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杂技家协会>协会动态
突破“炫技”,不止于“笑”,魔术滑稽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一瞥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4年06月26日18:01
“我觉得每个参赛选手都非常用心,看得出每个节目都花了很多心血去打磨,都很精彩,尤其是很多选手在舞美上有很大加强,技术上有突破,艺术感也很好。”作为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终评评委,著名魔术师刘谦谈及对本届参赛节目印象时这样说。

“我觉得每个参赛选手都非常用心,看得出每个节目都花了很多心血去打磨,都很精彩,尤其是很多选手在舞美上有很大加强,技术上有突破,艺术感也很好。”作为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终评评委,著名魔术师刘谦谈及对本届参赛节目印象时这样说。

6月18日至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3个魔术节目和9个滑稽节目齐聚深圳欢乐谷,角逐中国杂技界最高奖项中国杂技金菊奖,展现了近年来魔术与滑稽发展的新面貌。参赛节目丰富多样,无论是本体技巧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魔术突破“炫技”,滑稽也不止于“笑”,尝试讲述动人故事,塑造独特人物形象,或自传统文化中取材,或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借助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体现亲情、爱情、理想、家国情怀等意蕴,契合当代审美需求,赋予技巧以情感力量,引发观众共情与共鸣。

叙事性增强,“魔术+故事”是把双刃剑

“魔术是制造奇迹的艺术。”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指出,如今魔术在炫技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舞台的艺术感觉以及意境的挖掘与创造,从本届参赛节目来看,魔术艺术在创作编排中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各艺术元素和情景化、诗意化演绎,艺术性和观赏性得到极大强化。中国杂协副主席、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主任李宁谈道,今年参赛节目的亮点在于不单是技术技巧的精进,并且与戏剧等跨界融合,故事化与情景化的表达使得魔术更加贴近生活,舞美、灯光、道具、服装等多维度综合提升,充分释放魔术的魅力。

这不是魔术师辛亚飞第一次摘得金菊奖,2018年他表演的《扇之梦》获得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节目奖,本届其《梦龘鹤湖》再度折桂。“这次和以往不同,我们不再只是纯粹地变魔术或者炫技,而是尝试将魔术与戏剧结合,营造戏剧情境,带给大家更丰富的观赏体验。”辛亚飞说道。《梦龘鹤湖》开篇“穿越”设计巧妙,在鹤湖公园小憩的青年梦回清代,为赈灾捐出家产,后被赐予“大夫第”匾额,体现出大爱与家国情怀,如同一部精致小巧的魔术微短剧。辛亚飞告诉记者,节目自2022年开始创作,取材于深圳龙岗区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罗氏先祖罗兆熊赈灾济民的真实事迹,“节目的新意在于我们使用魔术的语境讲一个故事,并且凡是以前出现过的魔术效果一概剔除不用,根据剧情需要重新设计,我们走了一条没有前车之鉴的路”。

一些魔术节目借助富有故事性的角色形象,营造具体情境,使得技巧更富有逻辑性,更在“情理之中”。获奖节目《天女散花》备受好评,云雾缭绕的仙境中,魔术师变装为飞天神女,变幻出繁花朵朵,舞姿翩翩,意境优美,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这样的技巧呈现与人物设定极为贴合,“空手出花”等技巧的出现顺理成章。魔术师焦露蓉告诉记者,人物形象设定为敦煌飞天神女,但其衣饰配色鲜艳抢眼,经过不断调整最后以浅色系呈现,突出魔术所变的花,人物设定最终为魔术本体服务。又如获奖节目《拯救者·越域》人物设定为逃脱黑暗势力牢笼、出其不意反败为胜的具有后现代星球大战感的白衣战士,科技气息浓郁,大型魔术逃脱术不再只是惊险刺激,带来正义战胜邪恶的“爽感”。获奖节目《幻·境》中,考古学者换装穿越为古代战将,魔术与沙场、文物交融,唤醒观众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

