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话实说”是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先后围绕戏剧、影视、曲艺、美术、书法、音乐、杂技等艺术门类开展研讨,在全国文艺评论界具有较大影响力。4月,省评协联合省舞协、南通市文联、海安市委宣传部,聚焦新时代舞剧创作,邀请十余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建言献策,旨在全面总结新时代舞剧成绩,促进江苏舞剧艺术繁荣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
江苏舞剧发展史略与创演实践考察
文 | 许薇
一、江苏舞剧创作兴起及流变历史线索考察
在新中国舞剧发展史册中,江苏舞剧虽说算不上全国舞剧创作的代表性区域,但江苏舞剧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连续发展的历史轨迹,考察这一历史有助于揭示江苏舞剧创作兴起的历史渊源,以及此后发展流变的脉络,这为全面考察新中国舞剧发展提供区域性文献资料。
从并不完整,甚至零散的江苏舞剧历史文献资料搜寻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舞剧创作的主要团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军队文艺团体(华东军区“三野”解放军剧院舞蹈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二是地方艺术院团(苏南、苏北行署文工团、江苏省文工团,以及江苏各地的文工团等);三是工人文化宫、大型厂矿企业和大专院校等群众性文艺团体。因此,针对这三类舞剧创作团体所创作的代表性舞剧剧目进行考察,可以整理出江苏舞剧发展的文献资料,以此揭示江苏舞剧创作的历史脉络。
根据江苏舞剧创作剧目的统计资料分析,本文将历史线索大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江苏舞剧创作主要是配合形势宣传与鼓动需要而创作的应景式“群众舞剧”,这期间也出现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例如,华东军区“三野”解放军剧院舞蹈部于1951年创作,在南京首演的《金仲铭之家》;又如,松江地委文工团于50年代初期上演的九场大型舞剧《江南农民大翻身》等。
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此时期主要是参加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在苏联舞蹈艺术对我国舞剧创作的影响下,涌现出一批较具专业创作水准的剧目。例如,由南京、苏州等地文艺院团、工人文化宫代表团队等联合创作的《江南三月》等小型舞剧作品,60年代初期上演的《送瘟神》《战士的心》等舞剧作品。
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江苏省歌舞团及各地歌舞团大量移植演出革命样板戏,移植演出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和《草原儿女》等。1973年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了女子三人小舞剧《水乡送粮》等。“文革”时期,“四人帮”实行文化专制,舞剧创作有限,文艺界命运多舛,受到极其苛刻的指责和批判,成了文艺创作中风险最大的领域。
舞剧《白毛女》剧照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时期直至21世纪的前十年。在这30年间,不仅部队和全省各艺术团体创作的舞剧作品大量问世,而且舞剧表现形式也大有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江苏舞剧创作的特色。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于1979年的舞剧《金凤凰》,该剧在情节处理上采取多情节交织的叙事策略,丰满的舞剧内容使得作品情感张力不断提升。1987年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编导苏时进创作的中型舞剧《一条大河》问世,该剧运用“交响编舞”的方法创作,全剧以“水”为主线,淡化了影片原有的故事和背景,使全部戏剧情势的张力获得释放,构筑起舞剧新颖题材的表现——交响织体。
舞剧《红楼梦》剧照
第五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这时期的江苏舞剧创作呈现出极快的发展势头。随着文化复兴的思潮渐起、伴随民族意识的觉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渐趋强烈,江苏舞剧创演格局也涌现出新气象。从凸显民族文化精神的立场出发,江苏各大艺术院团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结合新颖的创作手法不断推出优秀的舞剧作品。例如,江苏大剧院出品的“现象级”舞剧《红楼梦》,作品叙事融入当代的审美倾向,使得舞台的视听呈现与舞者的肢体表达不仅传递出原著中象征性的、深邃的思辨,同时在大众熟悉的情节中加入了对青春、情感、生命的追问。再如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演的舞剧《歌唱祖国》,作品以“时空闪回”为叙事策略,以幽默诙谐为作品基调,生动地刻画出主角在不同人生境遇中的心路历程,从而塑造出主人公王莘丰满的人物形象。
舞剧《歌唱祖国》剧照
二、江苏舞剧创作的题材选择特点
通过对江苏舞剧创作历史的梳理,可见江苏舞剧创作随着时代大流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艺术风格。江苏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新中国江苏舞剧的创作在题材的选择资源上便可谓丰富多样,可以大致将江苏舞剧的题材分为三大主要类型:
其一,表现江南人文风貌的作品。由马家钦编导、江苏省歌剧舞剧院于1992年首演的舞剧《五姑娘》就以吴文化特有的情韵和格调来表现文化母体中的“绿水”这一江南水乡的文化“象征”,千姿百态的舞图也是五姑娘心灵坦荡率直的流露。又如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演出。作品通过写意抒情的编创策略,不仅塑造出清雅飘逸、灵秀妩媚的江南女子形象,也通过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江南美地之春风拂柳的景象及江南女子婀娜多姿、面容甜美的人物形象,体现出江南人文特色和水乡地域风情。
