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动态
何霞等 | 阳春白雪唱新篇,下里巴人共乐天
——“00后”眼中的蛇年春晚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5年02月06日15:59
何霞:作为一名“90后”的高校教师,我发现这届春晚对年轻人格外友好。以央视总台为例,作为跨圈层传播的顶级媒体,春晚首次与年轻人聚集的社群B站合作。2025年1月9日,当B站首页出现“上B站,和3亿年轻人一起看春晚。”这句口号时,整个社群瞬间沸腾了。除夕夜,我在B站一边观看弹幕,一边欣赏春晚,解锁了观看春晚的新姿势。“绝绝子”“燃起来了”“前排围观”“前方高能”“好活当赏”“这波直接在大气层”“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等高频弹幕持续刷屏。这届春晚的即时互动性很强,撒贝宁的眉毛太粗、帽子戴歪了冲上热搜,他立马在节目中进行了回应。以往被年轻人吐槽的小品“包饺子”“上价值”等煽情结尾也被取消了,主打一个“听劝”。

阳春白雪唱新篇,下里巴人共乐天

——“00后”眼中的蛇年春晚

文 | 何霞等

何霞:作为一名“90后”的高校教师,我发现这届春晚对年轻人格外友好。以央视总台为例,作为跨圈层传播的顶级媒体,春晚首次与年轻人聚集的社群B站合作。2025年1月9日,当B站首页出现“上B站,和3亿年轻人一起看春晚。”这句口号时,整个社群瞬间沸腾了。除夕夜,我在B站一边观看弹幕,一边欣赏春晚,解锁了观看春晚的新姿势。“绝绝子”“燃起来了”“前排围观”“前方高能”“好活当赏”“这波直接在大气层”“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等高频弹幕持续刷屏。这届春晚的即时互动性很强,撒贝宁的眉毛太粗、帽子戴歪了冲上热搜,他立马在节目中进行了回应。以往被年轻人吐槽的小品“包饺子”“上价值”等煽情结尾也被取消了,主打一个“听劝”。

地方卫视春晚也不遑多让。江苏春晚的情怀定制、河南春晚的非遗主题、辽宁春晚的喜剧笑点、天津春晚的相声大会、湖南春晚的星味十足、浙江春晚的越剧元素、上海春晚的海派特色、山东春晚的齐鲁文化同样吸引着年轻人好奇的目光。春节这一古老的民俗与科技、非遗、地域等元素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春节作为非遗名录,保护与传承、创新与活化、时尚化与场景化在这一过程中逐一实现。地方卫视通过多元行动方的协同实践,用各自欢庆的方式为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提供了新的契机。

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春晚不再执着于单向的文化输出,而是寻求与观众的双向互动。当“00后”一边感叹“某某春晚卷死地方台”一边二创传播时,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正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然重组出属于新时代与新青年的“新非遗”“新戏曲”“新相声”以及“新春节”。

以下为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222、224、232、233班部分“00后”眼中的蛇年春晚。

一、央视春晚小品类节目:创新与多元并存的舞台呈现

王国宇

今年春晚的小品类节目在演员阵容、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有新的尝试。在演员阵容上,2025央视春晚的小品进行了新老交替的大胆尝试。新演员的加入为小品舞台带来了新的活力和表演风格,让观众有机会认识更多有潜力的喜剧人才。

今年春晚小品最突出的是内容题材。小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且紧密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小品《金龟婿》将目光聚焦在当下热门的婚恋问题,沈腾和马丽这对黄金搭档通过精湛的表演,把彩礼、婚房等现实问题融入剧情,展现了物质与情感在婚恋中的矛盾冲突,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反思。

小品《借伞》以经典的《白蛇传》为蓝本,融入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大剧种,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相结合,通过借伞这一情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冷漠到友好的温暖转变,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传递了正能量。

《点点关注》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借“林妹妹”这一经典形象结合网络热梗,巧妙地将古典文学中的林黛玉形象与当下热门的直播带货元素相结合,从家庭视角探讨亲情与沟通,引发观众反思。

