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选登(纪录类)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7月02日18:12
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在全省摄影人的热切期盼中,于2025年6月19日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作为江苏省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庞大的综合性摄影艺术展览,自20世纪60年代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4届,推出了无数摄影精品佳作,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摄影人才,见证了江苏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

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在全省摄影人的热切期盼中,于2025年6月19日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作为江苏省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庞大的综合性摄影艺术展览,自20世纪60年代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4届,推出了无数摄影精品佳作,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摄影人才,见证了江苏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

本届展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倡导广大摄影人坚定文化自信,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展览设置纪录类、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短视频类四大类别,得到了全省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1958名作者投送的12260件作品,其中图片12102件(28507幅)、短视频作品158件。在江苏省文联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经省内外专家严格、公正评选,并经公示,最终产生入展作品253件,其中典藏作品5件,珍藏作品14件,收藏作品19件,入选作品215件。本次展览是对近年来江苏省摄影艺术的一次集中检阅,入展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摄影师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捕捉时代大潮中那些稍纵即逝却意义非凡的时刻。镜头之下,江苏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被一一记录,人民生活的百态万象被瞬间定格,创新产业的蓬勃浪潮被清晰呈现,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被生动留存,江苏大地的壮美山河被尽收眼底。其中,不少作品展现出摄影师们大胆的创新精神,他们突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构图、奇妙的色彩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幻想巧妙融合,创造出充满奇幻色彩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世界,引发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全新思考。

光影流转,定格时代华章;镜头聚焦,记录江苏新篇。第25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是一场光影的盛宴,更是江苏摄影人智慧与才华的集中展示。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展览的精彩呈现,期待江苏摄影事业的璀璨未来。

在此,特选登部分本届展览的入展作品,与大家共享。

纪录类·典藏作品

01

单幅《常泰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曹政 摄

摄于2022年7月,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

纪录类·珍藏作品

01

组照《亚运之美》万程鹏 摄

亚运赛场上,速度是种美,青春是种美,友谊是种美,成长是种美……亚运健儿们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亚运之美,跨越时间,跨越赛场,留驻在全亚洲共同的记忆中。亚运之美,闪耀东方。

赛后相拥。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女子5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25秒10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赛会纪录。赛后,张雨霏与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拥而泣。

出水芙蓉。中国队包揽花样游泳项目双人和集体2枚金牌。

亚运六连冠!全红婵、陈芋汐夺得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

奋勇争上游。全鑫勇夺皮划艇激流回旋男子单人皮艇冠军。

胜负之间。国乒男团连续第八次夺得亚运冠军。

舞出青春。中国艺术体操小将最美的模样。

亚洲速度,谁与争锋!中国男子接力队勇夺亚运会4×100米接力项目金牌。

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举行的杭州亚运会游泳项目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徐嘉余以1分55秒37的成绩获得冠军。徐嘉余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

中国女篮、日本女篮的巅峰对决中,中国女篮以74比72获胜,以6战全胜的战绩强势夺冠。继1982年、1986年、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8年后,中国女篮第7次获得亚运会金牌。

2023年10月3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x100米接力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由梁小静、韦永丽、袁琦琦、葛曼棋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

02

长期关注《昆山之路——40年的巨变》韦鸣 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农业县,到如今连续21年登顶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神话般地崛起令人称奇。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主要精神内涵的“昆山之路”,让人为之叹服。它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创新与奋斗的传奇,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生动的缩影。

昆山之路

贯穿城市的娄江

昆山长虹大桥

昆山长江路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山工业

昆山工业

昆山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长江浮法玻璃有限公司

昆山张浦镇工业园区

收割

农村门口

施肥

农村青年

农村房屋

农贸市场

昆山培本小学

幼儿园

幼儿园

乡镇儿童

儿童公园

昆山环卫所

昆山自来水厂

昆山汽车站

昆山火车站

昆山高速公路

03

长期关注《女儿创业》石春兰 摄

这是一次持续了八年的我们母女日常间的对话,是一次我们母女之爱与互相启迪的记录。日常生活中,女儿成长、创业、情感蜕变的心路历程都是我捕捉的亮点,它们不断启迪着我关于女性、家庭、社会、责任的思考。

