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热评
民间美术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优化完善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促进了学生文化知识、审美观念体育创造能力的培育提升,是当代中华民族群众美学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路径。[详细]
如何从民间本位的角度来阐释“民众的美学”?又怎么从民间审美旨趣出发,去欣赏和诠释民众创造的审美文化?本文结合“民间趣味”的讨论,重点解读民间艺术的“土气”、“喜感”、“有趣”等本体特征,以此阐释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风格。[详细]
在政治运动与文化、经济运动的激荡中,农民画一直摆脱不了时代思潮的命名。要想辨析清楚农民画的艺术渊源与属性,必须祛除农民画名称的时代印记。农民画的艺术属性不受其创作主体的社会职业影响,也不因进入现代社会后便拥有“现代性”。农民画与年画同根同源,都是从民间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农民画与年画在色彩运用、构图造型、题材内容方面都十分一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在艺术表现、题材、社...[详细]
QQ截图20201214102209.png
儿童意象在农民画意象经营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纵览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其运用表达体现在,一是糅合传统祥瑞图案的儿童意象,体现了农民画生成的民间脉路与传统经验智慧;二是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中的儿童符号表达,彰显了国家意志对于民众的思想改造与价值认同效果;三是作为乡土情结的儿童意象诠释,这是农民画回归艺术本位、回归民间生态的必由之路;四是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儿童意象认知,折射出农民画贴近现实,反映现实的目标旨要,适应了当下农村发展建设的叙述语境。[详细]
QQ截图20201214102348.png
文化记忆理论从人类文化学的范畴对记忆进行学理性的阐释,扬·阿斯曼从记忆理论审视文化,提出文化记忆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而且具有为未来奠定基础、铺平道路的功能。农民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作为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独特的画种,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尝试以邳州农民画为例从文化记忆视角浅谈农民画创作。[详细]
近年来,重大主题农民画创作活动逐渐兴起。文章立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视角,在简析重大主题农民画的内涵及特征基础上,阐释重大主题农民画利用具象形式和农村背景来塑造国家形象的复合表达方式,进而从“民间叙事方式强化国家内部形象”和“弥补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乡村形象”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价值,并提出未来重大主题农民画创作应从融入地方历史、适度唤醒灾害记忆、增强可及性三个方面来提升其在国家形象...[详细]
QQ截图20201214100910.jpg
农民画来源于传统民间绘画,是民间美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的表现样式,是民俗文化的产物之一;同时,也是特定的创作主体对自身生活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