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艺网
剧协概况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戏剧评论
戏剧名家
名家名作
演出信息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
>
名家名作
名家大师访谈 丨 王芳:古韵新声 跨界对话
“既要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又要指导他们如何欣赏传统戏曲。”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演员王芳,作为舞台上的佼佼者,在戏剧舞台上光芒四射:《长生殿》中的杨贵妃、《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白兔记》中的李三娘……其表演形象逼真、张力十足。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李政成:文艺新境界 赋能新生活
“京昆打底,剧种立身。”江苏省剧协副主席、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演员李政成,见证了文旅融合为江苏文化事业以及扬剧剧种带来的巨大机遇,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与扬州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名人和历史题材,创作出广受赞誉的经典作品《郑板桥》,契合了扬州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城市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周东亮:演艺革新 文艺惠民
“作为一个演员,要去塑造好这个人物,得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演员周东亮,带领团队创新锡剧艺术,他的表演融合了传统锡剧的细腻抒情与现代戏剧的阳刚豪迈,创作出“英雄三部曲”这样的锡剧新作,更是将民族交响乐与锡剧基本曲调相结合,极大拓宽了锡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王鸿:剧变时代 传承辉煌
“戏剧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只有得到观众的认可,戏剧才能真正繁荣和发展。”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三届主席王鸿,在文联工作期间致力于改变江苏戏剧艺术“温吞水”、缺乏重大影响作品的局面。他全心全意组织一系列措施,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戏剧艺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淮剧《奇婚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新创剧目调研中荣获七个一等奖。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刘俊鸿:剧变时代 传承辉煌
“继续推动戏剧艺术的进步,探索更多创新形式。”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刘俊鸿,对戏剧艺术保持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不懈追求,致力于戏剧事业的发展。他长期努力,将省剧协打造成一个凝聚力量、促进交流的平台。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 李鸿良:戏韵新章 创新交响
“演员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众需求。”江苏省剧协副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演员李鸿良,自幼与昆曲结缘,深耕丑角表演艺术。其代表作《风筝误》《十五贯》《小孙屠》中,他展现的昆丑绝技“一口开双花”“转佛珠功”“矮子提”等,让观众大饱眼福,赞叹不已。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罗周:戏梦交织 剧映时代
“创作者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前行,但不局限于传统框架,而是随着社会认知的发展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江苏省剧协副主席、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编剧罗周将文联比喻为“亲和大家庭”,感激这里提供的真诚关怀和支持,她认为这种精神上的共振是创作的重要动力。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 柯军:千秋舞台 戏韵人生
百花齐放,一帧一幕品读戏中人生。“出台更多针对‘文艺两新’的扶持政策,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欣赏和热爱戏剧。”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剧协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柯军表示,为推动戏剧领域发展,江苏省剧协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提供专业培训、创作扶持,搭建展示平台,并组织梅花奖得主参与文艺惠民活动,为江苏省剧协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 汪人元:剧变时代 传承辉煌
“传统艺术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与民众共生,与时代同行。”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五届主席汪人元,深耕戏剧艺术多年,见证并推动了江苏乃至全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他提到,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率先成立,正是江苏文联对文艺理论与评论工作深远洞察与高度重视的明证。回首往昔,江苏南京曾成功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世界戏剧节,这如同一扇窗,促进了国内外戏剧艺术的交流与互鉴。
[详细]
名家大师访谈 丨 陆伦章:笔耕时代 剧续华章
“文联是个温馨的大家庭,感恩在文联工作的这些岁月。”苏州市文联原创研部主任、苏州市滑稽剧团原剧目创作室主任、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一级编剧陆伦章表示,文联如同连接文化与生活的桥梁,不仅汇聚了各路文艺英才,更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
[详细]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文艺著作权维护中心
苏ICP备08011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