“在魔术中加入故事是近几年魔术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有风险的。”刘谦对本届参赛节目的故事气氛营造、演员个人风格的张扬、所蕴含的动人情感都给予了肯定与高度评价,同时也提醒年轻魔术师,“魔术+故事”是把双刃剑,加得不好的话会让观众看不懂,也会损失掉魔术的效果,所以故事和魔术的平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去编排。对于本届比赛中出现较多的起到魔术情境设置作用的大道具,他谈道,道具运用得巧妙与否要看节目编排,“道具照理说是要为演员加分的,但如果抢掉了演员的风采或者盖掉了魔术的效果,那就是不平衡、不成功的”。

滑稽是“角儿”的艺术,开掘“笑”的多重意义空间

滑稽是杂技中的弱项。2018年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中,仅《三个和尚》获奖,三个滑稽节目奖空缺两个,这一场景还历历在目,被今年出席大赛的嘉宾与选手屡屡提起。在中国文联和中国杂协大力推动下,经过2021年第十二届大赛,至本届比赛,滑稽的蓬勃发展之势喜人,不仅参赛节目数量增多,形式更加丰富,也体现出探索中国式当代滑稽的努力与尝试,开掘“笑”所包蕴的多重意义空间,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面貌。

获奖节目《疯狂厨师》借鉴民间经典故事,融入传统戏曲元素,故事设定为古代厨房中厨师智斗偷油小老鼠,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与精湛细腻的表演都令人称叹,获奖评语中认为该节目“实现了中式滑稽美学的艺术呈现”。张霜剑扮演的“小老鼠”惟妙惟肖,让观者瞬间“入戏”,他指出滑稽是个性的艺术、演员的艺术,表演不一定要多么夸张,而是要根据表演者内在个性来创作。就像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滑稽带给观众的也不应只是“好玩儿”的观感,而是应该让观众有共鸣、有回味。他表示,“未来我和我的搭档将继续用滑稽给大家讲故事,将中国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滑稽”。

“笑是滑稽艺术的必然衍生物,却不是它的终极目标。”江苏省杂协主席、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谈道。获奖节目《博物馆惊魂》由天津杂技团与南京市杂技团联袂打造,讲述“小偷”去博物馆盗窃未遂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杂技、魔术的运用增强了悬疑、荒诞色彩,产生令人捧腹的“笑果”。池文杰指出,当代滑稽创作已不满足于模仿“红鼻头”简单的戏剧表演,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中国特色的主题创作与深度表达,《博物馆惊魂》正是将东西方文明超时空并置,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传递文明交流互鉴心声,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追求。

获奖节目《争光》结合街舞被纳入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加入辅导家庭作业等情节,诠释当下家庭教育的矛盾现象。滑稽与街舞碰撞,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其中小演员王丁元启是本届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年仅7岁,在节目中展现了活力四射的街舞和超强的舞台表现力。练习街舞近两年,此次还是第一次参加滑稽表演,他告诉记者,“街舞表演更帅气,滑稽表演更搞笑。能参加表演是我的梦想,我也想像节目里的男孩一样,将来通过街舞表演和滑稽表演为国争光”。

本届滑稽参赛节目多为小品式滑稽,对此有人欢喜有人忧,有选手倡导以此加强滑稽的叙事性,也有业界专家提醒滑稽要返璞归真,是不是往小品发展值得商榷。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杂协主席俞亦纲谈道,滑稽表演形式多样,小品式滑稽所表现的日常生活内容更易于被观众接受,是当下滑稽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滑稽归根到底是角儿的艺术,是表演者的艺术,不能忽视杂技的运用与角色的塑造,对演员的表现力要求很高。“这次的很多节目都既注重故事性,注重和当下生活的结合,也散发出表演者的个人魅力。如果人物是脸谱化的,换人照样演,那样滑稽是走不长的。我们也在思考今后应更注重表演者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中国滑稽更可持续发展。”

“滑稽仍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小荷刚露尖尖角,我们就要浇水、扶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强调,加强滑稽的“滑味儿”需要理论上的探索与引导,提出“技巧、故事、欢笑”六个字或可视为滑稽关键词,倡议梳理总结滑稽“一史一论”,构建学科基础,使滑稽真正走上艺术殿堂。他呼吁道,“离经叛道开新境,违师背典出奇章”,中国魔术、滑稽从业者的脚步不止于比赛拿奖,而应放开眼量,走向广阔天地,走出更远更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