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长北 | 第十七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印象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4年12月03日16:38
此届展览,共展出作品110多件(套),另设大厅,展出江苏省工艺美术家作品50件(套),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不遑列举。这篇短文里,且容我挑选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几件作品略加评论。

编者按:11月29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展暨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极具地域特色、角逐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110多件(套)艺术精品,同时特邀20位江苏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的50件(套)经典作品同期展出。作品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我国民间工艺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体现了民间艺术家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懈追求。展览期间,省评协邀请艺术理论家深入展览现场,撰写评论文章。

第十七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印象

文 | 长北

因为年事渐高,作为民艺出身的学者,我有几年没看民艺展了。这届展览,学生参与主事,诚望我看展后写篇评论,我理应支持,于是,11月29日,我参加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展暨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开幕式。开幕式后,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栾开印博士陪我看展直到黄昏。

此届展览,共展出作品110多件(套),另设大厅,展出江苏省工艺美术家作品50件(套),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不遑列举。这篇短文里,且容我挑选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几件作品略加评论。

图1 山东面塑

图2 陕西花馍

此展中,我看到年年在中国工美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看到的陕西、山东(图1)、江苏、湖北面塑,有的霸悍有的文雅有的憨顽,地方风味十足,真好!陕西的花馍(图2),显然比以往展品增添了花色,而乡土风味未改,我百看不厌;陕西的剪纸(图3),受库淑兰剪纸影响,库淑兰已经驾鹤西去,其剪纸精华则代代相传。山西皮影(图4)乡土味十足,却从活动的皮影戏中走出,成为墙上画框内的美丽图画。如果说民艺有创新,我以为,这正是创新,是不失乡土风味的守正创新,而不是丢弃传统的创新。“守正创新”,是我们要大力弘扬和提倡的。

图3 陕西剪纸

图4 山西皮影

展览中,我见到一些民艺家长期创作,功力深厚,作品带上了某种“特艺”色彩,却仍然不失民艺风味。如陈旭辉水晶雕《百年好合》(图5),雕成后故意噴砂成亚光效果,而于花芯顶部抛光,于是,百合花分外含蓄动人,百合顶部的花药闪亮竟如钻石!巧用对比之形式法则,以一枝花胜多多许,这正是作品高明之处。南京江宁猛犸牙雕《撒网》(图6)是一件高难度、可以划归“特艺”的民艺作品,那人、那绳、那网为一块整牙雕成,下刀稍有不慎,就会绳断网破,前功尽弃!然而,作者却雕到渔翁体态自然,与渔网虚实呼应,整件作品有大小,有主宾,底座不用无关主题的繁冗雕饰,而以奔腾的浪花凸显撒网的紧张气氛。可见,无论功简功繁,只要把握艺术的形式规律,就能出好作品。此展中,我还喜欢湖南菊花石雕《蟹肥时节又逢君》(图7),好就好在:不滥施工巧而能把握虚与实、粗放与细致的对比,不足在:名字“文雅”了一些,更不足在:湖南菊花石开采过滥,石头里再没有了闪白闪亮的天然菊花纹!

图5 江苏陈旭辉《百年好合》

图6 南京江宁牙雕《撒网》

图7 湖南菊花石雕《蟹肥时节又逢君》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民艺家作品打上了浓厚的学院派色彩。学院派作品并非不好,却另有展出场地;民艺家作品一旦没有了“民艺味”,势必面临被剔出民艺家的危险。这“民艺味”,笔者三十年前便在中国工美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上总结为:群体的参与性、工艺的程式性、造型的装饰性、布景的象征性、抒情的自由性、题材的稳定性。此观点,笔者曾陆续写在论文和专著之中。(见于笔者《扬州砖雕艺术初探》,载于《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2期;《扬州建筑雕饰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扬州砖雕艺术欣赏》,收入李绵璐主编《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与特种工艺美术作品相比,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常常不备姓名,作者常常并没有经过科班训练,而是从小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剪花样、捏泥人等长大;与学院派作品相比,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重视的,不是写实,而是略形传神;不是创新性,而恰恰是泥土性、传承性。

我国民间工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人说山花烂漫,就是因为自然状态下的山花比瓶花有着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希望民艺家们将“根”更深地扎在民间,汲取那些最有泥土芳香的题材,创作出最土、最有当地味、民族味的民间美术作品。

作者简介

长北(1944-),本名张燕,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美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学术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顾问,原江苏省非遗评审委员,出版著作30余种,发表论文等400余篇,专著获得山花奖等国家级奖4次,省奖7次以上。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