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苏”式答卷:江苏故事破圈出海,青年“山花”绽放全国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7月14日09:35
从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精妙绝伦的工艺集成出版全国领先,到“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吸引线上线下20万人次观展;从农民画双年展投稿量创下1800件新高,到“山花奖”获奖入围总数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民间文艺“苏”式答卷:

江苏故事破圈出海 青年“山花”绽放全国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五年工作回顾

从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精妙绝伦的工艺集成出版全国领先,到“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吸引线上线下20万人次观展;从农民画双年展投稿量创下1800件新高,到“山花奖”获奖入围总数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在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五周年之际,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省民协”)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苏”式答卷——它不仅记录了江苏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创新,更映照出文化强省建设的坚实步履。

“两大工程”领跑

江苏故事跃然纸上

记录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过去五年,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力承担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江苏卷的编纂重任。这两项国家工程旨在系统整理和保存珍贵的民间文艺资源,省民协深感责任重大,将其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人才是根本。省民协依托民间文学专业委员会,广泛整合高校以及省市社科研究机构的力量,组建了一支涵盖老中青三代的专业团队。同时,协会密集举办编纂人员培训班,邀请国家级专家来苏“传经送宝”,面对面答疑解惑,确保编纂工作的学术规范与时代要求。

2023年11月7日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江苏卷编纂培训会议

辛勤耕耘终获硕果。《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江苏卷》已立项51卷,涵盖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说唱等多个门类,立项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民间口头文学宝库”。其中,《故事·徐州卷》《俗语卷(一)》《俗语卷(二)》等3卷已率先付梓,让尘封于乡野的故事焕发新生。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江苏卷》于2023年成功出版,成为全国首批完成出版的两个省卷本之一(与山东卷并列)。

编纂是基础,而传播是关键。省民协深谙此理,在徐州创新打造了全国首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阅读与演习馆”(徐州馆)。这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藏书阁,更是一个动态的传承空间。馆内定期举办民间故事会、说唱表演、工艺体验等活动,成为激活民间文学、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枢纽”。

品牌活动升级

传统技艺“破圈”生长

品牌活动是激活民间文艺生态的关键。省民协精心培育三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近年来“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相当火爆,以2022年举办的第六届为例,“美化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的主题,突破静态展示,引入抖音直播、虚拟数字人互动等新形式,吸引约20万人次线上线下共享盛宴。

2022年11月19日 “第六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在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幕

大美民间——2022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作品终评现场

在潮流破圈的同时,乡土文化的魅力也征服了越来越多年轻群体。“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已成功举办四届,影响力日增。2024年的第四届“大地流彩”展览收稿量,更是突破1800件,创历史新高。该活动不仅被纳入国家级系列活动,更通过多方合作,让乡土艺术绽放异彩。

2024年8月20日 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

如何让年轻文艺力量不“埋没”?省民协的答案是:搭台子、给曝光。其创新推出的“青蓝工程”配套活动“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就是专为民艺“后浪”打造的大舞台。自2023年创办以来,30位45周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他们在这里接受名师指点、作品集中亮相乃至登上全国联展,更吸引了媒体争相报道。平台赋能下,这批新锐力量迅速成长,多人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成为江苏民间文艺最亮眼的生力军。

服务大局显担当

“山花”烂漫耀全国

这五年,省民协敏锐地将民间文艺的“小齿轮”精准嵌入国家发展的“大引擎”,用一场场匠心独具的展览和扎扎实实的行动证明:传统技艺绝非阳春白雪,而是服务大局的硬核力量。这背后是强大的行动力、影响力、烟火气。

2021年5月14日 大美民间·苏作百年——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

何为“行动力”?为庆祝建党百年,省民协精心策划的 “大美民间·苏作百年”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直接“开”进了北京中国美术馆。这场展览如同一部立体的江苏工艺“史诗”,从精雕细琢到巧夺天工,百年匠心进京“赶考”,让观众和专家见到江苏手艺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创新,赢得满堂彩。

何为“影响力”?在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这一江苏“高光时刻”,“天工手作·苏韵流芳”江苏民间工艺精品展成为文化展示的绝对亮点。百余件展品件件是“硬通货”——国家级大师代表作、山花奖获奖精品、非遗传承人绝活……它们集中亮相,向海内外嘉宾生动讲述着江苏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2023年12月8日 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苏州举办

何为“烟火气”?为响应“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省民协在全省遴选了4个重点结对帮扶共建村、5个重点帮扶提升打造的乡村文艺阵地平台、3个重点帮扶健全完善的乡村文艺演出团队,把精品展览送到田间地头,把艺术讲座开在农家院落,手把手培训乡村文艺骨干。这些实实在在的“文艺火种”,正点燃乡村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硬核实力+续航功能

双轮驱动的“摘金夺银”

江苏民间文艺这五年的“成绩单”格外亮眼,秘诀何在?答案是:一手紧握评奖“硬核实力”,一手培育人才与交流“续航动能”,双轮驱动下,江苏民艺军团不仅在全国舞台“摘金夺银”,更夯实了长远发展的根基。

国家级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角逐,江苏军团表现堪称惊艳:第十五届、十六届山花奖,江苏各有2件(套)作品折桂,第十六届更有19件(套)入围,获奖和入围总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这份“硬核”成绩单,绝非偶然。背后是省民协精准发力:一方面,精耕本土“江苏省文艺大奖·民间文艺奖”,坚持公平公正,严把质量关,成为发掘精品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主动承办山花奖初评,组织专家“下沉”基层,为创作者提供“点对点”指导,可见,高水平评奖不仅是荣誉的标尺,更是引领创作、打磨精品的核心引擎。

顶尖作品的背后,是顶尖人才。省民协构建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广受关注的“青蓝工程”捧出30位新星,更发挥名家“灯塔效应”——张道一荣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姚建萍、莫元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葛志文获中国文联“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一批批“德艺双馨”新锐不断涌现。大师展、名师带徒等举措,让技艺传承薪火不息。

2024年11月29日 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展暨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在南京举办

要让江苏民艺走得更远、影响更深,光“练内功”还不够。五年来,省民协积极“走出去”:深化长三角合作、拓展海外交流、加强省际互动,同时,通过举办“苏作百年”学术研讨会、“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著作权保护立法研讨会及开展基层调研、出版书刊等,为实践注入智慧动能。

2024年9月22至28日 组织民间文艺家赴德国、希腊进行中国民间文艺展演交流

耕耘五载,硕果盈枝。2023年到2024年,省民协连续在中国民协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获评“先进团体会员单位”。这份成绩单,是江苏民间文艺工作者扎根沃土、潜心耕耘的结晶,更是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的生动写照。站在新起点,江苏民间文艺“苏”韵风华,这张浸润着千年智慧的江苏文化名片,在新时代绽放出愈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 |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撰稿 | 王子扬

责编:李笑林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