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南韵 一派中国风
文/刘永昶
当倪妮乘着轻舟在运河的波光中惊艳登场时,春晚无锡分会场就找到了一个最适合的叙事者。她此刻似乎是影片中玉墨的再现,从战火与屈辱中走出,穿越到今日江南之盛景。
所以镜头视角就变得顺理成章,镜头内,画舫如梭、游人如织;镜头外,万家灯火、举国同欢,人们一起随着叙事者在移步换景,看风景是否“旧曾谙”?看风景是否换新颜?
从运河到太湖,由太湖再到长江,水是无锡分会场的主角。水是灵动的,是空间的纽带,串联起无锡城的寻常巷陌与百姓人家,串联起现代都市的璀璨灯火与工商建设的累累硕果。
水也是时光的隐喻。亭台楼阁上,诗词歌赋里,苏轼的吟唱,范仲淹的胸襟,顾恺之的画笔,徐霞客的行旅,人们看到的是流淌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短短7分钟,从传统到现代,要容纳的实在太多;于是无锡城的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幻化成了水上光影的梦境纷纷,成就了影像蒙太奇的炫酷。
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格局并不只在无锡。
她的格局在江南,倪妮是一位爽朗的南京姑娘,评弹是人们认知的典型苏州符号,但不要紧,倪妮看的是无锡景,琵琶弹的也是无锡景。江南从来不隶属于哪个城市,甚至江南不是地域的江南,更是文化的江南。
那么就让全国人民在风清月朗、歌舞曼妙的视觉盛宴中,听一听吴侬软语的腔调,看一看江南年夜的风光,感受一派有风雅有风度也有风骨的江南气韵。
武汉的荆楚豪气,重庆的巴蜀火辣,拉萨的高原圣洁,与几个分会场摆在一起,是夜的无锡就是江南的代言人。
她的格局更在中国,无论是传统的承继,还是现代的繁荣,今日之无锡,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春晚的无锡故事就是中国故事的动人篇章。
那么,春晚的主人公就不会只有兢兢业业的演职人员,也一定要有保家卫国的老战士,大国重器的设计者,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让他们走上春晚舞台,共同高歌一曲,是各显身手,也是万众一心。
风景自然依旧,亲切的文化记忆正如不变的乡音一样点点滴滴动人;风景这边独好,簇新的时代面貌正在渐次展开。
春晚无锡分会场,押的是江南韵,唱的是中国风!
作者简介
刘永昶,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影视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