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见大,暗中见光
——小剧场话剧《二月廿九》的微距写照
文 | 马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小剧场话剧逐渐开始走红,一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符合都市年轻人审美情趣的“黑匣子”话剧应运而生,它们带动了上海、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演出市场,把以白领阶层为主的大批量青年观众引入各色小剧场,使之成为了观演的主力。从2007年10月开始,随着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启幕,来自大都市的众多小话剧走进了苏州的大小剧场,培育了当地众多观众的观演兴趣和欣赏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和演艺厅(现大道喜剧院的前身)开业以来的17年间,共上演各类戏剧2300多场次,其中包括《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在内的热门小话剧近千场次。话剧成为苏州剧院最卖座的演出形式,上座率普遍高于75%,部分名团、名作,或有名角参与表演的话剧常会场场满座甚至加座售卖。
区别于大剧院版剧作的大手笔和大制作,小剧场话剧以百元左右、甚至等同于电影价位的亲民票价和颇具开拓精神的先锋创作,成为青年人在繁复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远离尘嚣、寻求精神享受的优先选择,他们在剧院里、舞台下可以更近距离地感知演员“真人”的心跳、呼吸和表演,可以通过或悲或喜的话剧魅力来体味世间冷暖和百态人生。在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暨“江南小剧场”秋季演出季首日,小话剧《二月廿九》向苏州观众拉开了温情的面纱。这部剧虽然未被选做开幕大戏在活动主会场亮相,而是在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青橙剧场上演,但其紧接地气、酷似曲艺“文艺轻骑兵”的风格却更能凸显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色:“家门口”的演出,更加方便观众前往看戏;“独角戏”的表现,更加节省演出团体的成本并方便安排巡演;“白菜价”的门票,也更加有利于观众愿意购票观演。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二月廿九》这部剧无论再小,也具有了话剧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而且表现地如此优秀,让观众在微距视野里从小戏中见大主题,从幽暗中见大光明。
深刻的思想主题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创作于30多年前的《二月廿九》,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澳门老婆婆过八十岁生日的故事,以一种看似轻松幽默的方式,揭开了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剧中的老婆婆生有8个儿女,生日当天满心期待子女和孙儿孙女们回家,她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把不小心弄上了清凉油的手指左揩右擦,还预备好了一叠给子孙添福的红包……虽被子女一个个的电话、一次次的失望所打击,但她却始终怀揣着希望,从晌午到黄昏,再到黑夜,从充满希望的和暖阳光过渡到终失希望的冷寂孤灯,观众近距离地目睹了老人家的时光点滴地流逝,她在等待中的孤独身影真的太让人心疼了。老婆婆特地将自己的生日从每年一次的农历二月廿九,改成了四年才有一次的阳历2月29日,为的是给子女减少麻烦,也容易记起,结果还是以“男做齐头,女做一,明年才是大寿”作为自己八十岁生日的结局。
1993年,澳门著名剧作家李宇樑敏锐地捕捉了以独居老人为剧本的创作题材,观察并搜集老人的生活形态,根据观察所得的样板人物塑造出剧中老婆婆的典型形象,让观众在轻松的嘻哈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走进独居老人的内心世界,从剧中找到家庭关系、亲情纽带的共鸣点。孝亲敬老永远是不过时的热门话题,对于现代人来说,《二月廿九》不仅仅是一部话剧,也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耄耋老人的家庭故事,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它让观众看到了现代社会中子女们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老人只能在孤独中度过晚年的现状。老婆婆的遭遇让观众意识到,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小辈的陪伴和关爱。这部剧的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像一面镜子,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它让我们反思自己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和陪伴。这部剧更是在提醒着大家要多关心、多陪伴家中的老人,呼吁我们要重视亲情,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精湛的演员表演伴随出色的舞台呈现
《二月廿九》采用了开放式的舞台布置,让故事发生的空间一下子映入观众眼帘:这个舞台场景让人顿感亲切和熟悉,这不就是我们的祖父母常年居住的小屋,也是童年时代最喜欢让父母带我们去的地方吗?《二月廿九》的舞台布景和道具略显古旧,但布置得却非常精致、简单而又十分有力,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年代感和生活气息。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从古朴的藤椅到老旧的柜子,再到那颇具年代感的台灯和电话,每一个细节都将场景还原到上世纪90年代,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澳门的老婆婆家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生活环境和彼时心境。简单的布景和道具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老婆婆内心的孤寂和生活的凄清,也让演员与舞台完美结合,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真实,让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中去。
饰演老婆婆的形态容易,而显现老人家的心境却难。源汶仪在《二月廿九》中的精彩表演堪称一绝,她用一个人的“独角戏”撑起了整个舞台,30年间连续演出这一角色的演绎经历造就了她的非凡功力。她能把握好节奏,把老婆婆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无论是老婆婆的神态、动作,还是她的语言和情感表达都极富有感染力,她的表演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家中长辈的身影。老人家钉钉子挂照片的场景着实让人“爆笑与眼泪齐飞”。有观众评价,“源汶仪的演技是这部剧的绝对亮点。她把老婆婆的乐观、倔强和内心的孤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这个角色既让人觉得可爱,又让人心生怜悯。特别是她在表现老婆婆强掩思念之情时的那种细微的表情变化,真的太精彩了。”此外,源汶仪还能在角色转换之间游刃有余,把老婆婆与老头子、子女们之间的互动演绎得十分生动,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跳进跳出”扮演的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灯光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为剧情的发展营造出了不同的氛围,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灯光的明暗变化为本来没有场景变换的表演实现了多方位的舞台调度,从技术方面助力演员将复杂的亲情和老人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满心欢喜、心生希望时的明亮,独自面对冷清孤独时的暗淡,这种心情的落差感在灯光的配合下,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温度上都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整台话剧的照明基调是略显昏暗的,但在暗淡的整体氛围中尚存一丝微光,这就是舞台的下场门方向始终有一处亮色——这是剧中的一个迷——老头子一直在那个方位“洗澡”,他是老婆婆一直唠叨的说话对象,但怎么始终洗不完,究竟这老头子是否健在?
然而,正是这处微光把老婆婆的内心照亮,也是老婆婆得以宽容子女、乐观生活、延续生命的最大希望——“下次吧,四年挺快的”“今晚还是只得我们两个老家伙‘撑台脚’”……
作者简介
马俊,文化工作者,乐(剧)评人。文学、法学双硕士,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