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戏曲艺术大师阿甲的故乡,在这片被吴越文化浸润的土地上,丰富多彩的戏剧传统不仅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更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达的生动载体。为进一步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8月29日,“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联演活动在常州市文联湟里美育驿站开展。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湟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地感受基层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成果。
活动发布了美育驿站活动计划,明确各方职责,致力于形成“上下联动、城乡协同”的文明建设合力。
在接下来的“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联演中,区镇剧协联动,献上了一台小而精的精彩演出。
常州市文联“美育驿站”品牌是市文联近年来对于文艺下沉的大胆尝试,主动打通与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场馆等的合作通道,整合文艺资源,通过名家讲座、互动式沙龙、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文艺以更“接地气”的姿态呈现,融入寻常百姓家。
武进区文联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美育驿站”的品牌建设,在成功打造武进区“熹平美育驿站”的基础上,将“美育驿站”品牌引入湟里镇。湟里美育驿站将以 “镇级需求” 为出发点,以 “区级协调” 为枢纽,以 “市级资源” 为引擎,通过市、区、镇三级联动,形成活动联演、阵地联建、队伍联动的“三联进基层”模式,共同打造“杨柳依依幸福里”活动品牌,让高品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服务群众,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基层文艺创作活力,提升群众艺术审美素养,推动文艺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