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世界戏剧日” 用戏剧宣传镇江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3月28日09:06
“世界戏剧日”是国际戏剧协会创立的一个纪念日,自1961年,国际戏剧协会将每年的3月27日设立为世界戏剧日。 这一天,许多国家会举行相应的戏剧庆祝活动,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弘扬戏剧艺术,传承经典文化,提升公众对戏剧的关注与热爱,共享戏剧艺术给人类带来的精神财富。

“世界戏剧日”是国际戏剧协会创立的一个纪念日,自1961年,国际戏剧协会将每年的3月27日设立为世界戏剧日。 这一天,许多国家会举行相应的戏剧庆祝活动,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弘扬戏剧艺术,传承经典文化,提升公众对戏剧的关注与热爱,共享戏剧艺术给人类带来的精神财富。

我市戏剧作品硕果累累

不久前,小剧场扬剧《门》走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农林学院大学生艺术中心剧场开展了首场高校巡演活动,农林学院师生代表800余人一起观看了此次巡演。农林学院师生表示,这次戏曲观摩活动让他们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也激发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文化创作生产创新工程,引导艺术创作者潜心创作、打磨精品,努力推出更多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近年来,镇江市戏剧作品硕果累累,展现出我市戏剧的繁荣景象。

其中小剧场扬剧《门》获2024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江苏省优秀小剧场精品剧目,扬剧小戏《“河”约》《革命媳妇》《水火相容》等剧目,凭借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荣获江苏省文华奖、江苏省戏剧小戏小品小剧场展演多个优秀剧目奖和单项个人奖。原创反诈京剧微电影《火眼金睛》获2022年度江苏省公安厅优秀宣传作品。江苏大学戏曲传承基地作品获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传承奖”。剧协成员的案例《美从戏中来 守正亦创新》获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戏曲舞台传递红色力量 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入选教育部2024年“礼敬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

这些成绩不仅丰富了戏剧的内涵,也提升了我市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镇江本土年轻创作者。

重视对本土戏剧创作人才的培养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024年,由市文广旅局主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开展的戏曲传承基地扬剧研习社本年度首课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课。活动现场,市创研中心专业骨干曹雨对传承基地学生开展了专业的扬剧表演教学,教师团队耐心指导学生扬剧折子戏剧目人物表演,让学生们从实际表演与互相配合中全方面感受戏曲艺术之美,让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镇江市戏剧曲艺家协会非常重视对本土戏剧创作人才的培养,近年来联合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为鼓励本土戏剧创作人才参与剧本创作,面向市直、辖市区、高校建立了长效的创作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全市范围内招募剧本创作人才。经过选拔,已有60余位创作者纳入“创作人才库”,并为人才库成员定期举办培训、讲座、评稿会等活动。2人参加江苏省高校戏剧教师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家级导演、编剧等省内外专家讲座授课。为创作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及时对“创作人才库”里的人才创作剧本进行搜集汇总,好中选优,创建剧目、剧本精品库,为舞台创排做好储备。开展创作骨干评稿会,通过对我市戏剧创作人才的专业剧本评审,不仅挖掘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也为剧作家们提供了宝贵的专家反馈,提高了作者的专业技能、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质量,激发创作热情,为我市戏剧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优质文化直达基层

近年来,镇江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不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主动围绕节日庆祝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戏剧演出活动,放大活动效应,扩大活动影响,着力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协会会员常年参加市文联组织的“为人民绽放”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惠民演出,调研江苏大学戏曲传承基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校园戏剧创作成果、文艺社团建设概况、艺术发展规划等;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组织“红色照七月·戏曲颂党恩”红色戏曲进街巷、进社区、进剧场等一系列高质量的戏曲、文艺专场演出,营造了良好的喜庆节日氛围。

与此同时,镇江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组织发动多位戏剧、曲艺家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优质文化直达基层。现有多位协会骨干成员深入基层服务多个社区和乡镇,活动30余次;戏曲进校园、戏曲传承活动20余场,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000人,所到之处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为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15日,以著名京剧艺术家张君秋命名的大剧院和纪念馆在镇江经开区落成开馆。我市将联合张君秋京剧艺术研究会、北京京剧院每年定期开展公益演出、京剧艺术研修班,并组织“戏曲进校园”“戏曲下乡”等活动。

“我们一直热爱戏剧”

“在世界戏剧日来临之际,也是每一个戏剧人重新审视自我,反观戏剧创作,梳理艺术表达的一次契机。”镇江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冯磊表示,接下来市剧协将继续联合现有艺术院团,紧密联系戏剧主体单位,在艺术创作上服务院团,争取创作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文艺作品。结合文旅融合,做好市场调研,创作打磨更多优秀小戏、小品、小剧场等精品剧目。体现主旋律,聚焦当前热点活动,加大对优秀戏剧成果的展演展示、宣传评介和研究评论力度,不断扩大镇江戏剧的影响力,蓄力培养年轻戏曲观众、戏曲传播者。通过文艺志愿者活动、定向辅导的开展来逐步形成协会活动常态化。通过完善戏剧创作人才培训、采风、蹲点等活动完善戏剧剧本创作,大力倡导和组织戏剧家深入生活,激发灵感,创作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在我市戏剧院团少的现状之下,把每一个会员在整个工作上统一布局。通过组织研讨、培训、采风、交流互动等形式,集聚一支骨干队伍,为以后出人出作品打下基础。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高雅的戏剧艺术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中,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汲取养分,推动戏剧艺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市戏剧人始终牢记“文艺惠民、文艺为民”的使命,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搭建平台,组织成立了“镇江戏剧曲艺家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积极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市剧协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团结广大戏剧家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

艺术的使命是让真实照进生活,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镇江市戏剧工作者们通过戏剧不断拥抱着过去、历史、经典,也通过戏剧不断探索着新的表达、新的边界、新的可能。镇江将以什么样的创作风貌为观众奉献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在2025年世界戏剧日来临之际,他们积极筹备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小剧场音乐剧、小戏、小品……这些各具特色的剧目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作者还是演职员,都是来自镇江本土的年轻创作者。在致敬2025年世界戏剧日的同时,也更明确地表达出他们对戏剧的热爱与态度。“我们一直热爱戏剧,我们始终敬畏创作。我们坚持立足于时代,立足于当下,讲好镇江故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能让我们骄傲与自豪的戏剧作品。”

(转自:今日镇江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陈诗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