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锐评
孙惕 | 如歌如泣 声情蘩漪——盛小云与中篇弹词《雷雨》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5年03月06日16:55
话剧《雷雨》作者曹禺先生曾高度赞誉苏州评弹,将其艺术概括为“说、噱、弹、唱、评”五个方面。苏州评弹能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和手段,对这一经典进行改编创作呢?盛小云是在这样的压力下逐步进入中篇弹词《雷雨》(以下简称中篇《雷雨》)创作的。她像所有学步的孩子一样,既充满欲望,又心怀忐忑!

编者按:3月1-2日,由中国曲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主办,“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盛小云领衔的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盛世云霓》盛小云舞台艺术展演系列活动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拉开帷幕。江苏省曲协、省评协邀请曲艺名家、评论家撰写评论,并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歌如泣 声情蘩漪

——盛小云与中篇弹词《雷雨》

文 | 孙惕

话剧《雷雨》作者曹禺先生曾高度赞誉苏州评弹,将其艺术概括为“说、噱、弹、唱、评”五个方面。苏州评弹能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和手段,对这一经典进行改编创作呢?盛小云是在这样的压力下逐步进入中篇弹词《雷雨》(以下简称中篇《雷雨》)创作的。她像所有学步的孩子一样,既充满欲望,又心怀忐忑!

“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敬么?”(曹禺《〈雷雨〉·序》)在专家指导和团队研讨的基础上,盛小云对《雷雨》原著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心理历程、角色表演定位以及原著经典台词等,都进行了潜心学习和认真琢磨,结合排练过程,反复推敲,又将评弹与话剧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对比和取舍,尽量扬长避短,力求厚积薄发。当她正式亮相舞台时的表现终于不负众望——盛小云塑造的蘩漪,美艳端庄中透露出孤独难耐的郁热、表现出欲哭无泪的神情,角色鲜明,表演自如,张弛有度,说唱俱佳,情感分寸细腻而准确。由于她和清俊儒雅的徐惠新、沉稳自信的施斌、戏谑生动的吴静、清纯恬淡的陈琰和温文工整的吴伟东等当今评弹界优秀中青年实力派演员组合的共同演绎,中篇《雷雨》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9月,该节目作为唯一一台非话剧类节目,应邀参加了由原文化部、中国文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曹禺百年诞辰经典剧目展演”。同年,中篇《雷雨》荣膺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第一名,并由央视CCTV进行了全程播出。

盛小云对中篇《雷雨》的诠释和演绎付出了满腔激情和艰辛努力。

该书第一回《山雨欲来》,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喝药”和“留萍”两段,“留萍”一段又分“三年前的回忆”与“三年后的今天”两个层次:

“喝药”一节,面对周朴园的步步紧逼,蘩漪句句顶撞,毫不示弱;可是当周萍难违父命手捧着药碗走到她面前,随着“母亲”出口应声跪下的一刹那,蘩漪的心却像炸裂一样的痛!(私白)“想不到我不顾一切所爱的人竟是这样的懦弱、这样的无能啊!”期间,两人有一段对唱——(蘩唱)“敛双眸,暗将周萍窥,(萍唱)皱双眉,忐忑头难抬。……(蘩唱)求你母亲两字休出口;(萍唱)父权严威;(蘩唱)求你挺直腰杆莫下跪;(萍唱)父命难违;(蘩唱)求你求你我求求你;(萍唱)为难为难我实为难。”盛小云在这一段末尾几句的演唱,与其说是用声音在“唱”,倒不如说是用心在“说”,她在正常行进的声腔节奏上,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突然间全神凝息,紧接着是蓄气、停顿、留“白”、还原等多种手法的连续贯穿,充分揭示了蘩漪此时此刻孤立无援、欲哭无泪的痛苦心理。

