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家名作
钱玉清:生命不息 逐梦不止
2019年04月08日08:31
钱玉清,中国书协会员、江苏公安书协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文联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曾在瑞典、法国、马来西亚、乌克兰、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乌克兰舍甫琴科国家博物等国内外重要机构、场馆收藏。

艺术家简介

钱玉清

中国书协会员、江苏公安书协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文联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曾在瑞典、法国、马来西亚、乌克兰、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乌克兰舍甫琴科国家博物等国内外重要机构、场馆收藏。被评为“2012年兰亭诸子”获奖书家(全国10位),全国首届十大美术新青年 (书法仅1人),2008年、2010年、2014年、2018年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人物。作品四十余次在国展中入展并十多次获奖,主要有:连续入展第九届、第十届(获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围获奖面试);连续入展第二届(获奖)、第三届(获奖)、第四届全国草书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并先后在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等展览中获奖。获第二届江苏省书法奖、第六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书法报》2013——2015年年度佳作奖第一名。受邀参加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鸿篇巨制——当代百位名家书写美丽中国提名展、首届“草圣故里”全国草书名家学术提名展、湖南永州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等。

文心雕龙

汤国梨《澄湖吟》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数则

荷叶藤花联

冯梦龙: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雷震《村晚》

墙角数枝梅

近几年,在基本确定了自己审美追求的大方向、主色调的前提下,我的书法创作还一直在尝试着做些修正和调整,尽量不让自己结壳而走向固化和僵化,力争使自己的作品在每个时段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唐代大儒孔颖达云:“天之为道,生生相续,新新不停。”宇宙万物,天地苍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都是变化着的存在,变是永恒的不变。一个有志的书家一定有一个在不断求新思变中而形成的不断充实、完善、壮大的成长历程。特别对年轻作者来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胶柱鼓瑟、不知通变是成功的大敌。有了一点小成绩就抱住死不放,固守老一套,认为这是巅峰状态的发挥、终极目标的追求,重复着自己重复,因袭着自己的因袭,虽不会有大失,但一定不会有大成。因为这是缺乏勇气突破自己、改变自己,甚或是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表现。对此,我朗若列眉、炳如观火,时刻提醒自己,保持高度警惕,不至丧失创造力,减损战斗力,过早成为旁观者、过去时。除重大展览外,尚择机会零星参与一些普通赛事,且通常不以成熟型的面目示人,每每投寄探索性的与素日风貌迥然不同的作品,意不在攀蟾折桂,委实以测探试水,投石问路为鹄的。藉以验证实践方向的正确性、普遍接受的可行性、竞争优势的概率性。即便结果狼狈不堪,抑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我习惯把以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图片存储于电脑,每年都分别按时间顺序建一个单独的文件夹,这种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了,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轻松地检索和查阅任何时期的作品,对自己作品的变化、演进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档案存留和清晰、直观的历史轨迹,以便随时检视和对比,适时地研判分析、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性地对作品进行“体检”,让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客观的评估、正确的认识。我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编缀一本曾在重大展赛上获奖、入展的作品集,然后每件作品都附注短文加以推阐。十多年的投稿参赛,也有一些感慨、感想、感悟,有必要作一个汇总和小结,回望来时的路是为了坚定明天的梦。

沈鹏先生在《美育的渴求与纯化》一文中指出:“不进则退,我以为对艺术创作来说道理相同。固守一种风格不求思变,就意味着艺术生命停滞。对美的追求,意味着对创造性劳动的追求。美育的重要使命在激发创造力。”揆诸往昔,虽然不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但的确一直在寻求“不同的我”的路上艰难跋涉。尽管停停走走,来来回回,跌跌撞撞,但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思考、探索的脚步,心有所向,目视远方。

诚然,一旦形成了个性化品格趣尚的思维方式和形式追求的状况下,要稍有寸进也是极其不易的。如何加大可融性,提高可塑性,增强可变性,不至产生自闭式的排他性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的理解和体会首先应在工具上寻找破解的答案,事实证明书风的形成和书写工具的选择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几年我在尝试着用不同材质、不同特性的毛笔进行书法创作,狼毫的、兼毫的、羊毫的,长峰的、中锋的、短锋的都有在用,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固定用笔。我感觉不固定用笔对我目前寻求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创造了很大的拓展空间,但个人的精神状态在作品中的表露还是会有很明显的个性化印记的,这是每个人内在的、固有的情性禀赋和综合素养所决定的。艺术创作,最终还是要尊重和服从内心的需求,“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现阶段,我还是喜欢奔放的、畅快的、浪漫的、激越的风格表现。

人生朝露,书道千秋,你永远无法预知自己是否会迎来“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惟有“无休无歇,一往直前”,生命不息,逐梦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