参观上海服装展。摄于2021年10月22日

在无锡电影拍摄基地游玩。摄于2016年6月11日

女儿参加医院内部的招投标,在门外等候议标。摄于2017年5月22日

女儿在苏州行政交易中心参加服装招投标,递交投标文件。摄于2019年7月19日

女儿关闭了我们开了十几年的老店。闭店那刻,女儿坐在店门口久久不忍离去。摄于2022年7月23日

女儿把自己灌醉了。摄于2022年9月11日

酒杯打翻了。摄于2022年8月24日

女儿发现自己头发掉得厉害。摄于2022年8月21日

女儿结婚的日子。摄于2012年11月25日

初为人母的女儿,孩子哭她也流泪。摄于2014年11月2日

孩子上学了,女儿又多了份工作——辅导孩子功课。摄于2022年3月3日

女儿接孩子放学回家,经常晚了。摄于2020年6月6日

女儿在医院服侍开刀住院的妈妈。摄于2019年9月3日

在丹阳老家,女儿与外公在一起才恢复了小女孩的本真。摄于2020年9月27日

在苏州齐门城墙,女儿让孩子了解苏州城墙的历史和本土文化“昆曲”,寓教于乐。摄于2022年5月29日

女儿在出差的航班上。摄于2011年3月20日

自律的女儿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小时。摄于2022年4月30日

在实体店低迷的当口,女儿逆向创新:在苏州国金贸易中心筹备开新店:男士高档定制与酒吧联合体店。摄于2022年8月6日

女儿新店开张了。摄于2022年8月8日

在家里的楼顶上,女儿的女儿在期盼妈妈回家。摄于2022年3月3日

04

单幅《都市江豚》李毅 摄

随着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持续推进,长江江豚又回到南京市民的视野,让都市人们在城市中就能看到中国特有野生动物的身影。2024年4月24日,长江南京主城江段,一头江豚在江面上嬉戏、腾跃。

05

单幅《机器人手术》周卫东 摄

医生正在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肿瘤手术。摄于2023年2月。

纪录类·收藏作品

01

单幅《泪洒赛场 重头再来》丁亮 摄

2023年10月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决赛在滨江体育馆举行,韩国队3比0战胜中国队获得冠军,江苏选手何冰娇失利后泪洒赛场。

02

单幅《医疗低空速递 救护分秒必争》王锐 摄

2024年7月22日14时50分,一架载有检验标本的无人机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起飞,按照设定航线飞行,7分钟后平稳降落在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指定位置,完成了空中运输任务。这标志着常州首条5G-A医联体常态化医疗物资航线开航,常州市迈入医疗物资“低空速递”新时代。

03

单幅《工地奋战》庄传伟 摄

2025年1月18日,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在建)建设者日夜奋战,保质保量,力争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04

单幅《决斗》严正东 摄

2023年7月9日摄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5

单幅《末途》宋从勇 摄

2025年2月20日,在深圳湾公园的海滩边,黑脸琵鹭张开标志性的琵琶状长喙,水珠飞溅间,一条小鱼正从喙中滑落。这看似平常的捕食场景,却是小鱼生命的末路。在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法则下,小鱼拼尽全力地挣扎,终究难以逃脱被猎食的宿命。

06

组照《活力夜健》林森 摄

随着人们白天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加快,锻炼时间也不可避免地被压缩,而夜晚俨然成为体育爱好者钟爱的黄金时段,“夜健”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和健身爱好者青睐。本组照片拍摄于2021-2024年期间,南京多个健身场所,反映市民们丰富多彩的“活力夜健”场景。

