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即将于12月2日在福建厦门举办。中国摄协陆续推出部分入选作品选登,敬请期待展览开幕。
长期关注单元作品选登
《新三峡人》 李风 摄
今天我们放舟三峡库区,感叹三峡变了。的确,走马新三峡,三峡的景观、河流的面貌都变了,但变化最大的还是三峡的人。如今,这些新三峡人适应新环境、转变思维方式,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2012年3月8日,湖北秭归郭家坝,刘敏华把老家的桃花树背往新家,老家已淹没在水下。
2015年5月5日,湖北夷陵太平溪码头,一对双胞胎女孩回到祖辈搬迁前的家园。
2017年5月5日,重庆奉节,瞿塘峡。
2015年10月3日,重庆巫山青石镇神女峰下,开民宿的易元修大姐。
2021年10月3日,搬迁到重庆巫山县城的一对新人回巫峡老家结婚。
2022年7月6日,重庆奉节,瞿塘峡口。
《变迁》 杨凯生 摄
大巴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凉山区则是彝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困厄,大巴山区、大凉山区,尤其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大巴山区、大凉山区终于摆脱了绝对贫困,赶上了和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的步伐。
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彝族小姑娘等公交车去往学校上课。
凉山州金阳县红联中心村,青花椒种植户张世春手捧花椒,露出欣喜之情。
凉山州金阳县丙底乡,彝族小伙子把羊群赶到对岸去。
凉山州金阳县沙马村,彝族妇女在山坡上收苞米。
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沙且日各在新房子里收拾。
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乌洋芋家里的民宿。
《我的爸爸和妈妈》 石勐尧 摄
小家的概念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向往的。我的爸爸是一个热爱生活且充满激情的人。2001年,他得了慢性肾病,需要长期治疗,但他依然每天积极、乐观、主动地面对生活。我的妈妈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和最坚强的后盾。有什么困难,她总是一个人默默承担,年过半百,她又遇到了自小就热爱的京剧和绘画。面对父母亲情的不同境遇,这些我分别陪伴的影像,陪着父母慢慢变老……
《台州三十年日常》 王永江 摄
1994年3月28日,台州地区椒江市(今台州市椒江区)拍卖国有土地。浙江省台州市1994年8月建市,是中国沿海的年轻城市。
1999年6月12日,个体中巴行驶在城市道路上。
1999年8月1日,弄堂乘凉的老人们。
2004年10月2日,老年人学跳拉丁舞。
1996年3月7日,台州市椒江区章安小学的孩子围观桑塔纳汽车。
2023年4月30日,临海古城游客多。
《海在低处》 李好 摄
大海,于我而言,自小就血脉相融。在童年记忆里,粤西这片海,物产丰饶,渔村古朴,人文独特。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以“耕海”为生,大海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粮仓”。近十年来,我不断地行走在这片海滩上,尽可能让镜头贴近低处的海和渔民的内心,试图诉说海的故事和他们的生活。大海幽暗悲伤,涛声喑哑,在穹顶之下,它依旧无边无涯,匍匐于低处,亘古不变地抚慰大地。
《墨脱飞来吉祥的彩虹》 祝平 摄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数十年来,国家数次投入人力物力开山修路,受制于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所建路段基本损毁。有人总结过,墨脱公路有着6大高原公路之最: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最大、地质灾害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这些,无不挑战人类道路建设的极限。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2021年5月16日,米林县(今米林市)派镇到墨脱的第二条公路通车。墨脱公路通车,雪山升起了吉祥的彩虹,圆了世代墨脱人的梦想。
1978年6月19日,原52师白云山团二营承担修筑扎墨(扎木至墨脱)公路的主要任务。
1978年6月19日,战士们在悬崖峭壁上施工,脚下就是湍急的雅鲁藏布江。
1978年6月20日,汉族和藏族筑路工人背运筑路物资。
2009年,再次修筑扎墨公路,武警部队主要担负了修路任务。
2014年4月12日,充满希望的门巴族姑娘。
2022年6月15日,墨脱县城。
《布里亚特人》 于德龙 摄
呼伦贝尔草原上,有一支从遥远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跨界而居的蒙古族群——布里亚特游牧部落,百年前迁徙到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畔两岸定居。布里亚特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民俗、文化方式,具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特色。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他们由原始的游牧生活,转为定居、轮牧。今天的布里亚特人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各种关怀、支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过着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2021年7月8日,小牧民在草原上表演节目。
1989年7月8日,姑娘结婚前在娘家梳妆打扮。
1996年7月9日,盛装打扮准备相亲的小伙子。
1981年3月18日,转场的布里亚特人。
2017年12月23日,观看赛骆驼。
1997年6月18日,阿妈赴锡尼河庙看望出家的孩子们后合影。
《从人工繁育到野化放归》 何海洋 摄
为了保护大熊猫,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以卧龙为基地的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2012年,四川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以改善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来促进大熊猫种群复壮。经过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2021年7月7日,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这是一个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目前,科研人员正着力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促进圈养种群间基因交流,使大熊猫种群更加健康、数量稳定增长。
2014年11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一只大熊猫望着远方。当年,因为汶川地震离开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十多只大熊猫回到了故乡。
2021年8月16日,神树坪基地,一只1个月大的大熊猫幼崽在育幼箱中。
2021年7月18日,神树坪基地,科研人员给刚出生的熊猫幼崽喂奶。
2021年12月21日,神树坪基地,科研人员为新生大熊猫称重。
2011年2月19日,核桃坪基地,身穿熊猫服的科研人员将半岁的大熊猫“淘淘”放入背篓,转移到野训基地。
2012年10月11日,四川雅安,全球首只野化大熊猫“淘淘”放归野外。
注:组照作品为部分作品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