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动态
二十四节气 | 夏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来源: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4年06月21日14:12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陈国欢 水墨团扇《清幽》

夏至农事活动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枝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过了夏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张来喜红雕漆扇骨《路路荣华》

夏至“九九歌”

天文专家指出,“夏九九”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未能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夏九九歌》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最能反映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天文专家表示,歌词用人们对冷暖的感受、表现和行动等,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夏季气候变化的情况,读来和谐押韵,优美动听,用起来科学方便,不失为民间宝贵的科学遗产。

盛春 绢宫扇《夏天的园林》

夏至已至,万物繁茂,愿你珍惜好时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苏轼《定风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姚绣 鹤云团扇《鹤韵》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汉·卓文君《白头吟》

方颖双面异样拉烫檀香扇 《吹箫对月. 捉迷藏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宋·陆游《游山西村》

吴灵姝、倪沈键南通蓝印花布《“凤戏牡丹 蝴蝶兰花”蓝印花布折扇系列》

风俗

民间流传着许多夏至的习俗,比如有句人尽皆知的俗话: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这天很多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其实关于夏至的风俗习惯可远远不止这些哦。

吃夏至饼

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民间还有吃新麦尝新的习俗。用麦粉调成糊糊,摊成薄饼烤熟,并夹以青菜、豆荚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

吃馄饨

夏至日,无锡人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的习俗,这是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张丹 书法折扇扇面《诗经•秦风•蒹葭》

邢伟中檀香扇《风华绝代·人间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