“留萍”起始由周萍赠于蘩漪的一把绢丝团扇而引出了三年前“母子”二人朝夕相处、心心相印的情感萌芽,再通过共赏昆曲《牡丹亭》和作画题词《声声慢》的深情回忆,自然过渡到双双坠入爱河,以至于引发了这段不该的“孽缘”;当美好的回忆嘎然而止又重新回到现实中时,蘩漪面对胆怯懦弱、回避退缩的周萍直抒胸臆:(蘩唱)“我是脱水荷花心已枯,你似阳光清泉来滋润我。你关心我,爱护我,明白我,抚慰我,使我叶茂枝繁心复苏。……开弓哪有回头箭,我蘩漪从不悔当初。…… 既然你救了我,怎能够抛撇我;离开你,复活的荷花亦将枯。……(萍唱)蘩漪啊,我求你高抬贵手来宽恕,…… 我们各行其道奔前途。(蘩唱)我是什么路?是母亲的路,还是情妇的路?你究竟要我走哪条路?(白)一个女人不能受两代的欺负!”这一段唱由润物无声的似水柔情逐步过渡到反诘质问的咄咄逼人,可谓层层递进,字字铿锵。盛小云在演唱上,既保持了传统俞调婉转抒情的本质特征,又剔除了中规中矩的传统过门,加上娴熟的演唱技巧和特有的声音、表情、眼神之间的细微变化,将一个被人所弃、为情所伤,却又爱怜交错、怨恨交加的蘩漪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正如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所言:“她是最富于魅惑性的。这种魅惑不易为人解悟,正如爱嚼姜片的才道得出辛辣的好处。…… 这类女人总有她的‘魔’,是个‘魔’便有它的尖锐性。也许蘩漪吸住人的地方是她的尖锐…… 爱这样的女人需有厚的口胃,铁的手腕,岩似的恒心,而周萍,一个情感和矛盾的奴隶,显然不是的。”

当中篇《雷雨》行进至第三回《骤雨惊雷》,一向自尊高傲的蘩漪已经隐约看到了前方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归宿。蘩漪面对周朴园、周萍和周冲——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文本上共有三段唱。“蘩漪,站在你面前的周萍,不是三年前的周萍,他决不会带着一个母亲私奔…… 我现在真恨不得…… 你死!”周萍寥寥数语彻底破灭了蘩漪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于是乎,陷入绝望的蘩漪当着众人叫来了周朴园 ——(蘩唱)“母子相恋在三年前,一夜恩情胜千年。… 朴园啊,蘩漪非是你笼中鸟,她乃是渴求爱怜一红颜。… 哀大莫过于心已死,是萍儿秋水相扶这枯萎的莲;从此后我心涓涓涌甘泉。故而我今朝无怨更无悔,我窃喜一段真情见了天。”接着,她回过头来鄙视着一旁的周萍——(蘩唱)“我极想听你当年的劝,你说周家门外别有一重天,如花美娟当自怜。…… 抬起你的头来看着我,再说一回当年信誓旦旦的肺腑言。…… 她为此情曾经癫,哪知晓海誓山盟枉对天。”突然间,小儿子周冲的一声哀叫犹如骤雨惊雷一般,使蘩漪从噩梦中醒来——(蘩唱)一声妈妈心似绞,泪眼糊涂竟看不清冲儿在哪边。儿是天使娘是鬼,…… 这一片阴影将笼罩你几十年。我不欠你父亲不欠你兄,我问心有愧独欠你;对不起冲儿,对不起冲儿,我要说上千万遍;面对娇儿却口难言。”对于蘩漪的这三段唱词,盛小云虽然采用的都是蒋调的声腔,但这其中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别样的演绎。第一段,她设计了工整的中速蒋调,唱腔的规范、节奏的行进和声音的传送都显得比较平稳而圆润,恰如其分而又真实可信地表现出此时的蘩漪直面周朴园,毫无掩饰,一吐为快,反倒如释重负,心静如水;凭借着那股非凡而可怕的勇气,使这段“三年前的故事”终于昭示天下!第二段,盛小云随着主人公对三年来周萍一言一行的节节回眸和层层揭露,演唱中多了一丝让人似有察觉的挖苦和讥讽,节奏稍稍加快,声音此起彼伏,隐约流露出了蘩漪极度的报复心理和恍惚的精神状态。第三段,仿佛变成了“魔鬼”的蘩漪,被冲儿的一声“妈妈”从噩梦中唤醒!此刻的她已无颜面对如“天使”般纯洁的亲生儿子,发自心灵深处的愧疚与爱怜顷刻间还原了蘩漪身上并未泯灭的人伦观念与母性光辉!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写道:“一切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烈烈地烧一场……她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这是全书的高潮之处,此时的盛小云已经完全沉浸于人物内心的深情体验,任凭着书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所驱使,所谓的曲调属性此时已经不再重要,而是集中反映在演唱中音色变化和音量收放上的自然控制和真情释放,唱来字字泣血,听着声声催泪,形成了意味深长、动人心魄的音乐气势,也更加增强了蘩漪这一独具“雷雨”性格的悲剧人物的真实感和丰满度!

作者简介

孙惕,一级艺术监督、江苏省曲艺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