摄于2023年8月,南京市户部街,四位有着共同爱好的00后组建成一支名为“欧耶舞团”的街舞队,边跳舞边做直播。

摄于2024年7月,在河西CBD的高楼林立之下,新建成的市民健身广场引来众多年轻人下班后跑步锻炼。

摄于2023年8月,在南京繁华的老门东景区,凉爽的夏日夜晚,正举办着一场少儿篮球比赛。

摄于2024年4月,南京武定门城墙下的健身爱好者杨师傅,借助双杠展示“人体旗帜”高难度动作。

摄于2023年8月,夏日傍晚,南京市老门东,市民正在参与一场动感单车的骑行比赛。

摄于2023年10月,在南京市最繁华的新街口地段,每晚都有一群滑板少年在此一展风采。

摄于2021年6月,南京市汉中门广场,炎热夏日,依然挡不住市民跳广场舞的热情。

摄于2024年7月,南京市近玄武门城墙段,一群太极拳爱好者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在此切磋技艺。

摄于2024年8月,夏日夜晚,一群戴着头灯正在参加越野登山比赛的跑团成员。

摄于2023年10月,南京市西城夜未央,一群瑜伽爱好者正聚集在户外锻炼。

07

单幅《“天宫”凌月》周一平 摄

摄于2025年2月10日22点7分42秒,江苏苏州(31.321435N,120.459415E),中国空间站“天宫”掠过月球表面的瞬间。

08

组照《生命守护者》曹俊 摄

“快打120!”生死攸关的瞬间,人们最先想到的是120紧急救援电话,120急救是维护民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宜兴市120急救中心就是这样的一支力量,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他们披上白衣、带上急救设备,便开始了奔跑,飞驰在急救的路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真正体现了急救工作的“快速性、准确性、有效性”。

2023年9月14日深夜,江苏省宜兴市中医院急诊门口,医务人员正在运送刚刚接诊的病人。

2023年9月14日,医务人员推着病人正在风雨中奔跑前行。

2024年9月1日,医务人员在急救中相互配合,体现出了熟练的专业素养。

2023年11月5日,医务人员神圣的使命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2024年9月1日,一位抢救病人的医务人员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2024年6月28日,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医务人员正在雨中检查包扎一位车祸病人。

2023年11月5日,医务人员正在一辆标注着“江苏急救”字样的救护车上抢救病人。

2023年9月14日晚,医务人员在宜兴市航运粮油小区内帮助一位轻微外伤的病人做包扎处理。

2023年9月20日晚,医务人员在大雨中搬运急诊病人。

2023年12月18日晚,大雪无情人有情,医务人员正在街头大雪中搬运急诊病人。

09

组照《快乐童年,孩子们的滨江生活》蔡东文 摄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滨江风光带,全长约16.6公里,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这里,曾经只是一片荒芜的芦苇滩与杂乱的荒草地,现在作为城市的“封面”与“会客厅”,以江水为墨、绿地作纸,绘就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胜景。本组照片以滨江生活中的少年儿童为独特视角,生动展现了在长江大保护以及生态改造的进程中,长江两岸居民所拥有的满满获得感与幸福感,定格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瞬间。

2022年10月1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生态公园,假日里,在公园休闲娱乐的大人和孩子们。

2023年3月11日,江北滨江风光带滨江广场,跟着教练练习轮滑的孩子们。

2023年9月24日,江北滨江风光带海豚广场,孩子们被舞台上的戏曲演出所吸引。

2023年8月19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生态公园,扑蜻蜓的少年。

2022年10月1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生态公园,一对小夫妻带着孩子们来到江边露营。

2024年5月25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绿水湾,一群孩子和家长们正在玩拔河游戏。

2023年11月4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生态公园,家长用手机抓拍下孩子们玩耍的快乐瞬间。

2019年7月4日,江北滨江风光带生态公园,一个做直播的小姐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第25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制作了VR展厅,可以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进入观展。

第25届省展VR展厅

来源:江苏省摄影家协会

责编:李笑林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