其二,表现江苏历史名人的作品。由无锡市歌舞剧院于1999年首演的舞剧《阿炳》,讲述了华彦钧(阿炳)青年时期的一段人生经历,浓缩了他坎坷的一生,通过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揭示了真、善、美是人类永恒不灭的理想追求。再如苏州芭蕾舞团创演的民族芭蕾舞剧《西施》《唐寅》,两部作品都运用“身物互喻”为叙事策略,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呈现上极具新意,作品突破了舞剧人物性格刻画单一的窠臼,深刻地展示了其内在品质与心性。
其三,表现江南文化底蕴的作品。江苏地区深厚的文化特色在江苏舞剧作品中一直有所体现。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演的舞剧《西施》,为了表现吴越地方特色,编导们综合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多种表演模式,不仅吸收了戏曲里面的元素,还借鉴了江浙民间舞蹈的风格及运用武术太极中的招式,再结合京剧、昆曲,将无锡民间舞蹈素材融合到一起,融合成作品独特的形式语言。同时,该舞剧通过演员个性化的肢体语言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吴越文化的特殊品质。
舞剧《西施》剧照
三、江苏舞剧创作的舞蹈语汇风格特征
从江苏舞剧的发展历史来看,江苏舞剧创作的舞蹈语汇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近几年江苏舞剧正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并有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突破,江苏舞剧在创作上充分利用了江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乡风民俗等特点,力求在舞蹈动作语汇上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苏派风格。
舞剧《运·河》剧照
其一,以地域文化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梳理以及分析,本文发现江苏舞剧经常使用独特风格的舞蹈语汇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会通过地域特征鲜明的道具及布景来润饰舞台空间。例如由苏州市歌舞剧院创演的民族舞剧《运·河》,舞蹈演员通过大量拟态“流水”“枕水”“戏水”的动作表现出江南人民对运河的深沉眷恋。同时,《运·河》使用了多媒体影像参与打造舞台空间设计,虚实交错间营造出江南的小桥流水映佳人的美景。在道具方面,剧中大量的道具都是被红线所牵,也体现了江南独有的苏绣文化。
舞剧《桃花坞》剧照
其二,以民俗文化增强舞剧风格。在江苏舞剧中,许多编导将江苏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入舞剧中,一方面增添舞剧的风格性,另一方面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保护。2010年由苏州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桃花坞》,展现了独具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民俗。在舞者动作语汇设计中,编导巧妙地将制作木版年画的过程动作融入舞蹈动作中,这正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体现。江苏民俗文化丰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优越条件,尽可能多地去挖掘新的舞蹈语汇来充实江苏舞剧。
其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江苏舞剧不仅将江苏地域的舞蹈语汇搬上舞台,还将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给予观众不同的视觉效应以及情感享受。例如在2009年由江苏大剧院出品的舞剧《红楼梦》,在舞蹈的动作编排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余味悠长的古典舞韵味,也可以看到夸张、讽刺、抽象的现代舞元素。例如“元妃省亲”舞段,元春身着的华服在设计上使用了坚硬的材料做内部支撑,如同一个“外壳”将元春裹挟其中。身着如此服饰的元春如同提线木偶,欲舞不能、欲言不能、欲哭不能。同时,舞剧运用新媒体全景式的视觉化叙事语言,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各种感官参与品读,使观众身临其境,具有清晰的“在场感”。如此,整部舞剧将现代审美意识与戏剧矛盾冲突相互交融,在舞剧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突破。这些既是对传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吸收和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通融到同一个舞台上,体现了编导的创新意识以及缜密的构思。
结语
纵观江苏舞剧的创作历程,可以给出这样的历史评价,江苏舞剧创作正在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舞剧创作形成各艺术团体的合力,无论是部队,还是地方艺术团体都在不同历史时期竞相推出自己的舞剧作品,构成江苏舞剧丰富多彩、姿态纷呈的面貌。尤其是各艺术团体创作的舞剧作品题材多样,手法多元,极大地推动了江苏舞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江苏舞剧创作呈现的地域风格已逐渐为全国舞蹈界所认可,作品大量问世,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不论是依托历史故事的舞剧抑或原创性舞剧,在舞剧结构及舞蹈语汇等创作方面也均有突破。这些都应是对新中国江苏舞剧发展的重要肯定,并且是书写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的重要文献篇章。
作者简介
许薇,省舞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