中国长三角(大纵湖)微电影大赛金茉莉奖颁奖盛典
配合中国影协完成“大爱无疆”主题短视频剧本大纲征集活动,拍摄了一部抗疫纪录片《“疫”不容辞》,召开了一场抗疫电影《你是我的春天》交流讨论会。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2024年公共机构节能主题优秀剧本和故事征集活动,省影协组织专家推荐的20件作品中1部获优秀故事作品、2部获入围作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文联获优秀组织奖。
育才固本
“电影苏军”梯队建设的厚积薄发
繁荣的背后,是坚实的人才与组织支撑。省影协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多措并举夯实“电影苏军”根基。
主席团成员率先垂范,充分调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省影协主席侯勇牵头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年会落户南京,人民艺术家田华及李雪健、陈宝国、葛优等百余位电影表演艺术家走进南京;副主席郭晓伟打造大型电视纪录片《明城墙——见证南京保卫战》,副主席冯华导演、编剧了纪录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副主席蒋小平出品的电影《守岛人》成为江苏首部“大满贯”电影,副主席陈捷评论文章荣获中国评协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副主席蒋浩出品制作发行的《生息之地》获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副主席施娟连续6届组织举办“中国·江苏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省影协名誉主席陶泽如及罗冠群、陈国富、李辉、郝光、隆晓辉等省影协顾问团队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协会发展建言献策,为电影创作把脉定向,作出了突出贡献。
侯勇获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秦淮河边一间房》拍摄现场
对青年才俊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以培训赋能人才成长,五年来常态化组织参与主办了3届长三角电影编剧高级研修班,轮值主办了1届长三角电影编剧高级研修班,连续2年承办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总计共培养挖掘了青年编剧280余人,为江苏电影产业的扬帆起航积蓄了编剧力量。持续关注青年导演与制片人的创作轨迹,为徐天雨、米禾禾、秦凯等新生代青年导演,以及张锋、蒋程、周皓天等新锐制片人举办专场电影看片会及座谈交流活动,有效拓展了青年影人的创作视野。
为会员搭建交流、成长的国家级平台。积极组织承办中国影协2023年电影经纪人培训班、中国影协2025年电影制片人培训班,推荐会员参加中国文联“文艺两新”行风建设培训班、中国影协“全国电影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专题培训班”、电影制片人培训班等活动。此外,江苏推选的9名观众评委圆满完成了第36届、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奖工作。
首届长三角“文艺两新”电影联展活动现场
充分发挥电影评论作用。 紧扣时代主题,聚焦业界热点,与省评协联合举办当代电影长三角论坛暨“实话实说——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研讨会”,组织电影《守岛人》《长安三万里》《你是我的春天》《邓小平小道》等观影研讨活动, 以文艺评论引导电影创作方向。
组织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省影协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创新,2023年6月,配合省文联上线江苏省文艺家协会会员服务管理系统,开始探索会员入会申报、会员信息查询等线上服务管理,目前已完成804名省级会员信息的系统录入工作,会员服务质效和水平不断提升。
文学创作委员会、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成立
延伸工作臂膀,服务载体日益丰富。五年间,新成立了行风建设工作委员会、文学创作委员会、电影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和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立足本行业本领域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工作效能更加凸显。艺术语言学会唱响文艺主旋律,策划了一场主题报告会,创作了一部音乐话剧,疫情期间为省属主流媒体播报专题“救援日记”;电影收藏工作委员会联合亚细亚影城主办了跨年度“苏影溢彩——江苏电影收藏巡展”,吸引了7万多人次观展;建成老电影机&珍贵海报博物馆,接待游客累计20余万人次;微电影工作委员会协助举办了戛纳国际微电影节,共指导会员单位拍摄超过160余部微电影,产生了7500万左右的商业价值;文学创作委员会组织举办了艺术家赴南通采风创作交流、“影动江苏新京彩”电影艺术鉴赏汇等活动,推出的广播剧《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电影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举办首届视听艺术创作与理论评论推优成果活动,培养了一支青年学者评论队伍,在新媒体平台共发表学术性影评文章224篇,推动江苏电影理论、评论高地建设;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承办的“新时代颂”——首届长三角“文艺两新”电影联展总计举办了112场放映活动。 此外,泰州市影协践行“电影为民”的宗旨,持续开展电影惠民工程,累计举办公益电影放映活动110多场(次);五年内共成功拍摄了10余部院线电影,在业内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泰州电影现象”。一个温馨高效、活力迸发的“电影家之家”已然建成。
苏影溢彩——江苏电影收藏巡展
电影进校园活动
五年耕耘,光影流金。江苏电影以精品回应时代,以人才积蓄未来。换届既是总结,更是新程的起点。期待焕新出发的江苏影协,继续带领“电影苏军”,在时代的银幕上,投射出更加璀璨的江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