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曲艺艺术家盐城采风:以艺术之眼见证“强富美高”新江苏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01日17:50
7月29至31日,江苏省剧协、曲协联合组织15名艺术家走进盐城,开展“强富美高”新江苏大采风行动。艺术家们深入多处文化地标,挖掘盐城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科技之力,感悟时代发展、汲取创作灵感。

7月29至31日,江苏省剧协、曲协联合组织15名艺术家走进盐城,开展“强富美高”新江苏大采风行动。艺术家们深入多处文化地标,挖掘盐城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科技之力,感悟时代发展、汲取创作灵感。

新四军精神激荡创作活力

采风团来到位于盐城市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亲临考察的红色地标。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大家认真聆听王海纹的旗袍、宋公纪功碑等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新四军与盐城人民“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在新四军纪念馆

驱车向北来到阜宁县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简陋的茅草屋、复原的作战沙盘,让艺术家们仿佛置身1941年的盐阜大地。采风团艺术家感慨,盐城的红色资源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活着的传统。这些丰富的历史细节将成为创作革命题材剧(曲)目的鲜活素材。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

在烟火气中捕捉艺术真谛

在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文化活动精彩不断、热闹非凡。各个活动室内,戏曲爱好者登台献艺,象棋对弈者排兵布阵,舞蹈学员身姿轻盈……丰富的文化项目充分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学习需求,成为市民提升艺术素养、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在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馆

登瀛老茶馆同样魅力十足。采风团在此体验了别具一格的“戏曲茶座”模式,欣赏淮剧票友们质朴而真挚的表演,感受到民间艺术家身上所蕴含的鲜活生命力。

▲在登瀛老茶馆

盐城市淮剧团举办的“非遗淮剧周周演”惠民演出更是将文化氛围推向高潮。演出现场座无虚席,盐城花鼓的欢快节奏、小戏的生动剧情、盐阜说唱的诙谐幽默、淮歌的悠扬婉转、淮剧折子戏的精彩演绎,通过抖音进行现场直播互动,线上线下掌声连连、笑声不断,让采风团感受到盐城戏剧曲艺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盐城市淮剧团

科技与历史的对话窗口

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里,3D真人手办打印、VR飞机驾驶体验让人目不暇接。采风团艺术家们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金字塔中,感受埃及之旅的惊险刺激;站在绿幕拍摄系统前,借助先进的特效技术留下了集体“登月”的精彩时刻。

▲在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

离开充满未来感的数字视听产业基地,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中国海盐博物馆。这里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了海盐的生产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全息投影复原的宋代制盐工艺映入眼帘,看着虚拟画面中忙碌的盐工、熊熊燃烧的灶火,艺术家们啧啧称奇,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所折服。

▲在中国海盐博物馆

非遗传承绽放时代新姿

采风团来到江苏省杂技团、建湖县淮剧团和阜宁县淮剧团、阜宁县杂技团。踏入排练场所,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青年演员们正全情投入地打磨技艺。淮剧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尽显传统戏曲的深厚底蕴,而现代杂技表演则将惊险与唯美完美交融,引得采风团成员们阵阵喝彩,纷纷为青年演员们的精湛技艺点赞。

▲在江苏省杂技团

▲在建湖县淮剧团

▲在阜宁县淮剧团、阜宁县杂技团

此次采风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充满古韵的穆沟古村。阜宁大糕、益林酱油、蒲包茶干、红色油坊、面塑等非遗产品,不仅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采风团的艺术家们被这个美丽乡村深深吸引,感受着非遗在乡村的蓬勃生命力。

▲在穆沟古村

采风尾声:以艺术之名,书写时代答卷

此次采风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艺术与时代的对话。采风团众多成员一致认为,盐城将生态资源、红色基因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生动注脚,将以此次采风为契机,创作一批反映盐城精神的戏剧曲艺作品,让更多人通过艺术感受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如艺术家代表所言:“盐城之行让我们看到,‘强富美高’不仅是宏大叙事,更是每一个文化地标、每一份群众热情、每一次创新突破的汇聚。”

责编:王紫荆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