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回顾丨跨越山海的无声对话:为特殊儿童筑起美育桥梁
2025年06月25日15:39
公教回顾丨跨越山海的无声对话:为特殊儿童筑起美育桥梁

仲夏时节,南京美术馆迎来一群特殊的艺术探索者。作为江苏团省委、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主办的“跨越山海爱相连·苏克携手暖童心”特殊教育学校研学营重要活动之一,同时也作为南京美术馆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馆校合作共建的首次项目实践,由特师美术与设计学院精心策划的《我在美术馆上美术课》活动在南京美术馆温情展开。来自新疆阿图什市特殊教育学校、阿克陶县兴国红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南京特师听障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下,共同走进艺术家陈危冰先生笔下的田园山水世界,开启了一场打破常规的艺术浸润之旅。

 

 

 

活动伊始,南京美术馆展览部张未雨老师作为此次展览的导赏嘉宾,带领孩子们步入陈危冰先生的水墨诗境。从《苇岸无穷接良田》的苍茫辽阔,到《日光穿树晓烟低》的朦胧静谧,再到《渔港春色》的盎然生机,张老师以深入浅出的导览,在专业艺术与儿童心灵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孩子们的目光在墨色浓淡与线条流转间驻足,无声触摸着画中蕴藏的田园情感密码——美术馆的宁静空间,此刻成为接纳与启迪的广阔课堂。

 

 

 

 

 

 

(部分参展作品)

随后,美术馆展厅变身为流动的艺术工坊。南京特师听障大学生志愿者与新疆儿童一对一结成创作伙伴,他们自由穿行于《又见渔村》《东方风来满眼春》等佳作之间,选择触动心弦的画面进行现场创作。画笔在纸上舞动,志愿者以自身经历为无声纽带,引导伙伴将眼前山水田园转化为纸上独特表达。传统课堂的壁垒被悄然消融,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共鸣在静谧的互动中自然流淌——指尖与心灵的对话,在此刻比语言更深沉。

 

 

 

 

 

创作之后,两名新疆克州儿童自豪地展示并介绍了他们心中的“田园”画卷。稚嫩笔触间流淌的纯真想象与坚韧生命力,令人动容。南京特师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黄荣波老师细致点评,高度肯定了孩子们在艺术感知与表达上实现的珍贵突破。

此次活动是南京美术馆公共教育向特殊教育领域的一次延伸,也是馆校合作的一次创新实践,不仅为远道而来的新疆特殊儿童搭建了一座感受艺术、表达自我的坚实桥梁,更通过南京特师听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深度参与,生动诠释了“教学相长”的深刻智慧与教育公平的温暖内核。

 

活动策划与执行 |南京美术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供图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编:张雯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