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情愫向云端:电影《解密》的解密
文 | 臧书德 朱磊
在这个“闪”时代,如果说电影是“造梦”的个性化私搭乱建的数码科技手艺活儿,那陈思诚导演、刘昊然主演的《解密》,无疑是这个暑期院线电影中“商娱+主旋律”炫酷狂奔乱迷人眼的天马。只有立足于对异度空间里“梦”的解析角度诠释《解密》这部电影,方能把准此剧中虚实互切、真幻相生叙事逻辑合理性的基点。
《解密》剧照
依托有故事的宝藏、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城,《解密》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约20年。记录了一个数学天才少年,在历史更迭与社会变迁大坐标上的蜕变过程。以具象化方式展现了天才少年容金珍,一路从失孤童年到青骢才俊,再到报效祖国的无名英雄的辉煌篇章。剧中,与虚来幻去的十大梦境相比,侧重于实写的情感片段虽说占比较少,但却从客观人性情感的小切口楔入,直达心灵之梦最柔软的底部。故而,一个“情”字,不失为解读、解密这部电影的显微镜。
一、艰涩跋涉的童年孤情
《解密》剧情中,对天才容金珍身世的前置设定极妥:孤儿,被传教的洋大人收养,授以“释梦”玄学,后,又托付给同宗、之京大学副校长“小黎黎”。这一系列铺垫,虽没有给予容金珍哪怕一个实质性苦难镜头的特写,但环环不离苦难。如此欲扬先抑的叙事手法,为之后展示容金珍在数学领域的旷世奇才和辉煌的人生蜕变,埋下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性合理。
二、青春欢恰的师友之情
在电影《解密》剧情推进过程中,之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加天才希伊斯与容金珍的对手戏份极多。从希伊斯在黑板上布置一道超级数学难题开始,到容金珍“秒解”给出答案之后的剧情反转,让他们从师生关系渐渐演绎为亦师亦友的学术思想道友,甚至达到心灵上的知音状态。这期间,他们一度达到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身心合辙,他们在数学及密码领域探寻求索的同频共振,应该是两个天才振翅共舞,彼此从对方身上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心灵飞翔之旅。无奈,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波兰籍的希伊斯草萍般漂零美国,沦为服务于战争的隐形打手。而滞留故国的容金珍,也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一步一步成长为捍卫国家的无名战士和隐秘战线上的英雄。导演如此花开两朵、双枝并举的叙述演绎,为之后二人在代号“紫密、黑密”的密码破译大战,预留了非常合理的导火索。同时,也无声的提出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一严肃命题。
《解密》剧照
三、波澜不惊的寻常爱情
统观电影《解密》全剧,关于男主容金珍的爱情戏份极少。无论是他大学期间寄居在小黎黎校长家,与其女儿之间掺有亲情的青春驿动,还是早期进入神秘机构701外围,与小梅异性间“野蛮”碰撞的偶然,都没有感受到轰轰烈烈的蚀骨激情与电闪雷鸣。编导如此对高智商天才在情感方面低情商的叙事表达,应该说是对那个时代里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重叠再现,也为广大普通观众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超级“偏科天才”的内在情感世界,提供了一条直观而具象化的认知渠道。
四、安如磐石的家国情怀
电影《解密》中,郑重其事对容金珍说及家国情怀的人,一个是希伊斯,另一个就是校长容小来(小黎黎)。前者说,是小桥流水、是风、是自由……后者说,是捍卫国家的山河土地、是责任担当……两种文化赓续背景下的说辞,个体生命的过程体验和民族整体命运的繁衍,二者间的认知高度、力度和深度显而易见。可喜的是,容金珍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挑起了捍卫祖国山河寸土的重任。电影中,在得知严实科长率队破译“黑密”之后,坐在轮椅上的容金珍说:“这是我的国家,好美啊……”将他常驻于胸的家国情怀畅意直抒,也将这部真幻结合、商娱+主旋律的电影主旨推到一个回归历史,致敬英雄的应有高度。
《解密》剧照
五、心理学范畴人格结构理论中容金珍的意义
极具精神分析学说建树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一个自然人的生命有机体,其“本我”体现的婴、幼、童年的发育成长环节,是其人格的生物面。“自我”则存在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应归属于人格的心理层面。自我的功能有二:一是能使个体意识到自身认知能力,二是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知”和“自我理想”化合,“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人格置顶。个体生命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闭环绝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过渡、对流、冲突、协调等多元矛盾运动之中。
如上所述,再审视电影《解密》中的容金珍,从其天才童年失孤艰难生存,到青年奋发学习的自我追求,再到中年投身报效国家的自觉担当,完全从心理学人格理论上,印证了“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自我不断拓展认知强健自身;超我升华自己,实现道德性、社会性的大写的人生理想”,这样一条螺旋式上升的人格之路。
从艺术的高度发轫,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会依托自身艺术门类固有的方式与优势,弘扬真善美,关注自然、人类、社会、伦理等具体细节,直至升格为高尚的家国情怀。电影《解密》也不例外。这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隐晦性符号、心理学概念和无常的梦境,凭借数码科技真实具象画面,呈现主人公虚幻抽象的内心潜意识活动轨迹。故而将男主在剧中的人格递进搁置于心理学范畴解析,也是欣赏解密该剧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更加具有现实性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臧书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老挝友好文化使者、《扬子晚报》紫牛号专栏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出版发行书法文论专著《无中生有》。
朱 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发行考古文博专著《东海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