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发展瓶颈和前景态势
文/王 飏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画、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织染、皮影等民间美术,以多样的材质、精巧的工艺、吉祥的图案反映各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信仰,这些在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中所诞生出的民间艺术,融入了劳动群众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树立起中华民族朴素的审美观,凝聚起具有乡土意味的情感认同。
民间美术和其他美术形式一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它和传统的文人美术、宫廷美术、工匠美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产生于基层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广泛应用于百姓家居和民俗活动中。这种特质一方面为它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广袤的群众土壤,另一方面,也使得它在当今社会朝向多元化、现代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削弱其存在价值,甚至一度被边缘化。
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民间美术面临主体流失的危机。清末,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之后的百年间,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城镇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原来的农业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加入工业生产的行列,使得民间美术的主体转型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民间美术流失了它强大的原始创作群体。
其次,民间美术功能价值逐渐弱化。历史上,民间美术曾经具有强大影响力,年画、剪纸、皮影均起源于汉代,中国年画四大家久负盛名,南宋时候剪纸已经成为成熟的职业,皮影戏曾经随着成吉思汗的军事远征,传入波斯、阿拉伯以及欧亚各国。抗战期间,延安鲁艺的艺术家张仃、力群、古元等人学习当地民间剪纸,创作出反映边区人民生产、战斗的新剪纸。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年画运动在文化宣传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本土文化形式的丰富,西方外来艺术的融合,审美趣味的改变,使得民间美术的当代价值和社会功能逐渐弱化,受关注度严重下降。
再次,民间美术形态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长足发展,出现过各种流派,引发出各种思潮碰撞,产生了引领性的创作潮流和体系化的理论高度,推动了这些美术种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民间美术的创作者相对分散,候补梯队相对不足,专业研究者相对缺乏,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民间美术形态发展的长久滞后。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发展民间美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灯彩、编织等在内的传统美术达到417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还提出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因此,将民间美术的诸多种类纳入非遗名单,是通过国家机制对面临衰落危机的民间美术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最佳方式。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热潮推动,和时代审美风尚的迅猛变化,民间美术自发地以新的形式演绎和发展。在国风复兴的今日,民间美术的传统元素被大量使用,如:明清木雕成为新的室内装饰元素,织染花纹融入时尚服饰,文创产品中大量吸收民间美术图案,等等。同时,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相连,如:新剪纸和新年画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传统木作造型时尚化,影视游戏的动画角色渗入数字皮影,民间灯会引进动态3D投影技术等。总之,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结合新的审美需求、科技背景和市场契机,民间美术正在以更灵活的形式,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以更迎合当代人审美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民间美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和时代属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承载过相应的社会功能,它的兴衰变迁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曲折历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收藏利用、保护和发展,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文章原载于《中国美术报》2022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王 飏,江苏省国画院副研究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