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文联组织和安排下,省民协组团于2025 新春佳节 正月初三(1 月 31 日)至初九(2 月 6 日)前往台湾新北市参加灯会 及进行手工艺文化交流。所选门类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加人员也是民协精选的优秀民间工艺家。短短六天,时间不长,但收获颇多。
收获之一:深切体会到一个“ 同 ”字。两岸相同的文字、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习俗、相同的饮食、相同的礼仪、相同的吉语。比如拜年吉祥语:“新年好 ”“平安喜乐 ”“吉祥安康 ”等等,完全相同。 两岸本是一家亲,面对面的交流,增加了台湾民众对江苏民间工艺的 了解,增强了两岸人民的友情。不仅仅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沟通。
收获之二:深切体会到一个“时 ”字。此次去台交流,时间选择十分合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两岸共同的节日。春节又成了世界非遗,是生活的艺术,传承的文化。所到之处,我们都说是 “来台走亲访友拜大年 ”的。节日气氛浓,民间文艺融在春节习俗、 礼仪中,这时的交流氛围更好、关系更融洽、效果更显著。多数手作项目现场教学报名人数远超预订名额,带去的材料包不够分配。现场氛围十分热闹。这次以剪纸、香包、灯彩、刺绣、年画、泥人、书画 七项技艺进行了4 场演示和教学互动,吸引了近千名民众踊跃参与。有长者、有学生、有不同职业的群众,下到 3 岁稚童,上至 92 岁老人。尤其是五组大型秦淮灯彩在大都会公园的新北灯会现场,累计有 几十万人观赏留影。南京剪纸还多次在不同的交流场合,现场技艺表演,得到了在场人员一片喝彩。艺术家们除了示范演示外,都能边做边讲,详细说明技艺的渊源、生活场景和文化价值。很好的传播了非遗文化。
真可谓:
南京剪纸,剪出了吉祥如意。(张钧)
徐州香包,送上了健康平安。(井秋红)
秦淮灯彩,点亮了新年希望。(陈柏华)
苏州刺绣,绣美了花好月圆。(梁雪芳)
木版年画,刻出了一团和气。(孙一波)
惠山泥人,绘出了美好祝福。(周璐)
书法绘画,写出了幸福图卷。(陈国欢)
收获之三:深切体会到了一个“融 ”字。通过多点同行交流,将两地同脉的文化融合互鉴,得到不少启悟。我们前往了莺歌陶瓷馆、 美术馆、平溪十分的点天灯、猴硐矿坑洞体验区、宜兰传艺中心、青木堂、艺境空间、吕美丽精雕馆、苗栗艺文中心、三义木雕博物馆、 台北松烟文创中心、台北表演艺术中心、新庄艺术中心等。参观了朱铭雕塑展、吕美丽精雕展、林安泰古厝、吴宗霖铜锣展、布袋戏艺展。并与部分书画家进行交流,包括从先啬宫的楹联、雕塑等的了解,体会到台湾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活用十分重视。传统与现代、 艺术与生活融合发展。两岸的民间文艺和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有不少可参考互鉴的地方。
以文化人,以艺润心。艺术家也是使者,既要传技,更要传播文化。让来自中国人生活的艺术,融汇到两岸人民的当代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