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梁天明 | 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与文化创新
——蛇年新春国产动画视效巨作《哪吒之魔童闹海》观札
来源:江苏省电影家协会   2025年02月06日14:34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春节国产动画视效巨作《哪吒之魔童闹海》重磅定档2025年大年初一,无疑是今年春节档最强劲的票房冠军!大年初一就斩获票房近5亿,上座率高达58.1%,猫眼给出了9.7的高分。作为50亿票房奇迹《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马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剧情上继续创新,暌违五年揭开新故事;并在制作上全面“升维”,带给观众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与文化创新的震撼体验。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娱乐作品,更是一个集文化内涵、人物塑造、视觉特效等多方面元素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从它的故事设定到画面呈现,从角色的成长到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春节国产动画视效巨作《哪吒之魔童闹海》重磅定档2025年大年初一,无疑是今年春节档最强劲的票房冠军!大年初一就斩获票房近5亿,上座率高达58.1%,猫眼给出了9.7的高分。作为50亿票房奇迹《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马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剧情上继续创新,暌违五年揭开新故事;并在制作上全面“升维”,带给观众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与文化创新的震撼体验。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娱乐作品,更是一个集文化内涵、人物塑造、视觉特效等多方面元素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从它的故事设定到画面呈现,从角色的成长到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故事的创新性改编

《哪吒之魔童闹海》基于传统的哪吒闹海神话故事,延续了哪吒这一经典角色,却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和动画技术将哪吒的命运重新定义。

故事发生在天劫之后,哪吒与敖丙两位角色的命运交织。虽然两人成功逃脱了天劫的追杀,灵魂得以保存,但他们的肉身已被摧毁,无法继续存在于世间。为了重塑肉身,太乙真人开始了他的重生计划,准备借助七色宝莲这一神奇法器为哪吒和敖丙重建肉身。然而,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意外的困难接踵而至。七色宝莲的神秘力量并非完全可控,重生的过程充满了极大的风险,连太乙真人也未曾料到会面临如此复杂的局面。这种设定为故事增添了巨大的张力,使得哪吒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更多的矛盾与挣扎。他不再是单纯的正义化身,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自己内心的魔性作斗争,努力寻找自我价值和定位。哪吒与敖丙在面对重生的机会时,各自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哪吒一直以顽皮、逆天的形象示人,但在这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以及对家人、朋友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而敖丙,作为龙宫之子,虽然面临与哪吒的紧密联系,但他也在内心中挣扎着,面临着自己身世的矛盾与未来命运的抉择。这一改编不仅让故事更具新鲜感,同时也更深入地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

与传统故事相比,《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情节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除了哪吒与龙宫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主线外,还加入了许多丰富的副线情节。例如哪吒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羁绊,他们为了拯救哪吒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成为故事中非常感人的部分。还有哪吒与敖丙之间复杂的友情关系,他们一个是魔丸转世,一个是灵珠化身,本应是对立的双方,却在命运的捉弄下。这种成为了朋友友情的发展和转变,在丰富故事内容的同时,也探讨了友情在不同命运背景下的坚韧与脆弱。

影片通过哪吒的成长与救赎,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即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怀希望,勇于抗争,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角色的多维度塑造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和敖丙的角色被塑造得更加立体和复杂。哪吒不再只是单纯的英雄,他有着深深的自我疑惑和对命运的反叛。敖丙则是与哪吒命运交织的重要人物,尽管身为龙族的他注定与哪吒为敌,但影片在塑造这一对“宿敌”关系时并没有简单化,而是给他们的互动和情感发展注入了多维度塑造。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角色塑造上堪称经典,哪吒、敖丙等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与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角色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分明的符号,而是具有复杂情感与人性的个体。哪吒是电影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极具张力。一方面,他顽皮、叛逆,常常令人哭笑不得;另一方面,他又善良、勇敢,有着一颗正义的心。电影通过哪吒的言行举止,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哪吒的形象设计独特,黑眼圈、参差不齐的牙齿以及那一身朋克风格的服饰,都与传统的哪吒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形象既符合他的人物设定,又充满了现代感和时尚感。他的动作流畅而富有表现力,无论是他调皮捣蛋时的肆意奔跑跳跃,还是战斗时的凌厉招式,都让人印象深刻。敖丙的形象则是优雅而冷峻,他那一身冰蓝色的鳞片铠甲,以及飘逸的白色丝带,都凸显出他灵珠化身的高贵气质。他的动作则更加沉稳、内敛,与哪吒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李靖更像一个父亲,他在面对抉择充满了温情,这种亲情观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能够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

影片的核心不仅仅是对神话世界的还原,它更深入地探讨了“命运”和“选择”的主题,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也让人反思,命运是否真的如此不可抗拒,还是我们自己有力量去打破它?

电影的情感层面也十分丰富。哪吒和敖丙虽然是神话人物,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勇气、坚持与决心,令人感动。影片通过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刻画,使得这些神话角色具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们不仅是天界的英雄,也是充满迷茫与困惑的普通人。这种情感的冲击,让整部影片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灵。

三、制作的视觉化奇观

对于“哪吒系列”的美学争议,除了人物上的“美与丑”,还有风格上的“中与西”。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观众对于影片形象西化的讨论,但是影片中也能看到山河社稷图、五爪金龙等国风元素,中西元素的杂糅创作也是一种当代性的体现,因为任何经典都是冲破了以往的传统而形成的。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技术方面确实来自于西方,但这并不等于不可以用世界性的语言讲述一个东方的独特故事。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视觉风格上堪称国产动画的典范。电影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还通过现代动画技术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化奇观盛宴。

电影的画面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韵味。从色彩搭配到场景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电影通过中国传统美学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同时,电影在动画技术上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电影中的特效场景,如哪吒与敖丙的战斗、山河社稷图中的奇幻世界等,都展现了现代动画技术的强大魅力。这些特效场景不仅视觉效果震撼,更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让观众感受到了电影的质感。电影通过传统美学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视觉与情感兼具的佳作。电影中的场景构建堪称一绝。从陈塘关的热闹市井到龙宫的神秘深邃,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想象力和细节。陈塘关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元素,飞檐斗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而且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店铺都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烟火气的古代城镇。而龙宫则是另一种风格,晶莹剔透、珊瑚林的绚烂多彩、各种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游动其间,营造出了一个神秘而又奇幻的海底世界。这些场景的构建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更是为了烘托故事的氛围。

影片中的特效运用十分精彩。哪吒变身时的特效,他全身火焰缭绕,魔性大发,火焰的渲染效果逼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敖丙施展冰系法术时,冰锥的凝结、冰层的蔓延等特效都做得非常细腻。在战斗场景中,哪吒与敖丙的法术对决更是特效的集中展示,火焰与冰块的碰撞、能量的爆发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这些特效的成功运用,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视觉观赏性,也使得故事中的神话元素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结语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为国产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首先,国产动画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为国产动画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仅仅传承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现代叙事手法与动画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其次,国产动画需要注重角色塑造。角色是电影的核心,只有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与丰富内心世界的角色,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最后,国产动画需要提升动画技术水平。动画技术是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通过精湛的动画技术,才能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对未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充满了期待。相信在这部电影的带动下,国产动画电影将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作者简介:梁天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