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锐评
康伟 | 令人难忘的质感和美感
——评《世说新语·谢公故事》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4月25日17:22
“罗周风格”中,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基于古今中西探寻的敞开性,有强烈的文学性和诗性,有戏剧艺术强烈的美感,有充满想象力的编剧艺术,有丰盈的现代性和主体性,有对人的深刻书写和呈现,有艺术创造的历史自觉。这些,在昆剧《世说新语·谢公故事》中均有生动体现。

令人难忘的质感和美感

——评《世说新语·谢公故事》

文 |康伟

“罗周风格”中,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基于古今中西探寻的敞开性,有强烈的文学性和诗性,有戏剧艺术强烈的美感,有充满想象力的编剧艺术,有丰盈的现代性和主体性,有对人的深刻书写和呈现,有艺术创造的历史自觉。这些,在昆剧《世说新语·谢公故事》中均有生动体现。

从《世说新语》到昆剧《世说新语·谢公故事》,堪称“惊人的一跃”。所谓“惊人”,并不是故作惊人语,而是基于一种出人意料但又带来极大审美愉悦的创造。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上千个人物,片段式的书写非常有意味,读来饶有兴味,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想象空间。但只言片语式的文本,与戏隔着遥远的距离,或者说一般很难将它与戏联系起来。罗周的创造性就在于,在貌似“没戏”的地方开掘出“有戏”的艺术空间,并生长出独特的个人标识。

这个“有戏”的空间中,有历史认知,有文化开掘。这里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体察。罗周下的是真功夫,打的是“深井”,找对了方向,找到了“泉眼”。如此,她才能在10余则《世说新语》“段子”和几则“晋书”记述的基础上,以奇思妙想、匠心独运,赋予《世说新语·谢公故事》血肉、骨架和灵魂,实现创造性的“无中生有”。她对待经典、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路径,特别值得提倡。

《世说新语·谢公故事》确实是有故事的。《侯门》讲的是郗超与驻兵新亭、潜行京都的桓温密谋篡国的故事,《举将》讲的是谢安、郗超为国举将抵御苻坚的故事,《破局》讲的是谢安、郗超对弈和淝水之战战报的故事,《梦鸡》讲述的是谢安与桓温梦游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或隐隐约约,或如梦如幻,或虚实相生,但从《世说新语》到《世说新语·谢公故事》的故事建构,是精彩的,是充满想象力的。更为重要的是罗周讲故事的方法,以及故事中的诗性,以及在这个方法论中的剧作家的主体性。

《侯门》所据《世说新语》原文,以谢安和王坦之为叙事主体,《侯门》则以郗超和桓温为主体。谢安和王坦之是虚置的,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但虚置的谢安和王坦之,却在编剧的巧思中并未缺席,而是随着郗超的拒而不见和长生的跑进跑出参与到矛盾的生成和强化之中。

《举将》有效规避了平铺直叙的风险,因为谢安和郗超所举之将均为谢玄,如何让举将举得有冲突、有意思是一大难题。罗周的方法有三。一是巧妙地以谢安、郗超献药方治太后心病引出举将。二是顺着药方的逻辑,谢安、郗超精彩地“报药名”,一连串药名一语双关,充满隐喻,意味深长,直至以缺一味主药的比喻引出谢安推荐主将谢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药名”并不是谢安和郗超各说各的,而是相互“咬口”,并且咬得自然、贴切,贴着剧情逻辑,也贴着人物的性格逻辑,戏一下子就更活了。同时,关于药的主题贯穿始终,可以说把药这个引子用足了。三是让郗超引而不发,并且尖锐地指出谢家“功成惮恩赏,事败罹凶殃”,让人误以为他不同意举荐谢玄。当太后追问,郗超才开出自己的药方,主药正是谢玄。这就让矛盾推进至高点,同时又通过“内举不避亲”和“外举不避仇”化解矛盾。

《破局》和《梦鸡》,有相似之处,都是类似于时空穿越。

《破局》事关三局,或者说破了三局。一是棋局。这是最直接的,谢安和郗超下棋,当然是谢安想下棋,郗超并不想下,在谢安的想下和郗超的不想下之间,戏就有了,张力就有了。

二是战局。谢玄从前方发来淝水之战的战报,谢安置之不理,郗超心急如焚。在谢安的置之不理和郗超的心急如焚之间,戏就有了,张力就有了。通过“是拆也罢、不拆也罢”“是看也罢、不看也罢”“是说也罢、不说也罢”三次递进的矛盾和郗超的三次让子,强化了冲突,人物形象随着生动鲜活。

三是戏局。这里破了戏曲传统的局,极具创新意识。谢安竟然脱鞋,长时间盘腿而坐,这种程式从未见过,确实是破了戏曲传统的局,破得异想天开,破得符合逻辑,破得新意迭出。盘腿而坐,与谢安的“矫情镇物”、气定神闲相契合,与如热锅上蚂蚁的郗超形成鲜明对比。结尾处,家院一句“驿使传信,郗超郗大人,病故扬州”,也可算作戏局的一部分。与谢安对弈的,原来是郗超的魂魄,是梦游的郗超。剧至此处,在亦庄亦谐之外,顿生强烈的悲怆感,使得《破局》十分丰富立体。

《梦鸡》也是以梦游的方式来构建时空。避祸扬州的谢安,在梦中跟随去世十六年的桓温的引导,在“万水千山,一念即至”的梦游中,生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等关于人生的无尽感慨。这是剧中人的感慨,也是读剧人、观剧人的感慨。

无论是罗周的剧本,还是施夏明、周鑫主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出的舞台版本,《世说新语·谢公故事》都彰显着昆剧艺术本源性的魅力。它们抛却了外在的、喧嚣的、物化的破坏性元素,在题旨生成、时空构建、文化开掘、诗性表达、艺术创造等方面,呈现出少见的质感和美感,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

康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