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系列培训(八):扬州曲艺艺术概览与赏析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01日09:48
7月27日下午,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开放大学联合创办的“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系列培训第八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此次系列培训的收官之作,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一级演员姜庆玲老师,带来题为《扬州曲艺艺术概览与赏析》的专题讲座,为首批50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与爱好者,呈现了一场“醒木一响、满座皆惊”的曲艺盛宴。讲座由我院教师施峰主持。

7月27日下午,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开放大学联合创办的“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系列培训第八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此次系列培训的收官之作,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一级演员姜庆玲老师,带来题为《扬州曲艺艺术概览与赏析》的专题讲座,为首批50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与爱好者,呈现了一场“醒木一响、满座皆惊”的曲艺盛宴。讲座由我院教师施峰主持。

姜庆玲老师是江苏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作为扬州评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长期致力于曲艺非遗保护与基层普及,其“讲赏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文艺志愿者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次讲座中,姜老师将历史溯源与现场演绎巧妙融合,系统介绍了扬州曲艺的三大主要门类,为学员铺开一幅鲜活的地方艺术画卷。扬州清曲渊源深厚,自明清民间小调发轫,经数百年淬炼,形成兼具市井鲜活与雅韵流转的独特风格。现场播放的《鲜花调》《又见茉莉花》视频片段,让学员在质朴旋律与婉转唱腔中,直观感受其“一曲多韵、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扬州弹词同样历史悠久,以细腻说表与柔婉唱腔见长,其“方口”“巧口”“圆口”的发声技巧尤为精妙——方口刚劲如磐石,适叙事;巧口灵动似流莺,显俏态;圆口温润若玉露,宜抒情。姜老师现场演绎三式发声,声腔转换间尽展弹词魅力。扬州评话则发轫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凭“一人一桌一醒木”的极简形式演绎世间百态。其“说工”讲究抑扬顿挫、字字千钧,“做工”善以手势眼神刻画人物。姜老师现场演绎的评话片段,刚劲处似见金戈铁马,细腻处如观人情百态,瞬间将学员拉入历史场景,终场时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作为此次系列培训的最后一课,姜老师的分享为八场艺术盛宴画上了圆满句号。从吕少明老师的相声市井智慧,到徐秀芳老师的扬剧水乡柔情;从孔爱萍老师的昆曲古典风华,到袁小良的评弹江南韵律……八场讲座如同八扇窗,让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透过名家视角,触摸到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门类的精髓,更深刻体会到“理论+实践+传承”培育模式的深意,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以艺明德”初心的传递。

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将以此次系列培训为起点,持续深化“文艺智库+教育网络”的融合创新,通过名家工作室、基层实践基地等载体,让昆曲的水磨腔回荡田间,让评弹的弦索叮咚响彻街巷,让更多优质艺术资源成为滋养基层的文化养分。当首期50名学员带着收获回到各自的岗位,这场盛夏的艺术之约,终将在江苏大地绽放出更繁茂的传承之花。

责编:王紫荆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