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李言 | 《唐探1900》串起了三代电影人的家国情怀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5年02月14日17:05
《唐探1900》在2025年大年初一上映,这部“非典型探案”电影给予了观众多重观影感受。曾作为唐探系列主推的喜剧和探案等重头元素,反倒成为《唐探1900》最浅的表层。喜剧之下的家国情怀,不仅是《唐探1900》的价值核心,更是三代电影人梦和情怀之寄托。这一切也要从未完成的电影《华工血泪史》说起。

从胡金铨到陈思诚:《唐探1900》串起了三代电影人的家国情怀

文 | 李言

《唐探1900》在2025年大年初一上映,这部“非典型探案”电影给予了观众多重观影感受。曾作为唐探系列主推的喜剧和探案等重头元素,反倒成为《唐探1900》最浅的表层。喜剧之下的家国情怀,不仅是《唐探1900》的价值核心,更是三代电影人梦和情怀之寄托。这一切也要从未完成的电影《华工血泪史》说起。

一、大师未完成的电影梦

《华工血泪史》的创意来自胡金铨电影生涯末年的构想。这位20世纪30年代出生于北平的导演,少年时代因战争逃到香港后,尝试做过各种杂工,因偶然机遇进入到香港电影圈。进入香港电影圈后,胡金铨的才能得到释放,从美工到演员、从副导演再到导演,《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让胡金铨名满天下,随后在港台两地奔波,但是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家国情怀愈发浓烈。

上世纪70年代末,胡金铨导演在完成《山中传奇》后,“华工血泪史”的电影构想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先辈的电影,更有“漂泊客”胡金铨自身的映射。但20世纪70年代后,电影市场风云变化,几经票房失利,胡金铨已与主流市场渐行渐远;电影投资的困难,也让“华工血泪史”的构想仅限于空想。

20世纪90年代,几经挫折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下,初创之路渐渐露出了曙光,《华工血泪史》的拍摄历程已经渐渐清晰,剧本、故事大纲和制作团队等渐渐搭建完毕。历尽种种困难,《华工血泪史》筹集到了1800万美元的拍摄资金。

1996年即将迎来新的转机时,胡金铨却因心脏搭桥手术失败而突然离世。胡金铨的离世给华语电影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华工血泪史》电影拍摄也由此搁浅至今。其实在胡金铨去世前的1994年,他已把创意带到了大洋彼岸的纽约。偶然契机他得知曾经的徒弟吴宇森也在纽约。二人会面谈及《华工血泪史》剧本,吴宇森大为震撼,也曾决定对《华工血泪史》进行投资,并参与电影的拍摄筹备工作。无奈因资金和剧本的问题,拍摄中止,几经波折,最后2005年福克斯电影公司买下该片版权,电影的后续便不了了之;或因涉及到美国不光彩的历史,这一度让影片秘而不发,但历史并未就此被忘却。1994年吴宇森曾和演员周润发聊到曾筹拍的电影《华工血泪史》,当时就成为吴、周二人共同挥之不去的情感烙印。

胡金铨(1932年6月3日-1997年1月14日)

二、一段难忘的血泪史

30年后周润发主演《唐探1900》。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说,他等白轩龄这个角色等了30年。从1994年到现在,白轩龄圆了他一个长久的梦。这段隐秘历史的呈现,亦借影片中白轩龄之口说出,即我们在看到电影情节背后的隐秘线索,一段华人屈辱的、悲惨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淘金热,资本急速扩张;一大批华人因“金山梦”来到了旧金山,有的甚至被骗到了大洋彼岸,从事繁重且艰苦的工作,包括开凿矿山、修建铁路等,数十万华人充当了美国西部建设的苦力,还有一大批华人殒命于一艘艘从中国开往美国的轮船中。

比起当初承诺的财富美梦,雇主却给华人劳工极低的待遇。在恶劣的环境下,华工被迫去高原雪地里修建铁路,由此大量华工死于严寒、重负和意外事故;铁路之下,层层白骨,每一个枕木下都埋着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华工悲剧地成为美国现代化进程的牺牲品。美国铁路干线建成后,幸存的华人逐渐在美国西部扎根繁衍,并组成集群,成为加州最庞大的团体之一。华人自身的勤劳特性也延续到生活和日常经营中,但这些反而成为再次遭受上层白人排挤的原因——他们觉得华人抢占了工作机会、挤压了生存空间。1882年5月,可耻的《排华法案》生效,这也是电影《华工血泪史》和《唐探1900》的故事大背景。

三、《唐探1900》的情怀意义

在后续作品中,我们也能在其他影片中看到这段屈辱史的侧面呈现,如徐克版的《黄飞鸿》《中华英雄》等,2019年首播的美剧《战士》,则是对19世纪旧金山唐人街黑帮争斗的精心复现。

19世纪末的旧金山是一个快速膨胀的城市,影片《唐探1900》中再现了当时风貌:在城市的街巷,各种族各自划分势力范围,爱尔兰人、印第安人、华人和万国移民等纷纷登场。他们在脆弱的秩序下,以自我的方式维系利益,并重组城市秩序,黑帮也成为旧金山的一道隐秘的社会景观。黑帮的争斗是对生存权的争夺,这也是华裔印第安猎人阿鬼(王宝强饰)与留美青年秦福(刘昊然饰)等行为动机的依托。在法律无法保证华人生存权的崩坏社会,依靠强大的自我才是对抗不法的有效武器。这种对抗,包括电影中案件的侦破、阴谋的破坏以及法庭上诉求的声张。

导演陈思诚之所以拍一个跨越时空的“唐探”系列,远不止“推理破案”主题如此简单。被封印40年的《华工血泪史》电影,是一段关于华人寄托思想的电影梦,也是三代电影人的精神传承,以“唐探”的外壳来造梦时,成色却更加熠熠生辉。

看到影片《唐探1900》的最后,我们才发现探案只不过是“金陵福”玩的一个障眼法,最后10分钟白轩龄的法庭辩护才是该影片的灵魂所在,在黑帮大佬对一个个悲惨往事的复现时,电影才真正活了起来。白轩龄背后藏着数十万海外华工的灵魂寄托,白轩龄对生存诉求的呼吁,是对一个个逝去灵魂最好的追悼。从胡金铨到吴宇森,从周润发到陈思诚,那个做了40多年的电影梦终于在《唐探1900》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简介

李言,韩国全南大学东亚学博士在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紫金文化优青,南京市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中韩比较文学,通俗文学,武侠历史文化。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