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镜影
——电影《抓娃娃》中的教育沉思
文 | 孙筱梅
电影《抓娃娃》宛如一阵疾风,激起了大众关于家庭教育这一话题的深度讨论。影片虽披着喜剧的华美外衣,却以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映照出孩子在中式教育下的困窘之境,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迷失,以及爱与控制间那微妙且关键的平衡之态。
一、中式教育:束缚自由的枷锁
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过程中,唯有以真诚与爱心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于当下,中式教育却时常漠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成为束缚孩子自由成长的枷锁。
影片中,土豪马成钢夫妇执拗地坚持穷养理念,为了培养接班人,宁愿舍弃富裕生活,带着儿子生活在贫民窟一样的环境中。他们强制儿子马继业每天跑五公里上学,趁孩子熟睡在其腿上注射麻药,阻断其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梦想,甚至让假奶奶一夜之间“离世”,操办了一场狂谬绝伦的葬礼。然而,孩子的喜好、爱恨和真情实感却如同遗弃在角落的珍宝,无人问津。他们未曾思量孩子被同学嘲笑为“破烂马”时内心的自卑,不知其看到父母劳累身影时萌生的自责与愧疚,更忽略了孩子在一夜之间失去至亲时的那种痛彻心扉。当马继业拆穿骗局,得知连最亲的奶奶也是雇来的那一瞬间,他彻底崩溃了,那冷漠与绝望的眼神以及“你们是哪位老师,墙上没有介绍”的话语,令人心碎。
影片中的剧情看似夸张,实则是对当今社会中式教育的一种极端呈现。现实中有多少孩子如同影片中的马继业一样,在父母精心预设的轨道上艰难前行,束缚了自由的天性,也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他们总被父母期望着:考上重点高中就好了、考上好大学就好了、找到好工作就好了……然而期望之路没有尽头,翻过一座山,还有更高的山等待跨越。
二、爱的沉沦:父母的自我迷失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前苏联著名教育专家马卡连柯的这句名言,恰如其分映照出中式教育中父母的现状。
马成钢夫妇家庭优渥,夫妻恩爱、孩子聪慧可爱,本应拥有令人艳羡的生活,但为了所谓的“接班人计划”,他们将一切都围绕孩子的教育,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能随意消费、不敢享受生活、无限放大孩子日常的每一个细节……单调且乏味的生活不仅束缚了孩子的自由,也使他们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们是偏执的,以爱为名裹挟着马继业,沉迷于“善意的谎言”无法自拔;他们亦是自私的,用自以为是的奉献和牺牲感动自我,全然不顾孩子内心的真实渴盼;他们更是可悲的,在对孩子过度干预和关注中自我消耗,忘却了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将十几年的宝贵光阴白白荒废。甚至在影片结尾,面对脱离预设轨道的儿子,马成钢仍以开玩笑的口吻对妻子说:还想“再练一个小号”,从头教育。
回望现实生活,这犹如众多中国式父母的真实画像。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将孩子的成功作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为了孩子的学业,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宁愿牺牲职业晋升机遇,更有些家长将自己的辛苦与付出当成束缚孩子的绳索,以道德绑架、打压式的教育方式来塑造孩子。殊不知,这种自我牺牲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让自己心力交瘁,还有可能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爱与控制:探寻真爱的密钥
《抓娃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家庭复杂而微妙的纠葛。影片剧情看似荒诞不经,却更像是对现实的夸张展示,其背后揭示的中式教育问题令人不寒而栗,也引发了人们无尽的反思。
不可否认,电影中极端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若不是父亲的干预,马继业或许被宠坏;若不是坚持每天跑五公里,他或许难以发现自己的体育天赋,更无法以705分的成绩考入心仪的体育大学。但与此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童年阴影。如何把握爱与控制的适度平衡,让孩子既不像马大俊一样,一生都在寻求父母的爱与认可,也不像马继业一样,失去自由成长的契机,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影片中奶奶的扮演者萨日娜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自然生长。”诚然,人生没有固定的轨道,也没有谁能定义哪一条路是正确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的过度干预,影片中原本擅长跑步的马继业,是否也早已成为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而非沦为陪跑之人?在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父母唯有放平心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在对孩子的适度干预与自身价值的追寻中,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双向奔赴。
当结尾歌曲《我想当风》响起时,那份强烈的共鸣深深触动心弦,愿每个孩子都能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自由翱翔;愿每位家长都能找回自我,绽放生命的绚烂光彩。
作者简介
孙筱梅,扬州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三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