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艺网
书协概况
书协概况
领导结构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书法评论
书法人物
名家名作
书法鉴赏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
书法评论
徐红梅 | 让书法艺术融入时代与生活
“五一”假期,不少书法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奔赴山西太原、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只为观赏三大展区精心筹备的展览。5月18日,随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这股观展热潮涌入北京,盛况再现。
[详细]
学术·观点 | 中国书法的审美维度与社会功能
中国人在政治与文化传统上的凝聚力令人惊奇。直到今天,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它的领土、它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它的语言与书写系统以及它的艺术传统。从社会学意义来说,这种凝聚力是通过受过教育的学者——官员这一类群体的同质性来维持的,他们拥有一套稳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思想意识上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但就本文作者看来,这一价值体系中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部分是由在受教育的精英中培养起来的艺术传统所承担的...
[详细]
胡正良 | 江苏省青年楷书十家作品简析及展望
楷书是一个典雅而端庄的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阵地;楷书的灵性书写是一个古老而时新的话题,历朝历代的书家都曾结合认知的感悟和本体的实践,进行过不懈诠释。多年来,江苏作为书法大省,一批又一批青年书家,守望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追寻着解析楷书、书写灵性的探索之路。
[详细]
衡正安 | 论书法超艺术的文化性思考
书法是纯粹的我国传统文化、一种审美现象,从传统的美学思想来看,中国书法是从技,直接到道的文化跃迁,所谓“技进乎道”,并没有现代意义上艺术的概念,即便有某些美学思想、创作形式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相合,但也是非现代的、非系统的,所传世的很多书法作品也没有现代意义上创作的概念。当然,首先要声明的是,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并不一定是书法发展的必然,更不一定是书法发展的未来和福音。本文以柳诒徵书法为例,提出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阐明其思辨的学理依据和逻辑关系。
[详细]
陆明君 | 关于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创作现状的思考
在艺术观念及风格追求多元、书法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当代书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而切准书法之脉,找出病灶,找准对策,是应着力关注的。注重在探索书法大展的机制模式中做足文章,以国展作品所呈现出的现象及评审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使国展不仅成为当下书法佳作的海选与展示,更是充当起当代书法运行机车检修厂的角色,以提升国展的功能。
[详细]
张星星 | “江苏紫金文化优青系列展”个展自述
2023年8月29日—9月16日,系列展的第二场陈三石、张星星双个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展出。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展览评论文章。
[详细]
周善超 | 《苏金海·书法篆刻》品读
论家常说苏金海先生的印风冷峻峭拔、清雅凌厉,我认为并不尽然。“冷峻清雅”大多反映在苏老师创作的以汉印一路印风为主的作品中,所创金文印作品拙朴自然,耀质含章,而甲骨文印作品更是面目多样,或严谨肃穆,或热烈奔放,纷繁多姿。
[详细]
邵 宁 | 翁宗庆旧藏沈曾植篆书册赏析
评判一位书家成熟与否的标志是其是否能写出融传统、时代、自我心性三者于一炉的“自家样”书法来,对于书法理论研究者而言,这种“自家样”则是这位书家的标签,是其在书法史中的坐标与定位。然而,当我们将某位书家做一个整体关照与研究时则会发现,“自家样”是其书法生涯的辉煌部分,而其书法的成就源自于其“非自家样”的不断积累,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对于研究某位书家是极为不利的。
[详细]
薛元明 | “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于近日播出完毕,节目的举办和“出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书法现象、书法问题、书法传统、书法市场、书法学问、书法破圈等一系列思考。
[详细]
李昕 | 使书法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策划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将承续传统书法艺术与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焕发时代光彩,受到观众喜爱。节目的热播说明大众对书法艺术的关注持续升温,这也对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推动传统书法融入现代生活、引领时代审美风尚?
[详细]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文艺著作权维护中心
苏ICP备08011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