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曲艺热评
安昌礼 | 唱响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4年11月15日16:32
2024年9月22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承办的中日说唱组曲《东渡》,在张家港塘桥文化中心剧场隆重首演。

唱响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

——评中日说唱组曲《东渡》

文 | 安昌礼

鉴真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象征。唐天宝十二年(753),鉴真一行顺利抵达当时的主要出海港口之一——黄泗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同早已等候在此的日本遣唐使团会合。一波三折后,惊天地、泣鬼神的第六次东渡开始了。2024年9月22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承办的中日说唱组曲《东渡》,在张家港塘桥文化中心剧场隆重首演。作品以苏州弹词、鉴真法师故乡的扬州清曲、弘法之地的狂言浪曲等说唱形式为主,以中日人文交往、文明互鉴的故事主题创作文本,用黄泗浦送别作序,以宝典颂曲为跋,通过玄通寺夜思母、海上惊魂甫定、鉴真在招缇寺等三幕为主要结构展开。剧本、演员、观众同频共振,中日说唱肆意挥洒交相辉映,生动演绎了鉴真东渡的故事,塑造了鉴真法师坚毅无私、兼爱奉献的动人形象。

真正的生活,就在粗茶淡饭之中。真正的艺术,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在中日说唱组曲中值得一提的是诞生于东渡福地张家港的河阳山歌和河阳宝卷。河阳山歌以张家港市南部地区民间艺人唱叙农民在行舟、车水、栽秧、挑担等劳作过程为主;而河阳宝卷则源于中国唐代变文俗讲和宋代讲经,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吴语地区。《东渡》在核心人物选取上,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五人分别为鉴真法师、日本遣唐僧荣睿、普照,鉴真在扬州大明寺的弟子灵佑,以及虚拟人物鉴真母亲。人物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节奏中缓,仿佛是一首无声的行板,在纸上跃动。《东渡》彰显了鉴真法师坚守初心、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东渡精神,亦是中日两国说唱艺术家的首次合作。该项目入选2023年外交部、中国文联重点项目,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项目,是2024年长江文化节“开放长江”板块重要活动。观看后感触颇深,其特点概括为三点:重释经典故事的现代性、解构中日说唱的交融性和探索评弹发展的多样性。

重释经典故事的现代性。鉴真东渡故事虽家喻户晓,但以中日说唱组曲呈现,所包含的元素却非常丰富,从文本、艺术学、美学等多维度深度解析。序曲《送别》唯美朦胧,随着幕后伴唱,大幕在晦明变化中徐徐开启,布景简约但饱含象征意味。苏州弹词、河阳山歌、扬州清曲、日本谣曲以吟唱的方式逐次登场,唤醒观众关于鉴真法师的记忆;演员通过唱白建立起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一出场就把情绪送到观众的心里。演员灵动的表演极富感染力,这是长时间训练才能达到的一种延续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清晰传递情感和语言的变化。唱腔委婉徐疾、刚柔并济的《东渡》说唱,既有坚定的力度,又有婉转的韵味,深深蕴含着对追求更高层级艺术的渴望。尾声《颂歌》部分仍以评弹曲调为主旋律结合其他曲种,由中日艺术家共同演唱,在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交流融合中,让彼此的光芒交相辉映;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是一种精神执念与追求,让我们在讲述的中国故事中,与古今对话、与时代共鸣、与中外共情,给观众以新时代的思索。所以我认为《鉴真东渡》最大的特点,就是当你熟悉了鉴真东渡的全部文本后,依然无法猜出音节“下个点”会落在哪个位置,会以怎么样的方式起承转合。这些被称为文化精粹的无形之物,观赏时有悄无声息的震撼,鼓掌时有举重若轻的动情。

解构中日说唱的交融性。听者赏其音,看者观其艺。狂言在第二幕《渡海》中登场。海龟和小鱼是故事中虚构的角色,即兴喜剧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吟唱部分,回环往复中声音让情感如钟摆一样跃动,最后直至升华。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两位日本演员声音共鸣炫技、肢体的舞蹈和饱满的情感,让狂言的艺术张力直入肺腑。这种感觉就像是能把观众代入进情节去,让我们跟着音节跌宕起伏经历游走,让观众痛快淋漓地过了把瘾。隆重热烈的日本浪曲出现在第三回《弘法》中。作为日本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表演时,由一人说唱,以三味线(中国三弦的日本形式)伴奏。简单的形式,在我们脑海中想象故事里的大千世界。曲师使用三降调调弦法调弦以奏出独特的曲调,表演者玉川奈奈福的声音时而高亢粗犷、时而刚柔相济、时而苍劲有力,向人们倾诉着感情;有时甚至会加入即兴表演的成分,充满活力的说唱艺术浪曲,与中国说唱同台演出,当唱到“超越一千多年的时光,鉴真的志向直至今日仍连接着两个国家,连接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心”时,全场沸腾掌声雷动。声声入耳的说唱艺术诉说着人类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将生活在完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观看中日说唱组曲《东渡》时,我感觉仿佛鉴真法师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探索评弹发展的多样性。第一幕《母子》中胡琴深情,余音绕梁的弹唱浓缩、蕴含了整部作品的情绪。有人说有想法的歌者可以升华作品;如同好的作品就是要细致打磨,才能产生真正动听的声音、优美的意境;在这一幕我特别注意到演员在声调转化中细致入微之处的拿捏。说唱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歌者的脑力,时时处处都要呈现对人物角色、语言声音、音乐节奏等细致度的把控。当技巧早已无声无息融入说唱之中时,当季静娟唱起“天下娘心通儿心,母子血浓心连心,回首往事倍亲近,历历如烟亦似云”时,她处理得特别巧妙,余音绕梁的唱腔塑造力极其丰富;用心听,好似在波澜不惊处一个高难度的升华;随着高潮迭起、艺术理念和情感叠加,《东渡》说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让观者在情绪上得到满足,让节目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东渡》以其辽阔深远的叙事、嫁接、转换,让我们所有的思考、遐想、记录都在古黄泗浦这片福地上无限延伸。从这个意义而言,《东渡》说唱向真而行,舞台表现以真实为本,艺术呈现以真诚为镜,以更深、 更广、更复合的视野去提高、提炼、提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百花齐放的生态,以史诗般的壮丽和深情,演绎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鉴真法师形象。当然,中日说唱组曲《东渡》也为说唱艺术特别是评弹艺术焕发时代光彩的探索提供某种可能。

山川异域,日月同辉;中日携手,东渡启航。作为中日说唱艺术家首度合作创排的作品,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和多轮创排,其间中日双方克服语言、档期等诸多困难,终于在2024国际幽默艺术周期间完成首演的《东渡》,既展示了中日说唱艺术各自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中日说唱艺术的同源性和可融合性,更为未来中日说唱艺术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有益探索。据悉,此次首演后,《东渡》还将赴扬州、上海等地开展中国站巡演,并于11月底赴日本东京、大阪等地展开日本站巡演。我们期待《东渡》以最简约的形式合作汇聚艺术之光,唱响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架起友谊的桥梁。

作者简介

安昌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张家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