《小明一家》改编自喜剧大赛作品,聚焦家庭教育,以班主任家访为背景,借幽默情节揭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一真相,契合春晚舞台。

总的来说,2025央视春晚小品在创新与多元上表现亮眼。有的融合经典与现代元素,借传统故事传递当下价值观;有的嵌入网络热梗,紧跟时代潮流;还有的关注社会热点,引发观众思考。表演形式也大胆创新,多剧种交织,还融入即兴表演,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彰显多元魅力。

二、辽宁卫视春晚:笑赢新春 尽显辽韵

余江玲

今年卫视春晚中,辽宁卫视的收视率水灵灵地又排在第一了,可以说是稳定发挥。开场歌舞《金蛇狂舞向北方》民乐杂技齐上阵,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北方特色。秦昊带着台湾媳妇伊能静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拜年;在社交平台上有众多粉丝的张踩铃,带的甚至是洋媳妇!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让我感受到了辽宁的包容性,也符合我对辽宁人热情好客的“刻板印象”,极具辽宁特色!

作为辽宁卫视春晚的招牌,语言类节目一直备受瞩目。在赵本山与范伟缺席的情况下,我原本以为这届的小品会很无聊尴尬,实则不然,新生代演员的崛起,为这届辽视春晚注入了新活力,宋小宝、杨树林、宋晓峰等挑起大梁,《天地寒·人心暖》《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等小品幽默诙谐,极好地展现了东北人民的善良与温情,可谓是笑点密集。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方面,这届辽视春晚可谓是做到了极致,吉祥物“腾腾”融合了辽宁大鼓与东北秧歌两项非遗文化,展现出辽宁的文化韵味与民风民俗。舞蹈《簪花仕女图》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以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为蓝本,采用“诗乐舞”一体的创新形式,通过汉唐古典舞的舞蹈语汇和现代视效技术,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极致享受。小品《白蛇传2025》对经典传说《白蛇传》进行了现代化演绎,重新塑造了白蛇与许仙的形象,让传统故事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这届辽视春晚以“笑赢新春·福盈乾坤”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节目形式,展现了辽宁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保持了辽宁卫视春晚一贯的高水准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充满北方风情的文化视听盛宴!

三、山东春晚:山河锦绣涌春潮,破壁出圈展志骄

张吉

以“山河锦绣涌春潮”为主题的山东春晚熠熠生辉,文化底蕴与时代旋律激烈碰撞,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乐章。舞台上,淄博烧烤、临沂煎饼花、临沂大剧院悦唱团、琅琊古城、临沂电商物流、银雀山汉墓竹简、牡丹马面裙等山东元素纷纷亮相,每一个都承载着山东的独特魅力。

杂技《风林山火》创意十足,把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巧妙地变成了表演中的独特元素和杂技动作完美融合。小品《当你老了》则用幽默又温情的方式,关注起老年人的生活日常。脱口秀《回家的诱惑》,从年轻人的独特视角出发,把山东人的热情好客用有趣的段子讲出来。这场山东春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艺术品位,又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仪式感拉满。

本届山东春晚别出心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首次成功“走出去”,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设立了海外分会场。将中国山东的独特魅力与别样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世界人民面前。

不仅如此,宿管阿姨、卡车司机、工人、网络达人等各行各业的齐鲁儿女也登上了这个舞台。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岗位,却同样展现出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热门歌曲《免我蹉跎苦》,以轻松又魔性的风格,唱出了年轻人独有的乐观与洒脱;而《我的未来不是梦》则唱出了齐鲁儿女的壮志豪情,彰显出他们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

2025年山东春晚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展现山东文化底蕴。既有传统文化非遗展示,又有国潮歌舞全新演绎,彰显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整场晚会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兼顾年轻审美,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齐鲁大地”的精神风貌。

