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泠印社、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作为学术指导,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中国印学博物馆、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联合主办,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江流有声——长三角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二回)”于2025年4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揭幕。
中国书协顾问、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言恭达,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名誉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飚荣,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高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名誉院长管峻,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灿铭,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乔中石,西泠印社社委会社团处处长戴海栋,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馆长赵震,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纪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副院长刘春,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列平,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庄天明,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长李路平,上海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张炜羽,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江苏省青少年书画协会会长潘永斯,以及徐畅、孙洵、张遴骏、卢普新、顾工、蒋瑾琦、李夏荣、杜志强、周斌峰、张汉怡、吕赟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黄惇、刘轩明、戴海栋、李路平、张炜羽分别讲话。
开幕式现场
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名誉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讲话中,梳理了长三角地区自元明以来的文人篆刻脉络,解释了“江流有声”展览名称的由来,肯定了江、浙、沪、皖地区为文人篆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黄惇 讲话
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认为,此次江、浙、沪、皖多地联合办展,正是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文化行动,并期待以展览为平台,进一步打通区域艺术资源,构建“共研、共创、共享”的协同机制。
刘轩明 讲话
西泠印社社委会社团处处长戴海栋在讲话中强调,本次展出的篆刻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代表,更是“讲好东方故事”的媒介之一。
戴海栋 讲话
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长李路平指出本次展览既重现了篆刻艺术的深刻底蕴,更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在篆刻领域的时代面貌;本次展览中,我们既能看到对古玺、汉印、元朱文等经典风格的传承,也有新锐艺术家在观念上的大胆突破,呈现了风貌的多样与丰富。
李路平 讲话
作者代表上海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张炜羽发言,本次展览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篆刻人才的梯队建设成果,加强了地区篆刻艺术交流,进一步探索符合时代精神的篆刻新作。
张炜羽 讲话
开幕式上,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馆长赵震接受捐赠作品并颁发收藏证书。活动由江苏省篆刻研究会执行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金丹主持。
捐赠作品仪式
金丹 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是继八年前首届“江流有声”展览后的又一次盛会,不仅是对长三角篆刻创作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三省一市篆刻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展览通过“交互提名”的创新机制,遴选出56位“60后”至“80后”的中坚力量,呈现出“守正”与“创新”并重的艺术风貌。
领导嘉宾合影
展览至2025年4月13日闭幕后,将在上海、杭州等地巡回展出,欢迎相关地区的读者继续关注展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