四、河南卫视春晚:非遗传承与现代演绎

陆千蔚

近年来,河南卫视春晚凭借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逐渐成为国内文化类晚会的标杆。2025年河南卫视春晚以“非遗版”春节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节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创意的新鲜活力。从“00后”视角来看,这一创新尝试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河南春晚一以贯之地将文化传承凝练在各种节目的创新演绎上。《十二花神之花开永时》中万茜化身为“司花神”,将梅花花钿、芙蓉发髻、桃花纹样等中国传统妆面、服饰知识普及给观众,同时结合了瓷花、缠花、通草花等非遗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中式审美的独特魅力。杨丽萍团队的《蛇来运转》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为灵感,通过象形舞蹈语汇呈现伏羲女娲福泽万物、孕育生灵的气象,营造出“千蛇狂舞、斗折蛇行”的视觉奇观。这些节目是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让非遗在新时代舞出青春与新意。

当蜜雪冰城雪王与那尔那茜领衔功夫秀《铮铮》;当人们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蜜雪冰城、蛋仔派对、电影封神、唐探系列;当镜头随着李子柒走过热闹的街巷,无数手艺传承人的非遗技术展现出来,李子柒手写的非遗邀请信仿佛化作万千星火点燃了非遗传承的火炬……非遗文化与大型IP联动的巧思让观众感受到新时代文化传承下跨界合作的魅力。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晚会增添了趣味,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的新趋势。

五、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

张芊雅

乙巳蛇年,京津冀融;粉墨登场,联袂献艺。举办了六届的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已然成为独具特色的“津派文化”名片。

相声演员以德云社成员为主,阵容强大,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演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岳云鹏、孙越的《新牛郎织女》好评如潮,引得观众笑逐颜开;孟鹤堂、周九良的相声《春节模拟器》以春节年轻人回家过年为背景,讲述了被亲朋好友盘问的故事,题材新颖且贴近现实。烧饼、曹鹤阳的相声作品中,龙字科新人的参与,展现了相声艺术“老带新”的传承。此外,相声节目还注重创新与时代感,如郭德纲、于谦的《爽剧人生》,融入了许多当下流行的热词和事件,使得相声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和审美。

除相声节目外,本次春晚的歌曲、短剧、演讲等跨界节目也同样精彩。学者马未都带来一段演讲,回忆与天津的独特链接。节目编排还特别打造了京津冀融合的音乐作品,由关九海演唱的《潞河督运图》,体现河海津韵的文化主题。

与央视春晚的百花齐放相比,天津卫视则是地方特色春晚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相声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将京津冀三地的文化巧妙融合,亦为观众喜闻乐见。相声春晚不仅是群英荟萃的舞台,更是雅俗共赏的画卷,完美契合了“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美好愿景。毋庸置疑,2025年天津卫视相声春晚是一场精彩纷呈、充满欢声笑语的盛宴。

六、湖南卫视春晚:欢乐湘聚 多元魅力

杨洋

2025年湖南卫视的春晚以“灵动中国年,新春非一般”为主题,融合多种非遗元素,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开场歌舞《春禧》中,朝鲜族长鼓舞、佤族木鼓舞、翼城花鼓等多民族非遗乐器“粉墨登场”。它们基于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表现形式各异。这些传统舞蹈呈现在一个舞台上,不仅可以让我们大饱眼福,还可以让我们深刻地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数字穿越秀《千年摩崖》中,明星嘉宾化身数字修复师与颜真卿、徐霞客以及李清照等历史名人进行超时空对话。这场穿越秀通过科技赋能,让湖南省祁阳浯溪摩崖石刻再现“生机”,重演千年之前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短片《河街迎春》以刘海砍樵的故事为引,轮番展示浙江象山竹编、常德丝弦、衡水剪纸、桃源刺绣、麻质画、长嘴壶茶艺等多种非遗技艺,通过非遗元素混搭明星嘉宾的方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常德烟火河街的热闹之景中,感受到浓浓的湘味。

除此之外,晚会通过描绘青年人的故事,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正能量。如《喜乐理发店》和《新年友晴天》等节目得到我们的强烈共鸣,让我们感受到青年人在追逐梦想时的努力与坚持,鼓励我们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小品《登顶》传达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奋斗精神。

湖南春晚一经播出,立刻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例如,#湖南常德河街年味好浓#、#邓男子把赵雅芝变成白蛇#等热议话题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素材,让我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多了起来。

何霞: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4年度成都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课题(WMHJTF2024B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